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胸痛中心管理模式下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内急救护理路径研究进展

2021-10-29苏茜茜孔蓓蕾郑柳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8期
关键词:胸痛心电图心肌梗死

苏茜茜,孔蓓蕾,郑柳金

(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 玉环 317605)

0 引言

随着2013年我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的构建,国内针对胸痛中心管理模式下的急救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报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通过规范化“胸痛中心”建设护理流程可能是缩短总缺血时间,进一步提高我国对STEMI救治水平的关键[1-3]。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破裂或糜烂导致冠状动脉痉挛或闭塞引起心肌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的一组综合征[4-5]。STEMI患者发病凶险,病情危重,进展快,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6]。胸痛中心建立运行及优化护理流程为 STEMI患者的救治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机,有效缩短救治时间,尤其是缩短行球囊扩张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了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救治效果[7]。为了解国内胸痛中心管理模式下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院内急救护理路径研究现况,本研究通过中国万方、维普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百度学术等数据库,对相关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检索策略:检索中国万方、维普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百度学术。检索词:“胸痛中心”和“护理路径”或“心肌梗死”和“胸痛护理”或“胸痛中心”和“护理流程”,辅以手工检索。检索时间:建库至2021年5月30日。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文中描述胸痛中心模式下对STEMI患者的急救护理路径。

1.2.2 排除标准

(1)仅阐述胸痛中心或ST段心肌梗死或护理路径或护理流程;

(2)阐述胸痛中心ST段心肌梗死但未描述护理路径或护理流程;

(3)阐述对ST段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

最终纳入43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对文献年份、期刊、地域、题目及内容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年份和期刊分布

2.1.1 年份分布

对纳入的43篇文献按发表年份进行分析,最早描述胸痛中心模式的STEMI急救护理路径开始于2015年,护理人员对STEMI患者运用急救护理路径的护理具体文献年份发布见图1。

图1 43篇文献年份分布

2.1.2 期刊发布

43篇文献共发表在29种期刊上,其中护理类期刊9种,共17篇文献;每本刊登2篇以上的文献的期刊有11种,包括《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全科护理》、《齐鲁护理杂志》、《临床与护理》、《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护理研究》、《护理实践与研究》等,共刊登25篇;其余18篇文献刊登在18种期刊上,占所有期刊的61%,文献数量占42%。43篇文献中仅5篇文献被属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表。文献在护理类期刊发表情况见表1。

表1 17篇文献在9种护理类期刊发表情况

2.2 文献地域分布情况

2.2.1 地域分布

文献来源于省级医院医院16篇,市级医院23篇,县级4篇,其中包括三级甲等医院27篇,三级综合医院5篇,三级专科1篇,二级甲等9篇,二级乙等医院1篇。文献作者地域分布见表2。

表2 43篇文献地域分布

2.2.2 文献研究内容

2015年,由丘彩连[8]等学者提出对胸痛中心管理下的STEMI患者采取各风险管理策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护理路径建设,方法包括:(1)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护士在15min内完成患者病史和心电图的检查和血液标本采集;(2)实施院内安全管理策略,要求15min内完成各项安全转运准备;(3)专门负责人对纳入再灌注救治流程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2017年,校爱芳[9]等对STEMI患者初步进行“边看、边问、边分诊”,开通绿色通道。与邵红[10]研究结果一致。2018年,学者对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实施护理流程进行了研究[11-12]:开展优先绕行急诊和CCU流程,直达导管室进行手术,在最短时间内使患者闭塞的心肌尽快恢复血供。明确了急诊分诊凡是以“胸痛、胸闷为主诉的”或高度怀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由分诊护士快速完成生命体征的检测[13-14]。张东宁[15]将上下联动模式应用到胸痛中心管理中,由急诊医护人员将采集好的12导联心电图通过微信数据上传至心电图室和上级网络医院胸痛中心,并给患者做好“胸痛患者”提示标识,进行快速正确甄别,赢得救治时间。2019年,苏秀娜[16]提出了重视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工作。陈英[17]对准备工作进行了优化,重点培训急诊护士优质护理理念、服务技术、法律法规等,另外,制定针对性急救流程及风险管理机制[18]。2020年,学者们对STEMI急救护理路径进行了更加全面的研究和优化。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进步的阶梯,黄崇明[19]在护理质量考核指标中融入胸痛相关疾病知识,定期举办抢救质量分析总结会,对抢救各个环节的不足以及优势进行分析,并针对现状进行头脑风暴,通过总结制定相应解决措施以及改进方案并严格遵守执行。庞谩[20]等学者对120呼叫的STEMI急救患者进行了护理流程改革,通过信息系统传送心电图给CCU医生远程会诊,经确诊后绕行急诊科和CCU,直接进入导管室完成术前准备及手术。钟晶[21]考虑 STEMI疾病进展较快,患者极易出现恐惧焦虑等情绪,在护理路径上加入了有效的心理支持。2021年,黄文洁[22]实施胸痛中心模式下的急救护理路径后,每个季度对急救护理路径流程中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同时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能缩短 D-to-B时间。

3 小结

胸痛中心是针对AMI和其他胸痛的疾病患者提供的快速诊疗通道胸痛中心的护理流程,包括患者进入急诊胸痛绿色通道→初步评估→心电图检查医师诊断→送往导管室→心内联合诊断后进入手术室→病房[23]。

综上所述,相比传统的急救护理流程,胸痛中心的再灌注救治模式日益成熟。但从所查找的文献中发现,胸痛中心模式下的护理路径研究内容存在大同小异现象,多方面原因会影响护理路径的建设。特别是术前心理指导、并发症、风险评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分析、标准化护理流程、信息化护理流程建设、出院后回访所涉及的文献较少,护理流程大多停留在优化方面[24]。护理团队的建设薄弱,医护是否有效配合,对于急诊胸痛病人的及时诊治和预后至关重要[25]。首份心电图釆集时间、釆血至心肌损伤标志物结果报告时间[26]、介入中心转运途中例如科室内部衔接不到位以及接诊时间出现误差等等[27-28]。这需要所有相关部门包括检验科、药学部、收费管理科等多学科、多部门的紧密衔接[29]。胸痛中心的建设与运行中需不同学科的人员包括护理团队的积极配合才能使高危胸痛尤其是STEMI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时间就是生命,胸痛中心模式下的急救护理路径规范干预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为高危胸痛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可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降低病死率,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是一种适应时代健康需求的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胸痛心电图心肌梗死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思考心电图之174》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有些胸痛会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