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1-10-30张国海
【摘 要】我国的基础教学改革在不断推进,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中,“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因素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这个背景下,校本教研应运而生。校本教研与以往的研究有一定的不同,即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发展有了新的依托平台。本文对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相关理论展开分析,并提出了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校本教研的实践对策。
【关键词】网络环境下;中小学小班教研;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8-0081-02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Primary and High Schools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Jiantan Town Central School, Ganzhou District,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ZHANG Guohai
【Abstract】My country's basic teaching reform is constantly advancing. Amo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the factor of "teacher becoming a researcher"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is context, 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came into being. 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is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research, that is, it has strong applicability. And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there is a new platform for its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proposes practical countermeasures for 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Keywords】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Small class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primary and high school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
一、網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理论分析
校本教研主要是以学生的发展和教育者的综合发展为宗旨,为教育者群体打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广大教育者可以相互交流,在这里,教师成为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能够促进广大教师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而在创造知识和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广大教育者能够进一步体会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从而提高对自我的要求。并且在这个共同学习的氛围下,教师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工作状态,并能学习别人的优秀工作方法,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在与自我对话的过程中,可以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而做出合理的整理、判断和取舍,积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让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不断提升。而计算机与网络的问世,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作为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计算机和通信系统的有效结合,让人们能够更加自由地获取知识,并且由于网络空间的无限性,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人们的思维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条件。广大教学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出更多反思,通过搜集有效信息,提出假设并给予充分的验证等,有效处理自己的教学问题。
二、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校本教研的对策
(一)加强学习校本教研素质
广大中小学教师都十分愿意接受培训,出于自身工作的需要以及终身学习的需要,教师接受培训的意愿始终很强烈。但是要能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真正地有所收获,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教师就要以实际学习需要为具体出发点,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活动。在此基础上,在有较强的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指导下,小学教师要充分彰显其主体性,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积极学习有实际操作性的技能,从而将其应用于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提高对网络的利用意识
基于网络的特殊性,教研工作可以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广大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实现互相学习,了解其他教师的具体工作实践,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有效审视,从日常的教学工作的开展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及时找出自己的问题,并作出有效调整。如今展示教学研究成果的方式也有所变化,教育叙事、课例展示等都可以作为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师能逐渐意识到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网络校本教研让全校师生都能通过互联网获取学习资源,而怎样才能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每个教师的大脑都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库,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校本教研相关工作落实。此外,专家教师也要在相应的教研中有积极的参与,而且专家教师是问题的探索者,更应该全力支持网络教研,促进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
基于互联网的精神和优势,要保证合作的有效性,让群体智慧发挥更大的力量。互联网竞争的本质是对资源利用方式的竞争,不同于单纯的资源竞争,这种竞争并不存在排他性,而是可以以一种趋于合作的方式展开竞争。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校本教研,要不断打破区域壁垒。
(三)不断创新校本教研形式
教师在进行校本教研工作时,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成果,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具体可以充分利用博客,将自己的教学心得以及在教育中获得的各种感想、各种体会进行有效分享,并展示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等。利用这种记录自己工作进程的方式,形成自己的反思日記,可以加强教师对自身教研工作的管理。此外,也可以与同行之间互相评价,通过同行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反思自己相关工作上的不足之处,并积极改进,不断调整自己。
教师将自己设计的教学方案、教学计划等上传到相应的网站上,与同行进行直接的讨论和交流,可以让更大范围的中小学教师之间交流自己的教育心得,从而使同行在教学思路上受到启发,并不断拓宽教学途径。例如,有的教师可以将某段课程的某个教学环节的教案上传到网上,其他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有效讨论,交流中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教学启发,从而让每个参与讨论的同行都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启发,不断提升自己。
通过网络可以让不同的学校的教师集中在同一个空间进行学习和交流,在网上听课后进行讨论,针对某个课例的教学思路展开有效评价,可以让教师进行信息交流和交换,并且在网上讨论可以节省更多时间,整个讨论活动更为灵活。教师通过参与这样的讨论,可以看到自己各方面的不足,在向同行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启发,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基于网络信息的即时性优势,其为广大教师的在线交流提供了更多便利,主持人可以对中小学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各样问题进行有效整理,将其整理成明确的主题,在网络中发起讨论,让参与讨论的教育工作者负责不同的材料搜集任务,并组织自己的发言内容,跨越空间的限制,在同一时空和其他教育者、专家等展开在线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参与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有效地提出自己的困惑,并可以对同行的困惑给出合理建议,也能让自己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因此,网络的即时性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三、结语
总而言之,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校本教研工作的不断完善提供支持。互联网为每个想要提升自我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力的学习条件,能让教育者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得到充分解决,并能吸引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力,使其能重视自我提升,并能加强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新形势下乡镇中心学校与点校利用网络开展有效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405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韩江萍.校本教研制度:现状与趋势[J].教育研究,2019(07).
[2]单丽, 杨金勇, 蔡建学.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实践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4(11).
[3]王英.依托网络平台 促进校本教研[J].中小学电教,2013(05).
[4]马巧燕,李鹏飞.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探索教研发展新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12).
[5]韩淼. 网络教研:引领教研的新模式[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1(09).
作者简介:张国海(1972.01—),男,汉族,甘肃张掖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
(责编 吴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