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探讨

2021-10-29杜娟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9期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幼儿

杜娟

幼儿园是以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集体生活适应能力为目标的教学阶段。进入幼儿园学习的幼儿是第一次离开家庭生活,暂时脱离父母和家人的照顾,在这一阶段进行游戏教育是提高幼儿适应园区生活和独立生活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幼儿进行户外自主游戏时,教师应通过科学正确的教育指导帮助幼儿全面发展自身的思想品德、思维智力、身体机能和审美水平。

一、当今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存在的不足

(一)过分关注学科知识教育而缺少游戏教育

近年來随着国内家庭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家长心目中都以学习成绩为衡量学生发展好坏的唯一标准,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一直贯穿于高中、初中、小学,近几年甚至蔓延到了幼儿园的教育中。部分幼儿园为了追求家长的认可和满意,在幼儿园阶段就加入了过多的文化课程,在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学科知识,给幼儿增加了不必要的学习压力,剥夺了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天性,有拔苗助长之意。幼儿在该时期本应是活泼好动、思想活跃的状态,呆板地坐在教室里上课会伤害孩子应有的玩乐本性,还会导致幼儿对学习产生厌恶憎恨的消极心理,从长远发展来看,是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和身心健康的。

(二)幼儿在游戏中缺少自主性

一些幼儿园在开展游戏活动时,不能及时跟进时代发展去更新更加适合现代幼儿的游戏,套用陈旧老套的游戏形式,游戏内容简单枯燥,教师只是单一地从自身角度推进游戏环节,缺少跟幼儿的互动和交流,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不到足够的趣味性,自主表现力得不到释放,这是阻碍幼儿发展的关键因素。幼儿在该阶段是身体成长、个性发展和人格培养的关键时期,幼儿的自主能力得不到锻炼会导致幼儿性格变得孤僻,不愿意与他人沟通,还会妨碍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限制幼儿的想象力和自主拓展能力。

二、教师在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参与指导的积极作用

户外自主游戏是最适合幼儿这个特殊年龄段教育的教学方式,幼儿对游戏有着天生的喜爱和热情,结合幼儿的兴趣点采用游戏来对幼儿进行教育是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幼儿在户外游戏中可以通过接触大自然来提高对世界的认知,在自主化的游戏过程中展现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发展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幼儿独立开朗的性格品质,在实际游戏环节中学习知识,积累社会生活经验,为今后的生活、学习打下良好的综合基础。发展幼儿天性、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行以及锻炼自我独立性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宗旨,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幼儿在幼儿园中获得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教师应力求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不可将重点倾斜到知识教育而忽略了幼儿在心理、性格上的成长需求。

三、户外自主游戏中落实有效指导的具体措施

(一)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游戏环境

安全问题是幼儿教育中的根本要求,确保幼儿在园区内游戏的时候有一个安全的活动环境是教师工作的基本任务。户外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要规避对幼儿身体造成伤害的风险因素,教师要事先做好充足准备,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游戏场地。

1.确保游戏场地和设施的安全性

在划分和布置游戏场地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设备器具的摆放,清理杂物的堆积,确保没有影响幼儿行动的障碍物,并且对于幼儿日常接触的户外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例如,在滑滑梯的管理上,要每天检查是否有破损部位,如有问题要立马进行更换保养,在滑梯的底部要铺上一层具有缓冲效果的地垫,防止幼儿在玩耍中受到滑梯的伤害。在户外设施的投放使用前,要事先清楚了解产品是否合格出厂,仔细检查产品边缘是否存在毛刺或带有锋利物体,产品是否符合幼儿的使用需求。像有些劣质的呼啦圈,外侧看着是光滑的,但是内侧有很多粗糙的毛刺,幼儿如果使用这种不合格产品进行户外游戏,可能会致使幼儿细腻的肌肤受到伤害,教师要确保这类危险器具未进入园区,保障幼儿身体安全。

2.制定合理的游戏人数

在进行户外游戏的时候,教师应事先确认好合理的游戏人数,确保游戏的有序进行。要避免多个班级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活动,造成不同游戏相互之间干扰,也容易造成幼儿活动的时候不经意的擦碰,确保幼儿有足够的游戏空间。游戏人数过少或者太多都不能使游戏发挥出最佳效果。人数太多的情况下,有些幼儿会轮不到,幼儿会觉得游戏不公平,造成幼儿之间的情感矛盾,不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如果参与游戏的人少于游戏开展的最低要求,那也会导致游戏不能正常进行下去,像有些角色没有人扮演,缺少了集体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在把握游戏人数的时候要综合多方面条件考虑,适当调整游戏形式,为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有效开展提供先决性条件。

(二)密切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并加以正确指导

幼儿进行户外自主游戏时,在保证幼儿有一定的自主参与性之外,教师不能只在边上待着却不注意幼儿的动向。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活动状态和行为,在游戏过程中帮助幼儿建立规范的社会行为,如有些幼儿在荡秋千的时候特别喜欢双脚踩在座板上,这是十分危险的动作,教师需耐心纠正、规范幼儿的使用习惯,指导幼儿坐在秋千上,而不是站在秋千上玩耍。教师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时,可以适时加入问题思考来引导幼儿,锻炼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发散幼儿的思维方式。例如,幼儿在进行果子采摘的游戏时,幼儿发现凭借自己的身高是够不到果子的,这个时候教师应指引学生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问幼儿:“你们觉得可以用到哪些工具来帮你们采到果子呢?”让幼儿独立思考一下自己身边有什么工具可以用,激发幼儿对工具使用的理解和对周边环境的观察能力。

(三)丰富户外游戏的形式和内容

1.增加游戏道具的多样性,让幼儿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为了激发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和性格特点的幼儿采用多样化的游戏素材,在游戏过程中尊重幼儿的个人选择,鼓励幼儿个性化发展。比如,在安排幼儿进行自主体育游戏时,不强制幼儿使用统一的体育器材,有些幼儿喜欢跳绳,有些则喜欢丢沙包、踢毽子等,教师需提供多种器材来适应幼儿的不同兴趣爱好,鼓励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2.将日常生活情境融入到游戏内容中

幼儿在日常行为上喜欢模仿学习身边大人的举止,“过家家”形式的游戏受到幼儿的普遍喜爱。教师可以采用角色饰演类游戏来模拟实际社会日常生活,比如,拟定一个“老人上公交车被让座”的情景故事,发动幼儿积极参与该场“表演”,让幼儿自由選择“公交车司机”“老人”“让座者”和“其他乘客”这几个角色,在故事发展中,幼儿在不偏离“让座”主题的情况下,自由发挥台词和表情动作,让幼儿结合回忆生活常识,比如说,上公交车的时候需要投币或者刷卡,没有投币刷卡的话公交车司机要提醒乘客,在公交车上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要主动让座,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尊老爱幼的优秀品德。幼儿在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中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游戏中可以大胆地表达自我情感,有助于幼儿快速适应集体生活,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深入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

基于幼儿群体的特殊性和每个幼儿的不同个性,教师深入理解幼儿的思想需求可以帮助教师在户外游戏中更好地融入指导教学。幼儿群体一般都比较好动,不愿意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看到什么东西都想上去摸摸、看看,基于幼儿这个心理特点,教师应开展一些动态的游戏。比如,“小刺猬背苹果”活动,在游戏开始前,给幼儿播放欢快的儿歌,带领幼儿跟着音乐做一些基础的热身运动,然后给幼儿戴上画有可爱小刺猬图案的小帽子,“今天我们来扮演小刺猬,你们知道小刺猬是怎么走路的吗?”然后给幼儿演示两手屈膝在地上爬行的动作,指导幼儿模仿正确的动作,等幼儿熟悉小刺猬的走路方式后,要求幼儿扮演的小刺猬们背上苹果,并给幼儿背上小篮子,装进画好的纸苹果,模仿小刺猬背苹果走路的场景。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四肢协调能力和肢体力量,帮助幼儿认识小动物的习性,提高幼儿的体能素质和对小动物的认识。对幼儿心理需求的了解可以帮助教师科学地制定户外游戏环节,使游戏内容更加吸引幼儿注意力,让幼儿可以在好玩有趣的游戏中提升自己。

(五)总结反思户外自主游戏对幼儿产生的影响

在游戏过程中总结反思对幼儿产生的影响是对幼儿园教师能力水平的重要考量标准,有积极意义的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正面促进作用,但是对幼儿可能产生消极意义的游戏则是教师要避免的。现在国内幼儿园的教师大部分是刚毕业或者只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年轻教师,他们富有工作热情但是教学经验不充足,在组织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时,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场地安排不合理、游戏环节太过单一、对混班活动组织经验不到位等等,可能造成幼儿在游戏中不能获得良好的体验感,导致幼儿失去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针对这些问题,首先,教师不要因为工作的一点失误就产生沮丧、抗拒的消极心理,摆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其次,要重视总结反思在教学工作中的关键作用,用积极改正、探究实践的态度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增加与幼儿的沟通交流,以理解幼儿心理为出发点,从失败的游戏活动中反思原因。有成功的户外游戏活动也要记得对成功的因素加以总结概括,根据成功要素衍生创新出更多合适的游戏内容,跟其他教师分享优秀的经验,帮助提升幼儿教师团队的整体能力。

幼儿园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自主游戏的意义是以幼儿自主发展为基础,以教师的有效指导为实现途径,力求培养幼儿健康的身心水平。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要求教师需深入探索科学可持续的指导方式,从建立安全的游戏环境开始,在游戏中加入正确指导,以多元化、趣味性的户外自主游戏来确保幼儿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和生活常识,提高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充分发挥教师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推动国内教育行业的发展进步。

猜你喜欢

幼儿园游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