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
2021-10-29朱雯雯
朱雯雯
内容摘要:在高等职业院校(下文简称“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很少能得到充分的认可和理解,因此延申而来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语文课简单且“无用”论以及随意敷衍即过的观念随之而出。针对此种现象,本文将从《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意义、《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以下简称“教改”)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能为该门课程的教学提供点滴思考。
关键词:大学语文 文化自信 阅读 书写 交流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尊崇,也在多篇讲话与著作中引用中国文学的作品。文化是“由价值系统构成的传统观念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典章制度、民俗风尚、科学技术、宗教信仰、伦理、文学艺术等”①。归属中国文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文学是文化在文学领域的充分展现,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学习《大学语文》课程就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一.《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意義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独具审美性与人文性的素质教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和重要的工具课。对高职院校学生从个人成长乃至职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增强文化自信
习近平主席曾讲到:“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②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孕育了爱国、团结、奋斗、智慧、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本课程有利于学生透过文学发展的脉络更深层次的了解中国文化,从文字中阅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诗文中感悟先辈们的奉献精神、从佳篇中感悟生活的幸福美好……形成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为我们把握当下、面向未来给予精神源泉。
(二)提高语言能力和写作水平
高职院校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强,但文化基础知识普遍较落后。当今社会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全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求除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学生须具有一定的与人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和工具性学科,锻炼的是听说读写思全方面的思维和能力,有利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培养人文情怀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冰心提出“爱”的药方,到今天也是适用的。学习《大学语文》课程,有利于学生树立自强不息、振兴中华的价值追求,研究学问、探索真理,将整个人类的命运与个人命运相结合,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懈奋斗。
(四)增强心理建设意识
书海遨游,不仅能开拓眼界,更予人慰藉。学习和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学,积淀中国文化,对大学生锻造坚韧不拔、稳重自持、坚定自励的品格有重大作用。正如习近平及总书记所说:“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③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游侠情怀,李白“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的秋思,苏东坡”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豁达自嘲,傅雷及夫人苦心孤诣的家训……无一与大学生的喜怒哀乐相联系。
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一)内容重复
许多高职系列的《大学语文》教材在篇目和作家的选择上趋于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如司马迁《史记·垓下之围》、《诗经·关雎》、《我与地坛》等在中学的教材或选读课本已经出现过。等到大学,尽管知识点和文学常识未必记得,学生的学习兴致仍然不高不高,缺乏学习兴趣。
(二)选择篇目标准不一
不同的高职系列的《大学语文》教材篇目和内容有所不同已是常事,毕竟学情不同,专业的的主观性使编者在作家作品选择上各有重点。但层次相异的也使部分高校教师难以抉择,例如存在有的教材全文篇目过于简单而有的教材涉及哲学、伦理学部分较多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语文教学注重听说读写思多方面的培育,除常规使用的教学方法之外,教学中应注重“结合教学实践采用情趣化教学方法,如美育式教学、体验式教学……”④。《大学语文》目前主要的教学方法多为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义务教育阶段的熟悉熟悉使学生对普通的方法对他们已然毫无新意。这一方面是由于无升学压力、班级人数较多影响了学习效果,也和各级院校对课程的投入程度有关。
(四)学习经验刻板
经历了多年“死记硬背”到高考,许多学生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即不考试的知识不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掌握,错误认知极大影响了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弱的短板使他们很难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大学语文》课程,失去了考试这道“考验”,对浅显的内容觉得枯燥无味,深入而又畏难、懒于思考。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上形成了一定的难度。
三.《大学语文》课程教改的途径
(一)紧贴时代脉搏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意识到该门课程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转变是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的观念。学生大部分能理解文学“诗言志”、“诗缘情”的功能,也有极少数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和创作、思考,但数量和理解程度非常有限。多数服从于刻板地学习,甚至轻视主动学习的学生。对此,教师第一堂课就可以引入“文以载道”的概念,讲解课程开设意义,使学生明白文学是作者志向和情感活动的体现,是再现现实的产物,自我与他人并非毫不相干、历史与现在也非割裂无源,从而有意识地体验学习。其次,文学不仅能描画具体可感的自然现象,表达人生各异的生活经历更能体现与人生紧密关切的普遍性问题。如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屈原的《离骚》“美政”理念、丘逢甲《春愁》中的哀痛,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至现当代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都将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在备课时应有意识地建立“课程思政”,将知识中隐性的思政教育目的显性化,让学生明白文学作品背后的价值意蕴,起到教化作用。最后,充分发挥文学的审美性和愉悦性功能。教师应以此带领学生连结个人与历史、过去与现实,从文学中体会快乐和教育的双重效果。
(二)综合运用教学方法
网络的高度发达为学生阅读提供了便利,但“碎片化”阅读也成为了流行趋势。静下心来认真阅读、理解和思考文学作品的学生已是少数,卷帙浩繁也给学生安排时间和把握重难点带来了疑难,如遇艰难深奥的文风,令人望而却步在教学方法层面,教师应综合引用任务驱动法、读书指导法、陶冶法、自主学习法和角色扮演法,注重学生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具体操作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勤开读书会
每两周开一次读书会,按照班级人数和小组人数安排读书会时间,一般约为40-70分钟。在第一堂课时,会告知学生课程平时分的构成,其中讀书会发言每人不少于2次,内容为教材内外经典作家作品。读书会既为学生提供分享交流的平台,培养学生“说”和“思”的能力,也有利于扩大知识面,启发未曾读过但有兴趣的其他学生会后自行学习。
2.精读多于泛读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公共课,课时非常有限,出于对其他课程和实践活动、竞赛等学习活动的考虑,不宜占用太多学生课后的时间。因此,在确定阅读方法时,教师应提出求精而不贪多。很多学生阅读大量作品却收获甚微,来不及思考消化。与其如此不如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重点作品,放慢阅读速度,随读随思随记,在通读全篇后再回溯性地进行理解和重读,记不起内容时也可借助笔记来回忆,以此加强阅读的体验和思考。
3.练笔贯穿始终
写作能力不高是高职院校学生中较为常见的现象,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写作训练起到了奠基作用。训练的内容从应用文书到诗文创作皆可,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设定类型多样的主题,练笔后也可以借鉴读书会的形式,将佳篇优作分享至全班,对优秀的学生予以鼓励和奖励。
(三)丰富教学手段
“书论宜理……诗赋欲丽。”不同作品体裁的特点和风格是完全不同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不在于精深的知识点,而是文学常识积累与陶冶情操。作为教师,应将教法与学法联系起来,选择音频、视频、情景展示等丰富教学手段,在达到教学效果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汪曾祺《受戒》时可以通过短片《受戒》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学习古文《谏逐客书》时可采用网络视频播放《谏逐客书》知识简介和文章译文,教师补充,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学习疲劳也可以给教师空出课堂管理的时间;在学习《宝玉挨打》时可通过情景展示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角色内心,体会不同人的反应……
自我国教育部施行了新教改以来,“素质教育”成为各级高校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实施的重点内容,相较于本科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教育而言,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的教育更要将文学名作和思政教育、现代工匠精神结合起来,形成高职院校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实现潜移默化的道德感化教育和文化熏陶。
参考文献
[1]王先霈,孙文宪主编.《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
[2]张福贵.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与课程属性反思,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74(02)
注 释
①王先霈,孙文宪主编:《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
②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2020年9月8日。http://cpc.people.com.cn/n1/2020/0908/c64094-31
854170.html
③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人民网,2013年3月1日。http://cpc.people.com.cn/n/2013/0303/c64094-20
656845.html
④陈晶晶:《大学语文》“情趣化”教学方法探析,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 (4)
(作者单位: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