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10-29海波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3期

海波

摘  要:目的  探讨应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治疗后,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内血流指标变化以及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采用高压氧治疗,可以能够改善血流指标变化,促进患者恢复,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血流指标

中图分类号:R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3-0140-03

突发性耳聋指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3 d内出现病因不明确或突然发生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症状,是常见的耳科疾病,该类疾病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1]。临床推测主要为病毒感染以及循环障碍免疫疾病遗传等因素,若不及时治疗会产生永久性耳聋,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对于治疗突发性耳聋常使用神经营养治疗激素以及抗病毒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疗效不佳。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的治疗结果与治疗时间以及听力降低程度具有密切联系,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耳部毛细血管通透程度,降低临床水肿,改善耳鸣症状[2]。因此,本研究以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作为对象,探讨应用高压氧治療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n=42例)和对照组(n=42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2~69岁,平均(45.39±8.69)岁;病程5~20 d,平均(12.36±3.17)d;左耳16例,右耳17例,双耳9例;听力损失程度:轻度9例,中度9例,中重度11例,重度6例,极重度7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5~71岁,平均(46.27±7.22)岁;病程6~23 d,平均(13.58±3.87)d;左耳11例,右耳15例,双耳16例;听力损失程度:轻度5例,中度5例,中重度17例,重度6例,极重度9例。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以及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被诊断为临床突发性耳聋症状,单侧听力下降,临床表现为耳鸣,恶心等症状,患者无严重器质性障碍。

排除标准:患者患有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完整;患有恶性肿瘤;重要脏器严重病变;具有血液疾病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存在手术禁忌症状;临床治疗依从性较差。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医护人员将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注射剂(生产企业:辽宁海恩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233)160 mg与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进行混合,静脉滴注1次/d,连续3 d。从第4天起甲泼尼龙注射剂剂量减半80 mg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滴,再用3 d。第7天改为泼尼松片(生产企业: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207)进行口服使用,40 mg/d,1次/d,连续3 d之后,临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减量至30 mg,6 d后减至20 mg/d,均连续治疗四周。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医护人员采用高压氧舱对患者进行治疗,将舱内空气加压到绝对压力值为250 kPa,给予患者面罩进行吸氧处理,压力控制在250 KPa,保证1 h/次,每30 min休息10min,共停留在高压氧舱中2 h,1次/d,连续治疗两周。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内血流指标变化。血流相关指标主要包括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患者耳聋症状消失,可以听见声音);显效(患者耳聋症状仅在安静环境下出现,听力提高);有效(患者耳聋症状在夜间或白天程度下降);无效(患者耳聋症状无变化,甚至出现加重)[3]。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血流指标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等指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耳鸣属于耳鼻喉科常见症状,该类患者出现感音神经性耳聋,通常情况下为单侧耳聋耳鸣症状,会伴有眩晕等并发症状[4]。研究表明,突发性耳聋耳鸣症状是由病毒性炎症以及内耳障碍所引起的,患者会受到听力损伤,影响生活质量[5]。目前临床上采用的糖皮质激素,抗凝以及扩血管的药物进行治疗主要是为了对耳内血管进行扩充,减轻因炎症而发生的水肿反应,糖皮质激素能够与患者体内激素受体进行结合产生临床应激反应,有效缓解突发性耳聋产生的临床症状[6-7]。当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能够与受体结合形成复合体再通过细胞将进入细胞核中能够增加基因的转录过程,从而降低炎性因子转录,起到有效抗炎的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临床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采用高压氧治疗,可以能够改善血流指标变化,促进患者恢复。本研究采用高压氧治疗联合药物治疗,该类治疗方法是在大气压环境中患者呼吸纯氧以达到治疗耳聋耳鸣的作用,可以切断患者内耳循环障碍中所导致的恶性循环症状,改善内耳环境,降低对耳蜗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8]。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临床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采用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高压氧联合治疗可以借助糖皮质激素进行扩充血管的效果,改善患者神经焦虑以及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中药制剂临床安全性较强,值得使用。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采用高压氧治疗,可以能够改善血流指标变化,促进患者恢复,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马经忠,李军文,张恺,等.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9,26(4):292-294.

[2]任丽娟,徐家兔,朱燕飞,等.综合护理干预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效果观察[J].浙江医学,2018,40(5):505-507.

[3]周怀恩,慈军,管骅.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8,25(3):163-165.

[4]雷杰,毕梦,杨飞,等.前列地尔联合地塞米松及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疗效评价[J].西部医学,2018,30(6):892-895.

[5]徐瑾,薛鑫淼,陈学敏,等.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及不良反应[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20,41(1):63-66,封3.

[6]薛莎,刘雅泉,贺海霞.高压氧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57例疗效观察[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9,26(4):364-366.

[7]于春刚,李健东.鼓室内注射激素联合高压氧治疗难治性突聋的近期疗效观察[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9,27(1):88-90.

[8]衣磊,訾定京.银杏叶注射液鼓室内注射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20,31(4):484-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