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在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2021-10-29王卉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3期
关键词:应用价值

王卉

摘  要:目的  分析在肺癌早期筛查中应用低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来吉林省吉林市桦甸市人民医院接受检查疑似肺癌早期的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检查日期的奇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常规组接受基础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组患者接受低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以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患者检查期间的辐射剂量参数及不同时期的肺癌诊断符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查期间的有效剂量、容积剂量指数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检查之后的图像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期半年的随访结束后,经纤支镜、部位穿刺活检等手术病理检查发现为原发性肺癌患者共计100例,总阳性率为84.74%(100/118),两组各确诊肺癌患者50例。在检查后第3个月,观察组、常规组检出符合率分别为62.00%(31/50)、66.00%(33/50),检查后第6个月,观察组、常规组检出符合率分别为72.00%(36/50)、76.00%(38/50);两组在检查后第3个月、第6个月的肺癌诊断符合率相比,常规组数据情况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癌早期筛查中,常规多层螺旋CT与低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的效果无显著差异,且低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对患者造成的辐射更小,安全性更强。

关键词:早期肺癌;多层螺旋CT检查;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3-0177-02

在肿瘤科中,肺癌属于一种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1]。在肺癌的临床治疗中,预后较差,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低,尚不到20%。因此,在临床上急需寻找一种能够有效诊断肺癌早期的方法,以便能够尽早发现肿瘤[2]。调查显示[3],多层螺旋CT检查的分辨率较高,且在微小病灶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在肺癌诊断中能够发挥较大作用,对患者造成的辐射更小,安全性更强[4]。本文旨在研究在肺癌早期筛查中应用低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118例来吉林省吉林市桦甸市人民医院接受检查的疑似肺癌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检查的日期奇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9例。常规组男性24例、女性35例;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51.38±6.07)岁;体质量39~85 kg,平均体质量(60.15±4.33)kg。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32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0.79±6.20)岁;体质量40~83 kg,平均体质量(59.38±4.71)kg。比较两组患者基本病历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患者均知晓全部研究内容,且已签署入组同意书。本研究亦取得了吉林省吉林市桦甸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同意。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选肺癌早期的患者均为符合肺癌高危人群标准的无症状患者。

排除标准:①原发性肿瘤患者;②严重肺结核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③严重脏器疾病患者;④手术不耐受与气管镜不耐受患者。

1.3  方法

常规组接受基础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患者在接受检查时,以仰卧体位平躺在检查床上。医务人员进行扫描定位后,可实行全肺屏气检查。检查范围:从患者的肺尖直至肺底。检查时参数:层间距5 mm、层厚5 mm。矩阵设置为512×512,肺窗窗宽1600 HU、自动重建层厚2 mm、视野字300~350 mm之间均可。患者在检查时,管电压设置为120 kV,电流150 mA。

观察组患者接受低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在检查时的体位、基本参数均与常规组一致,而检查时的管电流为50 mA、管电压为120 kV。

本次检查以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具体标准如下:经纤支镜、部位穿刺活检等手术病理检查发现为原发性肺癌患者判定为真阳性患者。

1.4  观察指标

①基于扫描程序的设定栏与CT检查患者资料栏,对患者的CTDIw、有效mAs、DLP、扫描用时、总扫描mAs、扫描长度对患者的有效剂量与容积剂量指数进行计算。患者的图像质量采用liker4分制进行评价,分为十分清晰(4分),即图像空间与时间分辨率高,信噪比较高,能够清晰对患者的检查部位、病灶进行观察;清晰(3分),即图像空间与时间分辨率高,信噪比较一般,能够对患者的检查部位、病灶进行观察;一般(2分),即图像空间与时间分辨率一般,信噪比较一般,勉强能够对患者的检查部位、病灶进行观察;差(1分),即图像空间与时间分辨率差,信噪比较差,不能够对患者的检查部位、病灶进行观察。评分时,需由两名经验丰富的资深影像学医师对所得圖像的质量进行评分。当两者间的意见不一致时,需协商解决。②为本次研究所选取的对象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于检查后第3个月、第6个月对患者肺癌发生情况进行统计,计算患者的肺癌诊断符合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检查期间的辐射剂量参数

患者检查期间,观察组有效剂量容积剂量指数均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不同时期的肺癌诊断符合率

为期半年的随访结束后,经纤支镜、部位穿刺活检等手术病理检查发现为原发性肺癌患者共计100例,总阳性率为84.74%(100/118),两组各确诊肺癌患者50例。在检查后第3个月,观察组、常规组检出符合率分别为62.00%(31/50)、66.00%(33/50),检查后第6个月,观察组、常规组检出符合率分别为72.00%(36/50)、76.00%(38/50);两组在检查后第3个月、第6个月的肺癌诊断符合率相比,常规组数据情况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肺癌具有起病隐匿、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等特点,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该病在早期一般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当患者的疾病确诊时,往往已经发展至中晚期,让患者丧失最佳治疗时间。调查显示[3],随着疾病的发展,肺癌患者会出现咳嗽、发热、胸痛等症状[4-5]。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检查期间的有效剂量、容积剂量指数的数据情况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观察组患者受到的辐射更小,安全性更高。表明在减小剂量的情况下,并不会对图像质量造成显著影响。同时,为期半年的随访结束后,经纤支镜、部位穿刺活检等手术病理检查发现为原发性肺癌患者共计100例,总阳性率为84.74%(100/118),两组各确诊肺癌患者50例。并且兩组在检查后第3个月、第6个月的肺癌诊断符合率相比,常规组数据情况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低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在早期肺癌的临床筛查中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对患者肺癌的早期诊断有积极意义[6]。

综上所述,在肺癌早期筛查中,常规多层螺旋CT与低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的效果无显著差异,且低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对患者造成的辐射更小,安全性更强。

参考文献

[1]黄文荣,曾勇,苏洁敏,等.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高分辨率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应用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20,28(11):1925-1929.

[2]吴继雄,李海云,张良金,等.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176(4):28-31.

[3]孟庆成,高朋瑞,郭兰伟,等.基于多阶段三维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20,54(6):552-556.

[4]刘勇玲.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磨玻璃结节检查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3):564-565.

[5]陈基升,丁旭青,曹睿.多层螺旋CT在肺癌手术后短期复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5):53-55,119.

[6]唐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CYFRA21-1,CEA和NSE检测对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7):71-73.

猜你喜欢

应用价值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