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育管理 提升育人质量

2021-10-29郑佐愉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9期
关键词:评价学校教育

郑佐愉

叙州区以评价方式改革为杠杆,撬动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减负增效、提质,实现學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共同发展。区教体局不断强化质量生命意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突出教育主责主业,全区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义务教育质量、普高教育质量连续3年均荣获市一等奖。

一、抓立德树人,促品质提升

(一)持续探索“德育三化”实践

以新时代、新思想、新使命为要求,着力德育主题教育系列化建设。推广“德育三化”科研成果,教体局每年召开德育工作现场会,促进学校德育目标具体化、德育活动主题化、德育评价多元化;坚持每年开展主题班队课大赛,一方面提高班主任主题班队课的设计能力与授课能力,另一方面改变教师的教育形式及观念,五育融合,活化德育,增强生命活力,激发身心潜能与兴趣,建立自信,享受快乐。

(二)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叙州区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及乡镇学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建立心理教师种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聘请省内外专家进行定期轮训,聘请区检察院“未检室”检察官进行法制培训;继续开展“5.25”我爱我主题教育活动;每年开展中高考考前心理辅导;各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筛查;教体局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心理干预工作方案》。

(三)开展“好书伴我成长”主题阅读系列活动

每年确定中小学读书主题,要求学校开展“每月一书”主题阅读活动,并与区科研课题整合阅读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开展“读书明星”“书香校园”“新时代的好少年”“美好生活?劳动创造”“辉煌七十年?奋进新时代”“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等活动。

(四)开展“百名学子”红色研学活动

组织全区100名学子,开展了“重走长征路,永远跟党走”赴兴文红色研学之旅。引导中小学生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听党话,永远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培育时代新人。

(五)开展第二届“金话筒”小主持人招募暨红色研学活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抓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播下红色种子,传承红色精神,丰富少年儿童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锻炼自我、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特与区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展此活动。

(六)提升全区中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教体局每年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宜宾市第3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区有61件作品获省、市一、二、三等奖,区教体局获市优秀组织奖。各学校组织开展科技节、科技周、科普日等活动,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防灾应急、身心健康等知识。

二、抓教育改革,促质量提升

(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实施叙州区课程领导力项目建设。探索学校文化统领下的课程改革新形态、新样态,聚焦课堂教学、课程计划编制、教研活动组织、特色课程建设等学校内涵发展核心主题;开展集群研究,深化实践探索,提炼策略方法,搭建分享平台,促进智慧传递。建立健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基本教学环节的规范,科学设计作业和测验制度,促进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评价的一致性。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运用,优化教学方式,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推进自主作业实践,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广泛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组建“片、学、城”教育共同体

一是“片联校”。由乡镇片区学校与所管辖村级学校组成片区联合学校,实行二级管理体制,赋予片区学校人、财、物、事“四统一”管理统筹职能。实现了设备、资源、师资和管理上的整合和共享,有力地提高了村级学校的办学水平。二是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由各地按照“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大资源观,以“城乡统筹、强弱搭配、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设置,根据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学校分布、距离远近等实际情况,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划分为若干个学区。由优质学校与多个学校联盟成立名校集团,通过集团化增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度来提升规模较小的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办学质量,从而实现整个学区、集团内各类资源的整合。三是城乡捆绑。通过对城区优质学校和农村薄弱学校实行“捆绑”帮扶的方式,由优质学校带动农村学校的发展,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

2019年开始,全区以基点校加村小模式,组建了58个片区联合学校,实行教学教研与常规管理的捆绑发展,实现了课程设置、计划进度、教学资源、过程监测和质量评估的五统一;顺应撤县设区,分别组建了7个学区和城乡教育共同体,由观音镇小学、观音镇初中、育才中学、柏溪小学、叙府实验小学、戎州实验小学等龙头学校牵头,积极推进“管理互促、研训联动、质量同进、文化共建、项目合作”五大工程,跨校同步教学教研有序推进,三级学科种团历练壮大、合作共赢成为主流,文化构建更具品质,内涵发展更趋均衡

(三)改革教育评价机制,落实全面育人,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一是分层分类评价激发学校活力。从2018年秋期起,全区学校按公办、民办学校分别评价,公办学校按城区学校、乡镇小学片联校、片区小学片联校、初中学校四类进行评价,教学成绩按名次积分与提高积分就高评价,充分调动各类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整体提升办学质量。

二是校长任期目标评价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结合校长三年任期目标,整合教体局、研培中心、责任督学、社会力量,对校长办学质量进行定等、定级。

三是综合素质评价让每位学生个性成长,全面发展。把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评价倾向。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程,广泛开展普及型体育运动,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制度,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加快建立课内课外一体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美育机制,提高美育课程质量,实施美育实践活动课程化管理,将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计入毕业等级。

三、抓规范管理,促常规立教

依据《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

(一)抓好教学常规,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教学行为的规范化、教学常规的制度化。

完善了《叙州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督查办法》,修改“五大常规”检查内容。落实教体局、研培中心、学校三级督查责任;落实督查指导,定期开展常规督查,加大随机督查力度;强化整改和责任追究,相关情况纳入对“三级督查责任主体”及相关人员的考核。

(二)抓实课堂管理

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发挥教材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作用。充分利用种团力量,引领课堂和课程改革。

四、抓激励机制,促示范引领

(一)全面实施“三名一优”奖励工程

完善了“名教师、名学校、名校长、优秀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名师、名校长和优生选拔培养和考核评估机制,形成名校长办学、名师立教、名生扬校的氛围,完善了奖励机制。

(二)建立骨干教师考核奖励机制

对评为区级、市级、省级及以上的骨干教师实行追踪考核,制定考核奖励细则,对连续两年考核为不合格的骨干教师撤销其骨干荣誉称号。

(三)建立课题研究成果运用转化考核奖励机制

对区级及以上已结题的立项课题,每年进行“成果运用转化”考核,按结题课题总数的60%,以2∶3∶5的比例分别给予一、二、三等奖。

五、抓特色品牌,促内涵发展

(一)坚持名牌带动,实施集团发展

建立特色学校评价体系,激励学校创建各级各类特色学校。整合区域历史文化,倚重柏溪、南岸两个城市核心区,培育品牌学校。2021年,重点打造宜宾名校(园)10所,分别为叙州区第一幼儿园、宜宾市戎州实验小学、宜宾市叙府实验小学、叙州区第一小学、叙州区柏溪小学、叙州区育才中学、叙州区第二中学校、宜宾东辰学校、宜宾龙文实验学校、宜宾行知中学。

集中人力资源,整合教育资源,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助推优质学校集团化发展。2021年,在主城区,依托名校引领,采用名校办分校、名校带弱校等形式,通过捆绑考核,全区初步建成柏溪小学、戎州实验小学、育才中学等7大共同体,逐步形成名校集群。

(二)着力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实施“四个一”学校示范引领工程,建立完善评价体系和管理办法,遴选一批“德智体美劳一体化发展示范学校”

2021年3月,南岸黄冈实验学校顺利通过市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复核验收,戎州实验小学彩虹合唱团通过市级优秀学生艺术团验收,柏溪街道长沙小学校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验收,育才中学的“育才之声”合唱团、五友路小学的“苔花”编织艺术团通过省级优秀学生艺术团验收。

2020年4月—5月组织专家对各校申报项目进行了学校特色创建预检工作,初步确定南广中心校的糖画艺术团等5个学校的特色项目纳入今年的验收工作,对预检没有通过的学校和项目采用延期验收和建议更改项目的方式进行处理。

目前,全区共有区级以上各类特色学校、艺术团39所(个)。其中区级单项特色学校17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省级4所、市级6所、区级1所,市级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1所,优秀艺术团省级1个、市级5个、区级4个。

(三)大力推进校园艺术教育工作

为隆重庆祝建党100周年,我区举办首届少儿合唱艺术节,活动主题为“童心向党歌声飞扬”。艺术节活动分为乡镇初赛、片区复赛和全区决赛三个阶段。在复赛中,全区共有49个合唱队2 140名学生参加,共选出10个小学、6个初中合唱团参加区级决赛。

在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糖画工作坊获国家级一等奖,并得到陈宝生部长的点赞),2021年2月,全区启动了主题为“阳光下成长”的新一届艺术展演活动。要求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园内广泛开展藝术展演,同时选拔出高水平的队伍参加区级展演。5月,81个优秀表演类节目、152件艺术作品、55篇美育文章、9个工作坊参加区级展演。6月,由叙州区推荐的22个表演类节目、31件美术作品、8篇美育文章、4个工作坊参加市级展演。7月,我区选送的4个表演类节目、10件美术作品、5篇美育文章、1个工作坊将代表宜宾市参加省级展演。

2021年上半年,在各校有序推进各项艺术教育工作的同时,区上还组织高场职中和戎州实小参加了“心声向党,向祖国敬礼”——四川省2021年中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校园舞台剧展评活动,启动了话剧《赵一曼》在全区5个学校的排练和巡演工作。

猜你喜欢

评价学校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学校推介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