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苦乐谈
2021-10-30武兵
武兵
武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习练者。在与武为伴的过程中,习武者都会品尝到苦与乐的滋味。这种感觉不论是主观认识,还是客观显示,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并且贯穿于不同的武术境界之中。
在谈论武术的苦与乐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对苦与乐的释义。苦即难受、痛楚、烦恼;乐即愉快、高兴、开心。将苦、乐附加在武术之上,其意一目了然,简言之,就是武术使人高兴或不高兴。
与武术相伴,难受、痛楚、烦恼的苦事有哪些呢?当萌发习武想法,却遭遇家长的极力反对之时;当初入武林,几经努力难觅良师时;当练功数年后,武功停滞不前时;当身试赛场,屡遭不公评分时;当身怀绝技无法施展时;当家眷鼎力援武,却置身贫穷生活时;当体用实搏武技不尽人意时;当评职晋段再次无果时;当身有伤病不能参赛时……凡此种种,都是武术之苦的表现,这些苦有精神上的,也有身体上的。
与武术相伴,愉快、高兴、开心的乐事又有哪些呢?当学武有成,考入一所理想的体育院校时;当获得一个实至名归的比赛佳绩时;当能以武为业,施艺于各级武行时;当考取了心仪已久不同级别的裁判、教练、运动员证件时;当升至博导、教授,名利双获时;当用武能够随心所欲、驾轻就熟时;当以武为媒介传播于世界各地,并将之发扬光大时;当所教学生在武术事业上功成名就时;当出版了个人的武术图书、教学光盘及论文佳稿时;当以武术人身份得到嘉奖赢得社会认可时……凡此种种,都是武术之乐的表现,这些乐有心理上的,也有身体上的,还有身心的双重之乐。
面对武术的苦与乐,每位武者都应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应无限放大其苦,也无须缩小其乐。习武过程的苦与乐,体现在每位武术人的身上,这是事物的两重性,属自然规律。快乐本身蕴藏着苦痛,苦痛之中又会产生快乐,恰如祸福相依之理。
置身武术苦境时,应该有一个淡定的心态,并潜心积累,等待时机,厚积薄发。不仅要有大环境下的纵横比对,更为珍贵的是要有对自身成长过程的比对,从而寻找不足,超越自我,实现武术境界上的突破,从而达到由苦转乐之目的。当体悟到苦难是人生的财富时,相应的境界便会有质的飞跃。
反观身处武术乐境时,也要有一个理智的心态,不能得意忘形、自我膨胀,否则,便会迷失了正确的方向,其结果只能是与苦相伴,自损其身。所以应当以“劣者有侥幸,优者有不遇”来时刻告勉自己,把控自我,在乐境中更多地拥有为大武术发展的责任感,多些奉獻精神。同时,要有“得乐存苦”的预见性和心理准备,要知道变乃万物万事的内核,明知此理,拿捏合度,才会与乐伴终身。
生活的最高境界是避免痛苦,达求宁静。武术的最高境界是一苦一乐,从心而化。一呼一吸是正常人的特征,一苦一乐是武术人的真况。
愿天下习武之人都能在苦乐之间走出自己武生活的佳境来。
(编辑/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