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德育功能

2021-10-29万小军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德育功能国学经典经典诵读

万小军

内容摘要:国学经典蕴藏内涵丰富的传统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对广大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巨大作用,而诵读正是连接国学经典和学生德育的桥梁载体。通过诵读可以激活文字生成学生的道德认知、激发感情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声临其境推动学生的道德实践,从而让经典走入学生心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其道德养成。

关键词:中学生 国学经典 经典诵读 德育功能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是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历经千百年而传承下来的精华和典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其蕴含的传统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无不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当下广大中学生来说无疑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优秀教材。如《弟子规》、《千字文》、《诗经》、《三字经》、《楚辞》、《庄子》、《老子》以及唐诗宋词等浩如烟海的文学著作等。

但广义的“诵读”,包含诵、读、吟、咏等方式,强调用声音的快慢有致、节奏丰富来表现作品,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中,吟诵可以说是一大优良传统,或者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可以说吟和思如影相随,吟和学相伴而生。吟可以帮助思,思往往表现为吟,古人常常“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是“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需要反复吟诵方能了解其中奥妙,贾岛被誉为“苦吟诗人”,这里的“吟”强调了对思的帮助和促进作用,或者说“吟”的过程就是思的过程。可见,在创作中“吟”对“思”的帮助不可小觑,在读书的过程中“吟”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所以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毛诗序》中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可见,“永歌”相对于“言之”、“嗟叹之”而言是堪进一层。诵读能化视觉的文字符号为听觉的有声语言和形象的形体语言,能更具体充分的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化抽象为具象,化单一为多彩,能进一步激发国学经典中的情感能量和道德能量,能让每一个字活起来,走进诵读着和聆听者的心里,使文章更具形象化和感染力,而引起读者(听众)情感上的共鸣,思想上的赞同,从而产生道德渗透的效果。因此,诵读是连接国学经典和学生德育的桥梁载体。

一.通过诵读激活文字生成道德认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对诵读最为直观的解读。国学经典用文字来记载,读者既可以一目十行的粗读,也可以逐字逐句的精读,反复读,慢慢读,但无论如何它只能通过视觉这一个通道进入大脑,唤醒心理感受,整个过程始终要求读者积极主动,注意力高度集中,若稍不留神则不能体会作品要义之所在。而朗诵要在充分理解原文思想和感情的基础上,将视觉的文字变为具备一定高低、强弱、虚实、长短以及快慢变化的有声语言加以展现,同时也要适当加入表情、动作等形体语言甚至作服饰、造型、表演等以辅助表现,这就拓展了文章信息传入大脑皮层的剌激渠道。要做到这一点,诵读者必须“吃透”文本,彻底理解文章,因为从文字到声音,再到恰当的表情,切合的动作,这完全是一种再咀嚼、再加工、将单一的视觉的文字变为听觉的声音、视觉的表情和动作的再创作的过程。这个创作过程往往是倒逼着诵读者通过对作品的反复读、仔细读,以获得更强的感受,更深的理解,从而带动国学经典的学习和传统道德观念的有效渗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至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先生这种方法看似故意“拖延”了背诵的时长,显得费时又费力,降低了学习效率,但从提高学生自身素养的教育本身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当用声音代替文字,并辅助以表情和动作时,就会使冷冰冰的文字立刻充满活力,显示出巨大的魅力,更强的能量,一个个就能钻入朗诵者和聆听者的心中,使作品的思想更可感,感情更逼真,读者体会更深刻,文章也更易于被接受。《朱子训学斋规》说:读书有三到,即心到、眼到和口到,“三到”之中尤心到最为重要。而“口到”可以帮助实现前面的“两到”,尤其是心到,这就促进了读者对经典内容的理解,道德观念的认同以及对道德思想的体味,从而实现了道德认知,有效避免了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以教师为中心的简单灌输和说教,变被动教学为主动学习。

二.通过诵读激发感悟培养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和其他的情感一样,也是一种爱憎好恶等的心理体验。所不同的是这种心理体验要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世界中的道德行为等产生反应。一个人对某种行为的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道德判断、道德行为,所以说道德情感是道德养成和实践的基础。诵读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之所以能促进道德感情的培养是因为有其独具特色的感染力。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不但感染性是艺术的一个肯定无疑的标志,而且感染的程度也是衡量艺术价值的唯一标志。”所以,通过诵读能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表达的更加坚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魄,以及振兴中华、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表现的更加激烈,使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以及使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等国学经典中蕴含着的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更加可感可叹可学,细致入微,深入人心,产生共鸣。如此才能对这些道德规范加深认识,对这些道德形象“知之深,爱之切”达到以理育情、以情育情的效果。如通过诵读《三字经》,既可以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文学、天文、地理以及历史等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人伦义理、忠孝節义等抽象概念,提升学生对仁、义、诚、敬、孝等行为的判断能力和对相关行为爱憎好恶等心里体验,明白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对《大学》的诵读可以深刻理解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读“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可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读“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明白凡事应从小做起,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明白推己及人的道理,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明白“大丈夫”的气节和威严。总之,诵读可以触动学生的情感引擎,将学生情感和作品思想情感有效接轨,通过适当“表演”而使学生进入“角色”获得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从而让经典的学习变成一种高雅的情绪“宣泄”,高尚的精神享受,让国学经典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道德规范的养成于无形之中。

三.通过诵读声临其境推动道德实践

诵读为了完全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诵读者势必要通过对文本的反复思考,认真体验,甚至通过适当塑造“角色”,从“自我”的生活阅历和情感经验出发,唤醒日常的“情感记忆”,利用“情感借鉴”的方法把作品字里行间所显现的或隐藏的情感和思想综合的表现出来。不难看出,整个诵读的过程也是诵读者逐步进入角色,创设情境的过程,因为诵读者和聆听者均被带入了作品所表现出的“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诵读者通过自己的声音、表情、动作等让我们听到了、看到了、触到了、嗅到了、想到了,进而体會到了远近、软硬、强弱、美丑、香臭等与真实世界接近的感受。正如北京传媒大学张颂在《朗读学》一书中所明确提出的:朗读者对文字作品的分析、理解,必须伴随着丰富的感受。具体包括视、听、嗅、昧、触、时、空、运动等各种不孤立、错杂的形象感受,而且还包括主次、递进、并列、对比、总括、转折等深刻的逻辑感受。在诸多不同层次诵读感受的作用下,诵读者应同文章的思想感情完全契合,同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高度一致。于是,经典诵读的过程也成为在“艺术的真实”里从事自我道德实践的过程,因为诵读者要按照“文中”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表现善恶、荣辱、正义和非正义等价值评价,否则,诵读则不能同原作品“对味儿”、“贴切”。如《岳阳楼记》上文写到“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感极而悲者矣。”接着写到“至若春和景明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其喜洋洋老矣。”然后叹到“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最后高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间一悲一喜爱憎分明,孤独一叹仰天呼出那句发自肺腑的千古绝唱,令人钦佩。本文写于庆历新政失败之后,作者贬居邓州之际,充分表现了范仲淹虽身居江湖,天遥地远,却依然心忧国事,心系其君,虽遭迫害,忧谗畏讥,却仍不放弃理想,心怀天下的顽强意志和崇高思想。作者这种高尚品格和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优秀品质,在当今社会尤其对广大中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教育意义。

总之,诵读是让经典走入学生心灵的坚实桥梁,其德育功能显而易见,有利于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是实现学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理宣,尹达.新时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困境和超越[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4):4-10.

[2]张颂.朗读学.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02.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道德养成的农村中学生国学经典诵读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2854。

(作者单位:甘肃省庄浪县教育局)

猜你喜欢

德育功能国学经典经典诵读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的五个转变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浅析充分发挥中学党建的德育功能
唤醒、发掘、传达
根植经典固本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