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霞若辖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分析

2021-10-30唐辉美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金丝猴样地群落

唐辉美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德钦分局霞若管理所,云南 迪庆 674500)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成立于36年来,致力于滇金丝猴及其生存环境保护,使滇金丝猴的种群和数量稳步增长,这里成为最重要的滇金丝猴保护和研究基地,也是珍稀动植物的家园和避难所。保护区境内分布着滇金丝猴等15种国家一级和5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拥有丰富而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景观,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保护区一直以来着手抓好资源管护及科研工作,2005年,在全省率先制定了《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监测工作手册》,在全区范围内设置了56个固定监测样地,17条固定监测样线,规范了科研监测工作。2013年省林业厅制定颁布了《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根据生物多样性技术规程保护区制定了《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计划(2014—2020年)》,从此按照技术规程设置固定样地,开展样地本底调查,为每5年监测频度打下基础。本文作者根据参加保护区霞若辖区3块植被群落固定样地第一次监测收集数据和信息,分析对比,进一步了解掌握辖区内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人为干扰影响因素变化,为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数据。

1 研究地点和方法

1.1 研究地点概况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保护区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维西两县境内,地理坐标在东经98°47′~99°21′,北纬27°25′~28°36′之间,总面积282106公顷,是以滇金丝猴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现有面积最大的以保护滇金丝猴为主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所栖息的森林生态系统和板块碰撞带等地质遗迹的自然保护区。霞若辖区位于保护区中部,辖区总面积为130408公顷,是德钦县最大的原始森林区,滇金丝猴的主要分布区域,也是保护区南北连接的主要通道。 霞若境内林木主要有高山松、云杉、冷杉、黄背栎、杨树。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滇金丝猴、云豹、雪豹、林麝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黑熊、岩羊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云南红豆杉、玉龙蕨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油麦吊云杉、大果红杉、澜沧黄杉等。境内野生药材资源丰富,主要有虫草、重楼、当归、天麻、木香、胡黄连、茯苓、秦归等,盛产野生食用菌类羊肚菌、松茸、黑木耳、牛肝菌等,矿产资源也较丰富。

1.2 研究方法

1.2.1 固定样地和样带设置

1.2.1.1 固定监测样地设置及监测方法

根据《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和《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计划(2014年—2020年)》,保护区2013年在霞若辖区内按植被类型共设置了:植被监测固定样地3块,即温凉性针叶林1全、寒温性针叶林2个植被类型,固定样地设置面积均为30m×30m。

1.2.1.2 根据保护区的规模和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霞若辖区共设置了1条固定监测样带(动物监测样带)。

1.2.2 调查方法

1.2.2.1 样地调查方法

(1)样地划分

样地划分为5m×5m的小样方,按一定顺序编号、分块标记及调查其中的植物。

(2)生境调查

调查监测样地的小地名、地形、地貌、坡度、坡向、坡位、海拔、土壤、人为干扰情况等。

(3)乔木层调查

①对样地内胸径≥5cm的树木逐一进行挂牌标记,使用红色油漆在树杆上编号。采用“大样地编号-小样方编号-流水号”的方法进行挂牌编码;流水号在每一小样方中从1开始按数字顺序编码,每木一号。对于1.3m以下有分(干)枝的植株,如其距地面1.3m处的直径≥5cm时,按单独个体对待进行编号及挂牌。记录其与其它个体的关系。

②对挂牌的植株进行物种识别,测量上坡位1.3m处的直径,并在测量处用油漆标记;对于树高的测量先实测3株~5株植株,然后依此为参考进行目测估计。

③测量植株基部在小样地内的坐标位置。

(4)灌木层调查

在小样方内调查记录其种类、数量、平均高及盖度。

(5)层间层调查

在小样方内按要求调查其种类、株(丛)数、其攀缘或缠绕的对象、测量其离地高度;附生、腐生及寄生植物记录其附生、腐生及寄生的对象;≥5cm的木质藤本植物按乔木层处理。

(6)草本层调查

在小样方左下角设置一个1m×1m的样方,调查草本植物种类、株(丛)数、平均高、盖度。

(7)天然更新

在样地的四角及中央共设5个小样方,调查优势种的幼树、幼苗的种类、个体数量及平均高度。

1.2.2.2 固定监测样带调查方法

(1)兽类调查

①直观监测法

根据目的物种的活动规律,把监测人员按2人~3人一组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沿样带行进,按要求注意观察、调查前方视线范围内各兽种的情况,并拍摄照片,清除监测对象踪迹。

②踪迹监测法

监测者沿样带按1km/h~2km/h的速度行走。观察兽类实体或兽类活动遗留的踪迹,拍摄照片后,清除监测对象踪迹。

(2)鸟类调查

主要采取了样带监测方法,在日出后4h内进行监测,大雾、大雨、大风天气除外。监测者沿样带行走,速度为1km/h~2km/h,边走边聆听与观察,发现鸟类时以双筒望远镜观察,确定其种类、数量和活动情况;发现鸟类痕迹(粪便、羽毛)时仔细观察并拍摄照片。

1.2.3 数据采集

根据监测技术规程要求,植被监测以5年1次的监测频度进行,3块植被监测样地监测已分别于2013年8月、2018年8月份完成两次调查。植被监测的主要监测指标为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n指数。

1条固定监测样带自2016年起至2018年,已完成6次监测、6次重复调查,每年对该条固定监测样带进行 2次监测,间隔7天后做一次重复监测。监测时间确定在每年的5月和10月各1次。按照技术规程完成各种野生动物监测指标信息的收集。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被样地监测

三块样地是不同的植被类型、海拔和垂直植被分布区域,物种多样性丰富。但因人为干扰、气候变化、自然规律及监测误差等因素影响导致物种多样性有所降低。(见表2)

表2 2013年、2018年植物群落结构相关指数统计表

(1)9号样地数据分析

9号样地为云南黄果冷杉、丽江云杉群落从上表看,优势树种为云南黄果冷,密度从2013年2018年监测结果与2013年比较,发现群落总盖度变化不大,为90%,群落平均高为12m。乔木层新增树木10株:冬青卫矛3株、腺叶樱2株、云南杜鹃4株、云南红豆杉1株;枯死4株:腺叶樱2株、云南黄果冷杉1株、待定树种1株;优势树种不变,为云南黄果冷杉,层盖度50%;灌木层的优势树种为箭竹;草本层的优势种由蹄盖蕨变为凉山悬钩子,平均高度0.08m,平均盖度12%。突出的生态现象是层间植物较丰富、湿润(长松萝)腐殖层厚、枯枝落叶、枯倒木多。干扰方式主要有放牧。干扰程度:低。

(2)10号样地数据分析

10号样地为丽江云杉、油麦吊云杉群落。群落总盖度90%。群落平均高为28m。2018年监测结果与2013年比较,乔木层新增树木24株:长穗高山栎9株、绿叶润楠7株、高山木姜子2株、 云南黄果冷杉2株、云南双盾木1株、冬青卫矛1株、云南铁杉1株、华山松1株;枯死13株:丽江云杉2株、华山松2株、云南双盾木1株、长穗高山栎1株、灰背柳3株、红桦2株、刺榛1株、油麦吊云杉1株;被砍伐的3株树木均为长穗高山栎。由于丽江云杉有枯死的但无新增,而长穗高山栎新增较多,乔木层优势树种由丽江云杉变为长穗高山栎,平均高度8m,层盖度60%;灌木层的优势树种由云南青荚叶变为锡金白蜡,平均高度0.32m,平均盖度6%。草本层的优势种为碎米荠,平均高度0.061m,平均盖度6%。突出的生态现象是三叶爬山虎、南五味子、猩红五味子等藤本植物较丰富、枯倒木少。干扰方式主要有放牧。干扰程度:低。

(3)11号样地数据分析

11号样地为云南黄果冷杉、红桦群落。群落总盖度95%。群落平均高为25m。2018年监测结果与2013年比较,乔木层新增树木8株:云南黄果冷杉1株、桂樱2株、梾木1株、高山木姜子1株、云南杜鹃1株、绿叶润楠1株、刺榛1株;枯死9株:丽江槭1株、刺榛1株、梾木3株、桂樱2株、红桦1株、待定树种1株。优势树种为云南黄果冷杉,平均高度25m,层盖度40%;灌木层的优势树种由云南荚青叶变为箭竹,平均高度0.9m,层盖度8%;草本层的优势种由粗齿冷水花、醡浆草变为楼梯草,平均高度 0.029m,平均盖度13.5%。突出的生态现象是枯倒木多,猩红五味子、南五味子多,猕猴桃、爬山虎较少,枯枝落叶多,腐殖层厚,苔藓地衣丰富,砂岩较多。干扰方式主要有放牧,干扰程度:中。

2.2 固定样带监测

2.2.1 物种多样性

通过三年的监测数据显示,BMXS-L02样带内共累计记录到48种野生动物,兽类有滇金丝猴、黑熊、狼、小熊猫、赤狐、豹猫、鼯鼠、飞鼠、青鼬、黄鼬、小松鼠、隐纹花鼠12种;鸟类有白腹锦鸡、绯胸鹦鹉、血雉、白领凤鹛、柳莺、星鸦、白红尾鸲、橙翅噪鹛、大斑啄木鸟、红尾水鸲、蜡嘴雀、大山雀、黑冠山雀、鹰鹃、红腹角雉等36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滇金丝猴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熊、小熊猫、红腹角雉、白腹锦鸡、血雉、绯胸鹦鹉5种。2016年至2018年,兽类物种的总实体遇见数分别为0.22只/km、6.74只/km、0.87只/km,痕迹遇见数分别为1.96个/km、4.13个/km、3.48个/km;2016年至2018年,鸟类物种的总实体遇见数分别为17.4只/km、8.7只/km、31.3只/km,痕迹遇见数分别为21.1个/km、18.7个/km、24.8个/km。2016年监测到的物种数量为21种(兽类5种,鸟类16种);2017年为24种(兽类4种,鸟类20种);2018年为31种(兽类9种,鸟类22种)。兽类的实体遇见数较少,粪便痕迹最多,常见的海拔高度为3400-3550米,生境类型主要为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鸟类实体遇见数较多,整条样带内皆有分布,生境以针阔混交林为主,物种多样性总体呈稳步平衡趋势。(见表3)

表3 滇金丝猴在不同年度监测情况差异性比较

2.2.2 人为干扰状况

样带内存在的干扰类型主要为采集、放牧、砍伐、狩猎,其中干扰频率最高的是放牧,干扰遇见率最高的是2016年,最低的为2017年。

表4 BMXS-L02样带2016年-2018年干扰状况统计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及时了解和系统掌握辖区内滇金丝猴等珍稀物种的种群分布和动态变化趋势,持续完善科研影响因子分析条件,建立健全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监测巡护体系,继续开展持续性的监测工作,并对每次监测数据进行科学规范的内业整理分析。同时关注野生动物面临的人为干扰因素,以期更好地解决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矛盾,为滇金丝猴及其栖息地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进一步提高资源管护能力。

猜你喜欢

金丝猴样地群落
四川省林草湿调查监测工作进展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桉树培育间伐技术与间伐效果分析
仁怀市二茬红缨子高粱的生物量及载畜量调查
基于GNSS RTK的广东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研究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滇金丝猴 森林“精灵” 灵动世界
科学家发现秦岭金丝猴过冬秘笈
嘲弄别人可不好
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