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申遗时代左江流域的考古新发现
2021-10-30袁增箭
袁增箭
左江花山岩画地处广西崇左市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流域,是整个左江流域同时期岩画的代表,展示出独特的景观和岩石艺术,生动地表现了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2世纪生活在左江沿岸一带骆越蓬勃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2016年,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自申遗开始,围绕岩画的研究一直在开展,一系列的考古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如龙州宝剑山A洞遗址、庭城遗址等,考古工作者在左江流域开展了多学科、多领域的科研工作,从考古的角度给岩画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解读。
申遗成功后,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左江流域史前时期文化面貌,探讨花山岩画的来源和族属等问题,考古工作者在左江流域开展系统的考古调查和试掘工作,通过2019年和2020年这两年的考古挖掘,在崇左市内发现大量的先秦文化遗存,主要分为旧石器时代遗存、新石器时代遗存、大石铲遗存和岩洞葬。
旧石器时代遗存
崇左地区属于南方喀斯特地区,得益于本地区丰富的岩溶洞穴,早期动物牙齿化石得以很好地保存在洞穴之中。调查发现大量的化石埋藏点,共计发现14处化石洞,均属于旧石器时代。动物种类多样,既有已经灭绝的剑齿象、巨猿,也有亚洲象、大熊猫和犀牛等。旧石器时代化石洞穴以凭祥人牙化石洞、下柳巨猿化石洞和宁明弄滩巨猿洞为代表。
人牙洞位于凭祥市友谊镇友谊关大道西侧石灰岩山体中,洞口高出地面约20米,洞穴的最深处发现有丰富的动物牙齿化石堆积。出土化石的种类有猩猩、亚洲象、鹿、野猪、豪猪、猴子等,其中发现两颗人牙臼齿化石,对于现代人类起源和迁徙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巨猿化石在崇左市范围内已发现多处,集中发现在江州区和大新县,其他市縣未有发现。调查得知,宁明和凭祥境内也存在巨猿牙齿化石。
新石器时代遗存
左江流域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以洞穴遗址和河岸贝丘遗址为主,目前已经确认的遗址有30处,以洞穴遗址占多数。
新石器时代的洞穴遗址是本次调查发现的数量最多的一类文化遗址,集中发现在崇左的石灰岩洞穴中,年代多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共发现25处洞穴遗址,其中以果米和驮逐洞穴遗址为代表。果米遗址位于渠旧镇果米村,南友高速西侧,距高速公路仅50米,位于南友高速和南宁至崇左高铁线路之间。洞内遍布大量的兽骨、石器等文化遗物,兽骨以大型的哺乳动物为主,有亚洲象、犀牛、鹿、猪、牛、熊等,石器以打制的砍砸器和刮削器为主要器型,出土的亚洲象象牙和脊椎骨是崇左市新石器洞穴遗址中较为特殊的发现。
驮逐洞穴遗址位于江州区驮逐村西北1.5千米的石灰岩山体中。洞口距地面高约10米,洞口高而宽,由洞口处往洞内,共分为3个洞厅:1号洞厅位于洞口处,面积较宽,文化堆积较浅,后期破坏较为严重,分布有大量螺壳、石器等文化遗物。2号洞厅由1号向内2米左右,堆积的核心区位于此处,堆积较厚,分布有大量螺壳、石器、蚌器等文化遗物,原生堆积被破坏,遗物分布在碎石堆中。3号洞厅堆积较少,且都被破坏,发现有螺壳、石器等文化遗物。通过调查和试掘,2号洞厅出土了大量文化遗物,包括石器、蚌器、海贝、兽骨等,其中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发现少量磨制精致的石锛;海贝共计发现6个,存在明显的人工加工痕迹,是同时期同类型遗址中首次发现;锯齿刃蚌器是继龙州宝剑山A洞发现以来,同类型的器物在广西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第二次发现。
河岸贝丘遗址主要分布于左江及其支流的沿河岸边,多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文化类型较为统一,以加工的河滩砾石为主要工具,不见或少见陶片,墓葬以屈肢葬为主,淡水贝壳为遗址主要的食物来源,出土文化遗物包括石器、蚌器、骨器等,在承袭了顶蛳山遗址的部分文化因素外,又发展出明显的地方特色。调查共发现5处河岸贝丘遗址,以老称遗址为代表。该遗址位于崇左市江州区太平镇孔甲村,处于孔甲村西南约1.5千米的左江西岸一级台地之上,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贝丘遗址,通过调查和试掘,出土了大量文化遗物,主要有石器、蚌器、骨器和陶器,以石器数量为最多。
丰富的文化遗址和遗物显示,史前时期左江流域已经出现较为繁荣的人类聚集,人类能够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选择洞穴或者台地作为栖身之所,他们在筚路蓝缕中让文化生生不息。总体看,左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本地文化,在器物类型、器物形态、制作技术等都拥有自身文化所包含的特点,同时也反映出左江流域独特的文化体系。
大石铲和岩洞葬遗存
本次左江流域考古调查工作发现了较为丰富的岩洞葬和大石铲遗存,为研究古代骆越文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材料。
左江流域存在大量的大石铲遗存。在这些遗址中的文化遗物,主要是各种形制特殊的大石铲,其他质地的遗物和其他类型的石制品较少,年代距今约4000年。调查发现大石铲类文化遗址共计4处,以灶瓦遗址为代表。灶瓦遗址位于崇左市江州区驮卢镇灶瓦村西北约2千米处石灰岩山的北坡,遗址西北100米处为一砖厂。灶瓦遗址是一处大石铲堆积遗址,通过调查和试掘,发现了丰富的大石铲文化遗物,分为原料、毛坯、半成品和成品四大类,以大石铲毛坯为主,共发现1000多件,成品最少,仅发现10多件。石铲形体较大,器身扁薄,制作规整。灶瓦遗址丰富的大石铲堆积,反映了当时左江流域骆越先民的精神世界和原始信仰,这种原始宗教信仰的发展,为左江花山岩画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
岩洞葬是以天然洞穴作为葬地来安置死者的一种丧葬形式,是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一种较为特殊的埋葬习俗,主要分布于广西、贵州两省区的石灰岩地区,又称崖洞葬,其年代为新石器晚期到青铜时代,距今3000年左右。本次发现的岩洞葬共计7处,主要分布于左江两岸,在江州区、凭祥等地都有发现,江州区发现最多,共计5处,以逐汪山岩洞葬为代表。逐汪山岩洞葬位于崇左市江州区那隆镇岜王村逐汪屯东面逐汪山东北靠近山脚的洞穴内,遗址采集到大量精美的玉石器;江州区怀洞岩洞葬发现了海贝装饰。这些文化遗物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是研究古代骆越文化重要的“钥匙”。
目前的研究可知,花山岩画的年代为战国时期,距今2000年至3000年。任何一种文明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必然存在一个由产生、发展到壮大的过程,这一过程短则几百年,长的可达几千年,如同华夏文明一样,经过了蒙昧到文明的阶段,在距今3000年前的青铜文化中依然可见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特征。骆越文化亦是如此,壮美的花山岩画、铜鼓等都是骆越文化的杰出代表,代表着左江流域特有的民族文化,可以肯定其源头是本地区特有的文化传承。研究花山岩画的来源或是骆越文化的源头,就必须在左江流域自身的文化系统中去寻找,找到这一文化的产生发展阶段,且这一阶段的年代必然早于花山岩画。花山岩画如今还有着很多的未知,只有通过研究其产生、发展的具体过程,才能更深入地解读花山岩画的内在含义,更好地讲好花山故事、骆越轶事。
左江流域有着丰富的史前文化,这些文化的年代都早于花山岩画,是研究花山岩画来源等问题最直接的证据。花山申遗成功后,经过近几年的考古工作,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量史前文化遗址,逐步厘清了左江流域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和分布范围:左江流域从旧石器开始就有人类的生存,至新石器时代出现大量人类生活遗存;本地区的文化呈现出独特的地方特色,既有其他地区的文化特色,如大石铲等,又有自身的独特性,如锯齿刃蚌器、骨质剑形器等,但总体上是以自身文化为主题,吸收外来文化的特点而发展壮大。左江流域的文化是连续的,从旧石器的人类化石到新石器的文化遗址,以及后续的岩洞葬、大石铲、花山岩画等可以看出,左江流域整体的文化面貌自旧石器时代开始就是延续不断发展的;花山岩画同左江流域先秦时期文化遗存,很大程度上属于同一族属,洞穴、贝丘、大石铲、岩洞葬和花山岩画都是这一族属文化发展上的阶段,其文化面貌之间具有一定的传承性,比如精神领域的文化等。
花山岩画是骆越的精神文化,骆越精神文化的传承来自更早期的先秦文化,局限于工作开展得相对较少,目前还没有发现与花山岩画相对应的实物证据。后续的考古工作在不断展开,希望通过专业的考古工作来摸清崇左地区的先秦时期的遗存,逐步呈现左江流域的花山岩画之前的文化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