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2021-10-29蒙七十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

蒙七十

内容摘要:新课改理念下,更加重视语文教学中对传統文化的渗透教育,并指出“在中学阶段,要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养,让学生从中小学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就势在必行,这就需要语文老师转变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引导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内蕴,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文化修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 渗透传统文化 意义探索

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语文课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基于这种思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立足于课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因为它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目前,高中语文教材在课程设置中重视了传统文化内容的设置,并且作了明确地要求,比如在必修教材中“阅读与鉴赏”一部分内容中强调了对我国古代作品的讲读教学,在选修教材中更是把传统文化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了设置,依次有“《人间词话》选读、唐诗选读、宋词选读、中华传统文化寻根、文化论著选读”等,从这些教学内容中,可以看出课标和编者对于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的重视,对教学中要落实的目标进行了明确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新教材和新课标为什么重视和强加了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呢?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本身就内蕴了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修身、治国、理天下的思想,这些内容与现当代的科学民主思想有着极深厚的渊源,尤其在先秦诸子的作品中随时可找到佐证,如《诗经》、《春秋》、《孟子》中都有着非常深厚儒家思想的内蕴,这对于当代中学生的成长教育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从当今时代的发展来看,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许多外来思想涌进了中学生的视野,这对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的中学来说,影响非常大,他们对西方文明过渡追捧,却对祖国传统的文化置之不理,非常漠视,这是十分怕的现象,因为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比如中学生可能对西方的圣诞节非常喜欢,却对中国的重阳节知之甚少,甚至无知,这样下去会导致他们数典忘祖,失去了自己的根。目前许多中学生都认为没有必要学习文言文,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因为文言文是祖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不学文言就会割裂历史的联系。

因此,在新课改理念下重视文言的教学意义非常重大,通过学习让中学生对古文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有了深刻的体味,理解古人的那种高尚的情操和对人生积极追求的境界。要让学生真正明白,“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载体,还可以说是文化本身。中学语文中的古文教学应发挥‘人文化成的教育功能,自觉地、有机地进行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人生品味。”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不足。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老师的教都围绕着高考,认为学生只要能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大学就成功了,导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就成了一种形式。当然,出现这一问题主要还是社会的责任,因为社会大环境造成了这种必然的结果。作为一线语文老师要认识到这种短视的后果,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尝试,身体力行去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以更多的目光去关注传统文化内容,让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规划学生的长远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修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高中教学缺少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考评机制。由于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普遍重视了学生的成绩,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提升学生的成绩方面上,无暇顾及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素养的影响,所以传统文化的教育在高中阶段,就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同时,在目前的高中阶段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中,也没有一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导致师生对传统文化的教学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政策制定者进行反思,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考核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比如,可把传统文化的学习单列作为一个加分项进行考核,这样师生在教学中都会有成就感,通过人为的干预,对高中语文教学轻视传统文化的教育进行纠偏,以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积极投身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来。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内蕴非常深厚,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接触传统去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家国情怀,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呢?

1.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能巧妙地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以起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这就需要在具体教学中拓宽知识面,创设有效地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比如必修一教材中,选取了《左传》中的名篇《烛之武退秦师》,选文很精彩,人物形象非常传神,这节课中老师可就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姓氏知识做一主题教学。“烛之武”和“佚之狐”是文中两个主要人物形象,但是为什么他们会起这么个名呢,这就涉及到传统文化中姓氏知识了。烛之武名中的“烛”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古人常常会以地方名作姓,他的意思就是“一个生活在烛地叫武的人”。而佚之狐名字中“佚”也是一个地方名,他的意思即是“这个称狐的人生活在佚地”,古人认为“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从上古开始,人们大多以姓氏作为自己家族的称呼,因此姓就是族称,氏是姓的一个小分支,从秦汉之后才把姓和氏合在一起来称呼,比如“张良、项羽”等。姓氏的发展还有多种情形,老师可借此让学生在课外进行搜集整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华的姓氏文化。

讲到了姓氏,为了拓展示学生的视野,还应向学生介绍一下古人称谓中的另一方面的知识——“字”,这是我国古人特有的,那么,古人称谓中的姓、氏、名、字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老师可在对此进行补充,帮助学生丰富文化知识,如《赤壁赋》的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因为“轼”是车前的横木,“子”一般用于自称,合起来就是“我登在车前向远处眺望”,寓意很丰富。

2.立足文本补充资料,强化理解。高中学生的知识面相对来说比较狭窄,涉及古文学习时,老师要做相应的资料补充,以帮助他们对文本作深入的探究和理解。比如在学习《鸿门宴》一文时,关于人物的座位方向有一段交代,这是十分的意思的,“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想想司马迁为什么特意作交待呢?这就涉及相关的文化知识了,因为古人非常讲究座次排位的,就上面的描述而言,尊位应该是面东而坐西,依次是面南坐北,面北坐南,最末是面西坐东。对应文中文物,项羽却坐在了最尊位,刘邦仅在张良之前,由此可看出项羽的自大与无礼,也就是说他根本不把刘邦放在眼中,这也就为他日后的失败打下了伏笔,而刘邦是一个能屈能伸的大丈夫,在这次宴会上,他忍辱负重,毫无怨言,说明他是一个成大事的人。文中只是一个简单的位次交待就能看出人物的命运,经过这一番补充,学生对祖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充满了兴趣,激发了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

3.发掘教材内涵,提升审美情趣。中国自古是一个文明国,也是一个礼仪之邦,贯穿于教材中的许多方面的传统文化都是这一方面知识的体现,比如常常出现在文本中的谦敬称谓,不同背景下含义是不相同的,从而体现出人们不同的情感反应和道德情操,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比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一诗时,诗中两位主人公:刘兰芝和焦仲卿,在诗中互称对方为“卿和君”,这里其实是用了敬称,从中可以看出两人感情非常深厚,是相亲相爱的。而同在诗中的焦母却称刘兰芝为“妇”,这在古代是一个轻贱的称谓,从中看出她身上的那种封建家长制的作风。从这些人物的称谓中,我们不但能看出贵贱,更显示出了人物间的复杂关系,为以后人物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总之,我国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传承的国家,悠久的文明历史为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作为新时代的高中学生,一定要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作一个合格的新时代文化传承人,对祖国的文化继续发扬光大。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情操修养,培养起家国情怀,树立为祖国奋斗的远大人生目标。作为老师也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借助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马康.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文学教育(上),2018,(12):102-103.

[2]郭美联.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46-47.

[3]劉诗文.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华夏教师,2018,(30):20.

[4]高毅鑫.基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高中语文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8,(30):109.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农村高中教育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285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庄浪县韩店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双减”背景下基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业布置高效化的探索
暗藏玄机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优化高中语文作业讲评方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