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反击的瑞幸,面临更多对手
2021-10-29张书琛
张书琛
瑞幸又成香饽饽?
中秋节,地产大佬焦头烂额发家书的同时,因为财务造假不得不退市的瑞幸发布了三则“喜讯”。三则公告重点公布了外界关注的一些问题,包括瑞幸公司和美国集体诉讼的原告代表签署了1.875亿美元(约合12.12亿元人民币)的和解意向书、向开曼法院提交了债务重组方案、向SEC递交了包括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在内的2020年年报等等,信息量很大。
其中,与美国投资者签署的和解意向书无疑最具含金量。虽然和解须达成最终文件并获得开曼法院、美国法院的批准,但在一位接近瑞幸的业内人士看来,这仍意味着瑞幸最担心的靴子已经落地,“股东集体诉讼和可转债债务重组这两件事解决后,意味着瑞幸终于可以从连续的索赔、处罚中暂时脱身,喘口气”。
去年,上市仅11个月的瑞幸因财务造假从纳斯达克退市,董事会大换血,受到中美监管机构的调查,陷入一系列诉讼中。
让市场惊讶的是,瑞幸并没有销声匿迹,竟然还上演了一出翻盘好戏。先是去年12月,支付1.8亿美元罚款与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其财务造假事件达成和解;再是现在用1.875亿美元与美国投资者达成和解意向。截至目前,瑞幸将为财务造假付出的代价约为25亿元,包括罚款、股东赔偿,不包括可转债,远低于去年12月法律界人士预测的112亿美元诉讼赔偿。
要知道,美股对财务造假的处罚极其严格,2001年,北美能源巨头安然公司就被罚了5亿美元,卷入造假事件的三家投行甚至向投资者赔付了近42亿美元,瑞幸可以说是以极小的代价过关。
资本市场对瑞幸的担忧也一定程度上随着靴子落地而缓解。上述消息一度促使退至粉单市场的瑞幸股价大涨,所谓“粉单市场”是已纳入纳斯达克最底层的一级报价系统,为不再满足上市标准而退市的证券提供保价服务和交易流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瑞幸粉单市场股价维持在四五美元上下,今年5月放出盈利消息以来明显攀升,最高突破17美元,近期市值在40亿美元左右,约等于IPO时的市值,相较市值最高点缩水七成。
简而言之,瑞幸好像又成了香饽饽。
从瑞幸发布的公告来看,意图也很明显,它想告诉市场自己不仅活了下来,而且在债务重组、内部管理、发展策略、日常运营等诸多方面都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但瑞幸的危机真的解除了吗?
瑞幸粉单市场走势良好
2018—2020年凈亏损数额
爆款救急,盈利还早
趋势在好转,但现在就断言瑞幸走出危机为时尚早。公司层面财务造假的烂摊子接近尾声,并不意味着曾参与或知晓瑞幸财务造假的高管们已经脱身,未来是否会还有诉讼赔偿、是否会影响公司发展都还是未知数。最重要的是,瑞幸公司仍需要证明自己已经“洗心革面”,实质性改善了内控体系,已经有了自我造血的能力。
但从本次发布的2020年报的情况看,即使剔除因造假风波导致的损失和赔偿,瑞幸距离盈利仍有距离。
2020年财报显示,瑞幸取得净收入40.33亿元,同比增长33.3%。不过亏损也在持续,自2018年至2020年,其净亏损分别为16.19亿、31.61亿和56.0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约103.88亿元。
爆雷后,瑞幸在业务层面进行了诸多调整,努力缩减运营成本、改变营销方式,试图以更健康的方式发展。包括关闭效益不好的直营店、取消新用户首杯免费、缩小折扣幅度、上调外卖配送费门槛等,并开始采取私域运营等方式。
慢下来的瑞幸一改往日撒钱扩张、铺天盖地做广告的互联网路子。2020年财报显示,瑞幸去年总运营费用66.21亿元,其中4.75亿元是与财务造假一事的调查、债务重组相关的费用。受规模效应推动,运营费用占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206.2%降至2020年的164.1%。各项费用率均有所下降,尤其是营销费用率从41.4%减至21.7%,营销费用的绝对值也明显下降,管理费用率从35.4%减至24.3%。
此外,瑞幸也放慢了自营门店的扩张节奏,截至2020年年底,瑞幸的自营门店总数为3929家,相比2020年第一季度末减少了582家。截至今年7月底,瑞幸在中国拥有4030家自营店、1293家加盟店,仍略高于星巴克在华门店数量(5135家)。通过转嫁成本给加盟商,去年瑞幸店铺开业及其他费用仅为998.2万元,2019年这一数字为7162.3万元,同比下降约86%。
节流之外,还需开源。
营收的增长意味着其在经营前端已经有了一定恢复,这主要得益于产品平均售价的提高和爆款的推陈出新。从之前的一杯不超过10元到现在的17~23元,瑞幸通过减少优惠力度、设置更高的原价,实现了涨价的“小目标”。
但愿意买瑞幸的人却更多了。截至2020年年底,瑞幸累计交易客户数量超过6490万,上年同期为4060万;去年瑞幸自营店和无人咖啡机每月平均销售商品总额约为2620万件,较2019年的2420万件提高8%,2020年第四季度更是创下新高,达到了3160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