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超对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临床诊断研究

2021-10-29谭建春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B超诊断价值

谭建春

【摘要】目的 分析B超在诊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01-2020.12本院收治的疑似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共58例病患,均行B超检查,和术后病理结果开展对比,分析B超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一致性。结果 和病理检查对比,B超检查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是86.21%、85.71%、88.89%。B超、病理检查间有着较好一致性(Kappa=0.785,P<0.05)。结论 B超在诊断乳腺癌病患淋巴结转移时价值较高,是一种可靠的疾病早期检查方式。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乳腺癌;B超;诊断价值

乳腺癌属于女性一类常见恶性肿瘤,尽早诊断后及时治疗能改善病患预后,避免其病情进一步发展。病情演变至中晚阶段者,其腋窝的淋巴结可产生转移,治疗时难度较高。清扫腋窝中淋巴结属于乳腺癌中晚期标准检查方式,然而清扫期间易出现较多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伴随影像学技术日渐发展,B超作为一类操作方便、无任何创伤的检查方式,将其用于乳腺癌病患能提升其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度。本文就B超在诊断乳腺癌病患淋巴结转移情况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01-2020.12本院收治的疑似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共58例病患,均通过B超开展检查,同时于术后实施病理检查。58例病患年龄在30-78岁,均值(50.25±6.35)岁;病程在1-4年,均值(2.02±0.48)年。19例开展保乳手术,26例开展双侧淋巴结清扫术,13例开展单侧淋巴结清扫术。

1.2 方法

所有病患均通过B超开展检查,同时于术后实施病理检查。B超检查方法如下:选择日立HITACHI公司EZU-MT30-S1彩超诊断仪对所有病患腋窝以及锁骨下方区域淋巴结开展扫描,探头频率为9MHz,检查期间要求病患维持在平卧体位,同时将患侧手臂上举,充分暴露出腋窝部位,后由B超医师检查其淋巴结的具体形态,观察其血流的分布状况和内部回声,检测淋巴结的横径、竖径和大小等情况,分析双侧区域,将直径不低于5mm低回声区伴随光滑度不佳包膜、内部存在颗粒样钙化区当作转移区域。两名B超医师通过双盲法评估检查结果,若产生意见上的分歧时需要协商,后统一得出最终诊断结果。转移判断标准:当患者腋窝中淋巴结纵径不低于1cm;纵横比未超過1.5;淋巴结产生融合;淋巴结门完全消失;淋巴结中可能产生中央或者混合型的血流信号;皮质产生不均匀性加厚至少3mm或以上;淋巴结的边界呈现不规则状态;髓质结构完全消失。若产生上述情况能考虑淋巴结有转移。

1.3 观察指标

和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B超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情况,分析两项检查间的一致性。诊断准确度=真阳性和真阴性数/总病例数 ×100%,灵敏度 =真阳性数/真阳性和假阴性数×100%,特异度 =真阴性数/真阴性和假阳性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经Kappa检验判断两项检查结果间的一致性,当Kappa在0.40以下即二者间的一致性不佳,Kappa在0.40-0.75即二者间的一致性中等,Kappa在0.75以上即二者间的一致性较好。

2 结果

2.1 B超和病理结果分析

病理检查发现49例转移,余下9例未转移;B超发现43例转移,余下15例未转移。B超检查准确度是86.21%(50/58),敏感度是85.71%(42/49),特异度是88.89%(8/9),见表1:

2.2 B超、病理检查间一致性分析

B超检查淋巴结转移和病理检查间有着良好一致性(Kappa=0.785,P<0.05)。

3 讨论

乳腺癌在临床较为常见,腋窝属于乳腺癌最易出现淋巴结转移的位置,且淋巴结转移和乳腺癌病患预后密切相关。于清除腋窝中的淋巴结之前,应掌握患者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进而有助于后续治疗工作开展。

结合B超能获取淋巴结形态分布、血流和速度等,同时经二维或者四维立体图像,可掌握患者的病变位置、大小以及性质,结合超声声像特征明确病情进展,得到淋巴结形态、性质、血流状态、转移数量等信息,给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但检查过程中还应注意疾病辨别,例如多数良性增生淋巴结于B超图像中能观察到边界清晰,淋巴结的密度不均匀呈圆形,周围的软组织较为清晰,中心存在小囊状的低密度影。转移性增大者常存在网状阴影、附近结构紊乱,或者伴随条索样增粗,边缘欠规则,边界模糊,淋巴结较为饱满。本次研究发现,B超检查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依次是86.21%、85.71%、88.89%,这和王爱丽等研究中86.00%、86.00%、90.00%结果相一致,同时B超、病理检查间有着较好一致性(Kappa=0.785,P<0.05),说明B超在评定腋窝中的淋巴结转移时有着较高价值。但本次研究当中也有一定缺陷,如纳入的病例数不多,研究时间不长等,这些还需于未来研究中加以完善。

综上所述,通过B超对乳腺癌病患淋巴结的转移状态开展检查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能为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王炳奎.B超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临床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9):68-69.

[2]刘秀凤.B超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临床应用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9):210-211.

[3]周利勇,刘剑仑,蒋奕.B超引导细针穿刺活检术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J].广西医学,2019,41(5):541-544.

[4]王爱丽,许幼峰.高频B超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J].浙江创伤外科,2019,24(6):1253-1254.

猜你喜欢

淋巴结转移B超诊断价值
B超诊断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价值
写字的尴尬
英国流行“B超美甲”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影像学规律及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T1期外周型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分析
常规超声联合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颈部中央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