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的探索

2021-10-29付婉楠姜宏

成才之路 2021年33期
关键词:经济思想意义价值

付婉楠 姜宏

摘 要:新时代党中央基于理论与实践、现实与未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一科学思想不仅能够解释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还能提供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不仅对于中国发展有益,对国际社会也具有借鉴意义。文章结合时代背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依据,以经济学的视角对这一思想进行理论探索,并通过对习近平经济思想与经典理论之间的对话和与发展现实之间的比较分析,论述这一新时代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价值;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3-0058-03

作者简介:付婉楠(1997-),女,吉林临江人,长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姜宏(1978-),女,吉林德惠人,博士后,长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世界经济研究。

新时代党中央基于理论与实践、现实与未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一科学思想不仅能够解释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还能提供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不仅对于中国发展有益,对国际社会也具有借鉴意义。下面,本文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进行探讨。

一、习近平经济思想主要内容研究

1.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地位和历史使命在任何时候都不得动摇、不可动摇。中国共产党相对于其他政党而言的特殊阶级属性,马克思在其《宣言》中作了详细论述。马克思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和原则,就其属性而言,共产党所持有的“特殊属性”只是在于它始终坚持正确的生产力方向,革命性地代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这就是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最根本的区别所在。在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为了实现自身的特殊利益,毫不掩饰地奉行经济自由政策,并且每当有人试图反对、加以干预时,资本家更是喧宾夺主地声称这是在破坏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不能充分涌流,并借此抓住机会比先前更加大力地鼓吹他们所谓的经济自由。因此,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经济自由其实就是经济无序,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障经济发展方向,有序发展经济。

2.坚持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中心的经济思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这句话的重要价值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抽象为生产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要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类解放的社会科学。在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关系表现为私有制,而这种私有制无限度地表现为资本家或有产者的私有制,进而无限度地扩张为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即有产者的财富是无限的,无产者的财富是极其有限甚至没有的。在这种状态下,社会财富不均必定引起强烈的经济冲突,进而激起一系列的社会矛盾,结果则是整个社会系统瘫痪,经济工作被迫停止。于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竭力向我们描述了上述事实,批判剩余价值的生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经济思想,指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服务人民、人民普惠共享。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牢牢坚守这一思想,将人民的根本利益贯穿经济发展过程始终。

3.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了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对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以金钱利益的最大获得和GDP的极速增长为终极目标的根本性批判,是一种新型的以经济结构对称态为基本要求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呈现方式。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的效应正在形成。首先,“速度”新常态,即经济增速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对此,有人担忧并怀疑中国经济是否唱空调,国家给出回应:一切指标都在合理范围内,即增速虽然放缓、下降,但由于结构优化、高科技产业发展、民生就业稳定等,经济总量依然稳定增长。其次,“结构”新常态,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得到改善,总体来看,生产和需求之间基本保持平衡。但是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目标来看,这还远远不够,需继续调整。只有完全保证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比例适当、結构均衡,经济才能实现稳增长。最后,“动力”新常态,即创新驱动力提升。马克思曾提到,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比以往任何社会都要多的社会生产力,资本家积累大量财富的根本就在于他们拥有着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社会,资本主义国家依然站在发展前列,科技水平依然处于领先位置。因此,我国要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提高科技水平,而这一关键在于创新。

4.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一方面,经济发展离不开市场机制。首先,供求价格机制。供求价格机制使得社会总劳动和资源要素得到流动配置,是企业生产和市场调节的基础和信号。其次,竞争机制。严格来说,以人为单位的经济主体之间没有任何相等的利益,原因在于个体的差异性和利益上的对立。但从宏观结果看,他们都将拉动经济增长。这是因为,出于主体追逐利益的内在驱动力影响,“他们只承认互相利益的压力加在他们身上的强制”。最后,风险机制。收入越大,风险越大。在利益刺激下,经济主体会主动投入高风险行业来获得高利润。也正是由于风险的存在,各经济主体谨慎决策,努力规避风险,有效保障了经济平稳运行。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终极目标的资本主义生产总是随意扩大生产规模,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导致劳资关系、供需关系的紧张,其后果就是经济危机的爆发。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应引以为鉴,在坚持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统领作用,以保障经济的有序运行。

猜你喜欢

经济思想意义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元代畜牧业经济思想的探析
2015习近平经济思想新境界
诗里有你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