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年制教育硕士:理论与实践矛盾之议
——以G省T学院为例

2021-10-30赵文刚马小梅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硕士

赵文刚,马小梅

(天水师范学院, 甘肃 天水 741001)

教育硕士的内涵界定,经历了很长的时期。1996年,我国正式设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1998年,顾明远教授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一文,点评其性质和重要性。2012年,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点,教育部指出要大力培养高素质与高水平人才,增强科研能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并提出《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强国建设是一项基础工程。全国教育会议上,习总书记进一步提出新要求,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立教育强国。[2]2019年7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全国首届高层论坛,其主题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短时间内,全国各地进行了教育强国的学习活动,极大提升了教育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也在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大影响。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如何实现其更高的培养目标、培养规范和培养方式标准,积极进行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

一、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的内涵界定和培养目标

内涵界定不科学和不明晰,会直接影响对事物性质的确定,进而影响和限制其发展的标准、程度、范围和层次。同样,对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确定,也必须经过科学严谨的论证,目标一旦确定,将直接影响到目标实现的所有相关因素。

(一)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的内涵界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人才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对致力于社会发展和创新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的定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是相对于学术性研究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是适应特定职业或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是为促进应用型学科的发展,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位制度。[3]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即学术性与专业性紧密结合,理论成果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以促进学校教育各学科教学质量高效益发展,加快学校教育领域内应用型教师培养的一种学位制度。

(二)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的特点

1.实践性

实践性是专业学位教育硕士最具有代表性的特点之一。从对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培养内涵的界定中不难发现,专业学位教育硕士是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高质量、高层次和高技能的各个学科型教师。这种教师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技能娴熟,具有丰富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智慧,能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这个特点也是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之间最大的区别。由此可见,提高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的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2.基础性

学术型教育硕士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发展目标,适度扩大规模,到2020年时专硕的比例将达到60%左右。意味着专业学位硕士群体将成为研究生的主流。由于参加考试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致使近几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过程中,招生的条件也变得日益苛刻。许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标准基本要求是本硕一致,且特别重视申请者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毋容置疑,基础性是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必须具备的特点之一。

3.综合性

综合性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基础性上强调申请者的教育教学技能及研究能力的进一步要求,是基础性和技能性的统一。既要求申请者应掌握本专业扎实厚实的理论知识,且申请者应具备较为娴熟的教学技能,并具有初步的教育教学问题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这是申请者综合素养要求的一种体现。[4]综合性也强调申请者研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虽然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也希望专业学位教育硕士能够具备学术型硕士的学术研究能力,但相对于学术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对研究的问题意识和能力的要求,则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4.职业性

在发展专业教育硕士学位的过程中,不同方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其实践方向明确的职业领域和职业背景,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毕业后,将负责与自己专业领域相似的特定领域和高级管理岗位,他们是适合职场高素质创新人才。[5]近些年,在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的招生情况显示,具有一定的职业实践经验的申请者在招生中脱颖而出,这是与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对其所学专业所在职业的观念认识、职业应具备的态度以及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审查,对其培养的最终结果也能够说明这一点。

二、G省T学院教育硕士培养的目标表述及具体做法

(一)G省T学院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内容

选择G省T学院所开设的教育硕士的某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具体方案进行研究,其某个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培养总目标表述为“围绕XX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着力培养具有较强的XX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专门发展XX教育能力的高素质XX教师和XX教育教学管理人员。”从G省T学院对其开设的教育硕士的某个专业的培养目标研究中发现,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侧重于培养未来在中小学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研究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等多种能力,强调的是教育硕士在实践领域中各项技能的培养。学校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居于首位,研究能力屈居第二,对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培养的侧重点可见一斑。

(二)G省T学院教育硕士培养的具体做法

1.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的招生现状与面临的矛盾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继续保持较高较快发展的趋势,为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实用性、技术性人才队伍和研究生教育转型的需要,从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通过两种方式招收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一种是相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参加全国研究生统考,采用全日制方式培养;另外一种则是广大社会在职人员,参加全国联合考试并通过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培养。[6]G省T学院专业学位教育硕士近几年招收的生源状况,主要采取第一种招生培养方式。教育硕士生源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发展的过程与结果。由于G省T学院自身所处地域和层次的局限,近几年招收的专业学位教育硕士整体上生源质量不高,大多数来自于第三类学校,且某些专业由于特殊和报考人数有限等因素,适当放宽条件限制后,所招收学生素质质量层次较低,直接会在培养过程和毕业方面增加难度。专业学位教育硕士招不到优质的生源是教育硕士面临的矛盾之一。

2.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现状与面临的矛盾

通过研究G省T学院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由G省T学院提供的教育硕士的某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4个模块。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某专业教育硕士专业课程类型、课时及学分构成

在G省T学院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4种课程类型中,各自占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分别为理论课时450课时,实践课时为194课时。通过对比后可以发现,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的理论知识的课时数远远超过实践教学的课时数,不太符合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在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仅有的2年时间内,理论知识的学习成为重点,占去了较多时间,导致没有更多的时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践技能,造成学生实践技能的缺失。[7]另一个方面,专业学位教育硕士要在两年时间内完成学硕三年的学习任务,在紧张学习过程中,也要提前为就业辗转奔波,从申请者申请之日起,就将其培养发展的目标限定了。对其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限期内也是很难有起色,这是专业学位教育硕士面对的主要矛盾。

3.管理现状与面临的矛盾

管理是取得并扩大实际收益有效手段,在当前教育硕士大量招生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各大院校都加大了对教育硕士的管理力度,主要体现在教育硕士的招生、培养、指导和毕业、就业这些环节中。通过对G省T学院教育硕士管理方式的研究可以得出,教育硕士管理部门研究生处(或研究生院)是作为学校重要的综合管理部门或是上级管理部门,负责研究生的招生和毕业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和政策的组织落实,真正负责研究生培养的是在专业所在的二级学院。二级学院负责各自专业的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课程的设置、任课教师的资源配备、教学检查、组织实施各种教学活动、组织导师指导毕业论文、期中考核、开题答辩等工作。由于专业开设的繁杂性,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入学人数的逐步增加,使得二级学院这一系列工作的难度持续增高。根据系统原理,局部的失误会最终影响整体,从而造成培养过程的复杂性和培养的难度。再者,各培养学院主体对教育硕士管理部门下达的各类管理文件不能很好的组织以及贯彻落实,造成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逐渐出现分离的状况。因此,教育硕士管理部门和培养主体之间管理脱节是其面临的又一矛盾。

4.理论知识培养现状与面临的矛盾

由于专业学位教育硕士招生自主权的限制,造成所招的教育硕士质量参差不齐,表现在其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能力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了入校后的学习和培养的复杂性。虽然教育硕士在入校后也制定了详实可行的个人培养计划,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影响了其知识和技能的巩固和提高。对于在学士学位期间所学专业和硕士期间所学专业相一致的学生,由于硕士期间的某些课程在本科期间就已经开设过了,因此在学习的思想意识方面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造成所开设相关的专业理论课程不能很好地得到学习,轻视研究、轻视学历。而对于本科专业和硕士专业不相一致的学生,由于本科期间没有获得足够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在硕士期间的专业理论课程从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一时不能很好的适应,造成学习时间和精力紧张,最终也会影响课程的学习。加之某些学位基础课是大班授课,任课教师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导致学习效率和质量的下降。故此,专业学位教育硕士课程学习的广度和难度与硕士本人的基础性知识技能素养具有一定的差距,也是其面临的矛盾。

5.学位论文要求现状与面临的矛盾

在G省T学院制定的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制度》中指出,学位论文符合标准,要具有创新性,可开展专题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和案例研究等多种形式的研究。然而,在近几年的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写作中,学生都选择调查研究的学术论文,而非研究报告的类型。这是因为学生的毕业论文,要经过两所不同师范院校的匿名评审。因此,学位论文的形式上是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一致的,造成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之间的错节。学生由于担心学位论文不能通过评审,尽量避免选择做报告类型的论文,做会造成一个现象,学生从校内学习理论到校外实践,最终又回到校内做理论。从导师的职责方面来说,会导致校内导师肩负重任。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从最初的发展基础方面不难看出,其较低的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局限和影响了最终的高层次和高难度的学位论文的写作,即便是学位论文最终通过匿名评审,但学位论文的质量始终处于低下水平,导致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最终呈现形式与培养目标的错位是面临的另一矛盾。

6.实践教学现状与面临的矛盾

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实践教学培养中大都采用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教育硕士从进校后即分配到各自导师名下,自然也对其分配了校外导师,没有到见习和实习时间,校外导师不能够见到,也可以说是难觅一面。这种双导师制带来的结果是,校内导师负责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校外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的获得和提高,这似乎是公平合理的。但是由于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不能及时有效地沟通和交流,造成学生在校内不能提升技能,在校外不能学习本专业理论。况且实践能力的获得和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与理论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从G省T学院的教育硕士实践教学培养中可见一斑。尽管研究生管理部门制定了较为详实的实践教学工作计划,但是由于某些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距离本校较远,加之与实践基地学校的管理不能有机对接,造成学生在实践学校的实践能力提升度大打折扣,造成了学生成为实践基地学校的“缺位教师的替补人员”、临时“消防员”,最终影响了教育硕士实践质量。[8]因此,教育硕士实践过程中,校内外导师不能有效接触以及教育硕士在实践基地学校不能很好地落实实践教学的活动目标是其面临的矛盾之一。

7.就业现状与面临的矛盾

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中小学教育和管理人才,是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培养的最终目标。在国家制定并颁布的有关教育硕士培养的文件中是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的。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精神内涵及培养院校的实际培养过程决定了教育硕士毕业后的就业取向。G省T学院近几年毕业的教育硕士几乎全部进入中小学成为中小学教师。有极其个别的进入中职院校做教学和行政工作,基本符合教育硕士培养的目标。但即使是硕士学历,也有一些教育硕士需要参加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考试。在培养教育硕士的过程中,没有对他们进行学业和就业方面的指导工作。导致教育硕士同本科生在入编考试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而且在一些实践较强、操作性较强,且与研究无关的行业、部门及单位经常出现硕士生不如本科生的现象,这种局面增加了其就业方面的难度。因此,教育硕士的高学历和就业市场的高竞争是其面临的矛盾之一。

8.专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矛盾

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学历层次的提高能够坚定其教师职业的理想和强化其教育的情怀,这将十分有助于推动和促进其专业发展。通过对近几年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发展情况的研究,可以发现,教育硕士在中小学能够较好地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需要,能够尽快成长与发展,确实实现了教育硕士培养的目标。但是通过对教育硕士本人的调查了解后能够得出,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工作过程中,其面临两难的境地。作为学历层次相比其他老师较高的教育硕士,在实践教学技能提高的过程中要优于在校的中小学教师,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只读两年硕士学位,其培养的时间较短,且培养目标中过于强化教育硕士的实践技能的提高,因此在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能力方面,与其他教师对她们的较高的“研究性教师”的期望不相适应,造成某些负面消极的影响,导致专业化发展中出现不利的状况。显而易见,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的研究能力还需不断学习和提升。教育硕士较低的研究能力与基础教育较高的研究需求之间的差距过大是教育硕士培养面临的矛盾之一。

三、G省T学院教育硕士培养的应对策略

(一)完善教育硕士培养机制

随着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的热点问题。必须要确保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培养质量,开展多元化的招生宣传工作,改善招生质量,充分展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构建优秀研究生生源奖励机制,增强学校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招收更加优质的生源。不断创新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制定合理培养目标,加大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发展力度。与此同时,各大院校须加大对教育硕士的管理力度,主要从课程、教学、论文、考核等来完善管理制度,以及实践安排、就业指导等几个方面都需要跟进,各二级学院也要对教育硕士管理部门下达的各类管理文件及时反馈,各项规章制度和政策贯彻落实,这些方面做到系统的规划与落实,必然会提高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

(二)开展教育硕士学制改革

根据G省T学院2021年招生简章,2021年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硕士学制为3年,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的学制由2年改为3年。虽然3年制与2年制相比时间较长,但是由于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的实用性和实践性,3年制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牢固稳定。专业学位教育硕士本身就是应用型的学科,扎实的理论研究有助于实践经验的积累,使理论能够更加有效地运用于实践。而论文的选题和撰写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深入挖掘,论文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写作质量提高,类型更加多样,促进人才的蓬勃发展。为此,各高校应该考虑到研究生全面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充分调查和论证,且“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学制改革,切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专业学位教育硕士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符合我国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增加实践和就业指导

为提高学生在实践领域中各项技能,培养成为高质量、高层次和高技能的各个学科型教师。校内外教师应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交流。校外导师应将最新的教学理念、实践经验传达给学生,与学校导师一起探讨学生的实践过程、论文选题和论文写作,相互补充。高校要经常与校外实践基地进行有机对接,使教育硕士在实践基地能很好地落实实践教学的活动目标。各高校也要做好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在学生日常学习中进行动态更新,把握最新市场需求,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实力,让学生提前了解职业规划与研究生生活的关系以及合理规划的重要性。并向学生介绍历届教育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就业计划时间,避免出现高等学历与就业市场激烈竞争之间的矛盾。

(四)提升专业发展质量

高校的发展是与教师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教师不仅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也是高校蓬勃发展的主力军。硕士导师除了客观条件外,对研究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为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高校应该对导师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有必要“因地制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硕士导师的满意度。充分发挥导师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坚持引导与教育相结合,建立良好的学术氛围,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质量。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进行学科建设,促进学校教育各学科教学质量高效益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发展计划与方案,培养出具有较强的专业发展能力的教育硕士。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相对较短的两年时间内,如何确保专业学位教育硕士既能够有效地提高实践教学技能,又能提高其研究能力,确实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教育硕士作为高层次人才,其培养的过程是一个相对繁杂的过程,必然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会形成多个矛盾。只有全面了解和研究这些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最终真正实现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培养的双目标。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硕士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