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学生民汉混班教学的学习适应性研究
——基于新疆6所民汉混班小学的数据

2021-10-29曹鑫梅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分量学习态度适应性

张 瑞,苏 荟,曹鑫梅

(1.石河子大学 师范学院/兵团教育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2.库尔勒市教育局,新疆 库尔勒 841000)

一、引言

新疆全面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政策以来,新疆中小学逐步实行各民族学生混班教学改革,新疆基础教育从开始的民汉合校真正过渡到了民汉深度融合的混班教学,而学习适应是学生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急需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学习适应(Academic adaptation)是学习者善于克服学习障碍的能力的体现,[1]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质量,以及班级的融入和个人学习能力的发展。[2]学习适应不良则会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弱、缺乏学习动机等厌学情绪的产生。[3]然而,处于民汉混班教学模式中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其生活习惯、学习方法、心理因素等的影响,容易导致其学习适应不良情况的产生,最为突出的就是小学高段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直接关系着小升初后学生的学业成绩及身心健康。[4]本研究关注的问题有:小学高段少数民族学生在民汉混班教学中存在哪些学习适应不良的情况?影响其学习适应的因素有哪些?应采取何种教学干预手段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民汉混班的教学质量?

目前国内外针对学习适应的测量方法有:Ross Ashby通过研究大脑适应性行为,从控制论角度将学生学业成绩的稳定性看作可以测量学习适应的关键;[5]Hayes John通过确定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教师之间风格性向的匹配程度来测试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6]Alvin Toffler和Nolfi Stefano从生物进化论视角将学习知识的过程看作是个体对学习环境不断适应的一个进化过程;[7,8]并依此理论提出适应性学习的相关策略;周步成按照年级分层修订了《学习适应性量表AAT》,并设定了不同等级的内容分量表和项目维度数,对小学一年级至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行了测量;[9]金瑜和马月芝以上海地区为常模,对陈英豪编制的《学习适应量表》进行了修订,主要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环境和身心适应五个维度对中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行测量。[2]由此可见,国外主要从哲学和心理学角度通过分析学习者的风格性向来确定其学习适应性的内涵特征,而国内主要通过测量工具来完成对学习适应性的实证测评。从国内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的两款测量工具来看,量表的常模比较过时,且题目数过多,施测时间较长,对低年龄段的小学生非常不利。此外,采用相对T分均数的方式较多,使用绝对分数的测量分析较少,在分层统计方面针对性别和年级两个因素的分析较多,针对家庭环境的分析较少。

本研究针对新疆K市小学阶段民汉混班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周步成修订的《学习适应性量表(AAT)》进行改编,拟对K市六所民汉混班教学模式下的小学高段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适应情况进行测量,同时从性别、年级和家庭环境几个因素对学习适应情况进行差异分析,以期能够更加准确、详细的找出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适应因素,为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干预措施,改善民汉混班的整体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研究工具与测量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新疆K市6所小学五年级(213人)和六年级(211人)的少数民族学生为研究对象,共424人,其中男生184人,女生240人;维吾尔族408人,回族14人,藏族2人。6所小学均实行民汉混班教学,按照教学质量的高、中、低等分别各选取2所小学作为调查学校,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样本的均衡性和调查结果的真实性。

(二)测量工具

本研究针对实际情况,对周步成修订的《学习适应性量表(AAT)》进行改编。由于K市小学阶段民汉混班教学中用到的学习技术较少,故从原始量表中去除学习技术维度,拟从学习态度、学习环境和身体健康三个维度及其对应的七个内容分量表进行测试。三个维度分别为:学习态度、学习环境和身体健康,其中学习态度又包括学习热情、学习计划和听课方法化3个内容分量表,旨在测试学生对学习的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2]学习环境又包括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2个内容分量表,旨在测试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对学习者学习所产生的影响;[10]身体健康又包括独立和毅力2个内容分量表,旨在测试学生对于学习行为价值的内在稳定性和持续性。[9]每个内容分量表下均设7个题目,选项采用Likert scale三点计分法,按照程度从高到低分别赋值3分、2分和1分,其中若干题目为逆向命题,选项分别赋值1分、2分和3分。

(三)信效度检验

1.信度分析

研究分别采用同质性信度检测和折半信度检测方法,得出问卷整体的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794,折半信度系数为0.793,说明改编后的问卷整体信度良好,进一步计算7个内容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值和折半系数值,如表1所示,各项系数均在0.7以上,说明此次调查结果具备一定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2.效度分析

表1 7个内容分量表与学习适应总量表的信度系数

(1)内容效度

研究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法,分别计算7个内容分量表中每道测试题的分数与该内容分量表的总得分之间的相关性及其显著性值,结果发现,7个内容分量表总得分与其对应的每道测试题得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其中,P<0.01,γ值介于0.2~0.6之间,说明该量表具备较好的内容效度。

(2)结构效度

对7个内容分量表的得分与学习适应性量表总得分进行相关矩阵分析,如表2所示,发现7个内容分量表之间、不同内容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均为正值,说明存在显著或不显著的正相关,不同的内容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值均高于7个内容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值,说明该量表具备较好的结构效度。

表2 7个内容分量表与适应性总量表间的相关矩阵

(3)效标效度

研究者收集了424名少数民族学生近一学年的语文和数学期末测试成绩,作为效标,与学习适应性测试结果进行效标效度检验,如表3所示,7个内容分量表与学生的语文、数学期末测试成绩的相关系数值分别介于0.398~0.657和0.432~0.670之间,学习适应总量表与学生的语文、数学期末测试成绩的相关系数值分别为0.662和0.670,说明该量表具备良好的效标效度。

表3 7个内容分量表与期末测试成绩的相关分析

三、统计分析与研究结果

(一)数据统计分析

1.学习适应性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周步成教授编写的《学习适应性测验》评分标准和全国常模表,将测试所得的原始分数转化为标准T分数,T分数是以50为基本均值、10为标准差的一个标准化后的分数,[2]代表个人分数在总体分数中的相对位置,求值公式为:T=50+10*z,其中z为标准化Z-score,用公式表达为:z=(x-μ)/σ,其中x为某一具体分数,μ为平均数,σ为标准差。[9]

(1)描述性统计

按照年级和性别分组,此次参与测试的全体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适应T总分均值(50.004±7.845)与全国常模T分均数基本持平。其中五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T总分均值(50.426±7.653)略高于全国常模,六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T总分均值(49.571±8.029)略低于全国常模;全体学生中男生的学习适应T总分均值(50.431±7.603)略高于全国常模,女生的学习适应T总分均值(49.669±8.025)略低于全国常模。

进一步从三个维度及其对应的七个内容分量表进行统计,如表4和表5所示。统计得出五年级男生在学习态度和身体健康两个维度的T分均值高于全国常模;五年级女生在三个维度的T分均值均低于全国常模。六年级男生在学习环境T分均值(50.763±10.415)高于全国常模,其余两个维度均低于全国常模;六年级女生在三个维度的T分均值均低于全国常模。

表4 学习适应性各维度描述性统计

(2)学习适应性的总体水平分析

为得出参与测试的全体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进一步将学习适应T分数细分为5个等级:T值大于或等于65分为优等;T值介于64分~55分之间为中上等;T值介于45分~54分之间分为中等;T值介于35分~44分之间为中下等;T值低于或等于34分为差等。[9][11]按照年级和性别分层,对学习适应性的总体水平进行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

表5 学习适应性各内容分量表描述性统计

表6 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统计

由表6可知,参加测试的全体少数民族学生中没有达到优等的学习适应水平,但是有75.7%的学生学习适应水平达到中等及以上,还有16.3%的学生学习适应水平在中下等,8.0%的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在差等。通过对年级和性别的分层统计可以看出,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总体均等,其中五年级有77.9%的学生学习适应水平达到中等及以上,22.1%的学生学习适应水平在中下等和差等,且男生的整体学习适应水平高于女生3.6个百分比。六年级有73.5%的学生学习适应水平达到中等及以上,26.6%的学生学习适应水平在中下等和差等,且男生的整体学习适应水平高于女生5.7个百分比。

进一步从三个维度及其对应的七个内容分量表进行统计,如表7所示。学生对学习环境的适应水平最高(80.4%),且达到优等适应水平的人数比例也最多(6.6%)。对学习态度维度达到中上等适应水平的人数比例最多(47.6%),对学习环境维度达到中等适应水平的人数比例最多(45.5%)。此外,学习适应不良(中下等和差等)的人数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学习态度(32.1%)、身体健康(26.7%)和学习环境(19.6%)。

表7 不同维度的学习适应性水平统计

2.学习适应性的差异分析

(1)性别差异分析

按照性别分组,对参与测试的全体男生和女生在三个维度及其对应的七个内容分量表的原始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发现:男生和女生在学习适应的总体水平上无显著差异,男生(2.256±0.131)略高于女生(2.242±0.137);在学习态度、学习环境和身体健康三个维度方面男女生的学习适应水平也无显著差异,其中在对学习环境的适应方面女生(1.983±0.186)略高于男生(1.977±0.186);在七个内容分量表方面男女生仅在学习热情和毅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几个方面差异均不显著,其中在学习热情方面P=0.016<0.05,t=2.420,df=418.597,男生(2.353±0.118)的学习适应明显高于女生(2.320±0.168);在毅力方面P=0.017<0.05,t=2.386,df=415.863,男生(2.578±0.235)的学习适应明显高于女生(2.520±0.272)。

(2)年级差异分析

根据前面表6统计可知,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总体均等,然而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学习适应不良的情况(中下等和差等),根据正态分布计算理论期望次数的公式fe=NP(fe等于总次数乘以某种属性出现的概率P)[18]得出,各年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的理论期望次数均大于5(fe≥5)。因此,基于前期统计结果,研究进一步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不良情况进行卡方检验,如表8所示,统计得出χ=214.32,P=0.000<0.01,说明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不良情况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根据前期频率统计结果(见表6),五年级有22.1%的学生学习适应水平在中下等和差等,六年级有26.6%的学生学习适应水平在中下等和差等,六年级学生中学习适应不良的情况明显高于五年级学生。

表8 不同年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情况的卡方检验

以上是研究者根据标准T分均值进行的年级之间的相对均值比较,为了解不同年级学生在不同维度及其内容分量表之间的绝对差异,研究者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原始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发现: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在学习适应的总体水平和三个维度上均无显著差异,五年级(2.256±0.131)略高于六年级(2.241±0.137);在对学习环境的适应方面六年级(1.983±0.190)略高于五年级(1.978±0.162),对其他两个维度的适应性六年级均略低于五年级;在七个内容分量表中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在学校环境和听课方法化两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几个方面差异均不显著,其中在学校环境方面P=0.009<0.01,t=12.624,df=416.399,五年级(1.396±0.212)的学习适应明显低于六年级(1.453±0.236);在听课方法化方面P=0.045<0.05,t=1.922,df=421.795,五年级(2.512±0.270)的学习适应明显高于六年级(2.461±0.273)。

(3)家庭环境差异分析

本研究所涉及的家庭环境包括三个因子:家庭所在地,是否单亲,是否独生子女。从家庭所在地对学生学习适应的总体情况来看,如图1所示,家在农村的学生与家在县城、团场和市区的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比较均值可知,学生学习适应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家在农村(2.302±0.068)、县城(2.253±0.134)、市区(2.248±0.151)和团场(2.211±0.153);具体到三个维度中,学习态度和身体健康两个维度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具体差异为:家在农村的学生与家在县城、团场和市区的学生,以及家在县城和家在团场的学生在学习态度方面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而家在市区的学生与家在县城、团场的学生彼此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比较均值可知,学生在学习态度维度的适应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农村(2.418±0.083)、县城(2.333±0.146)、市区(2.312±0.198)和团场(2.261±0.153);在身体健康维度,家在农村的学生与家在县城、团场和市区的学生之间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而家在市区、县城和团场的学生彼此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比较均值可知,学生在身体健康维度的适应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农村(2.531±0.100)、县城(2.433±0.197)、团场(2.386±0.198)和市区(2.359±0.191)。

图1 家庭所在地对学生学习适应的影响

从是否单亲对学生学习适应的总体情况来看,单亲学生与双亲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比较均值可知,单亲学生(2.302±0.102)的学习适应总体水平高于双亲学生(2.241±0.137);具体到三个维度中,学习态度和身体健康两个维度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具体差异为:单亲学生(2.379±0.094)(2.507±0.144)在学习态度和身体健康两个方面均优于双亲学生(2.320±0.159)(2.427±0.187)。

从是否独生子女对学生学习适应的总体情况来看,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学习适应水平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比较均值可知,独生子女(2.282±0.101)的学习适应总体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2.234±0.144);具体到三个维度中,学习态度和身体健康两个维度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具体差异为:独生子女(2.376±0.133)(2.488±0.140)在学习态度和身体健康两个方面均优于非独生子女(2.307±0.158)(2.416±0.197)。

3.学业成绩与学习适应的相关性分析

(1)相关分析

研究者对424名少数民族学生近一学年的语文和数学期末测试成绩进行标准化得分后,相加求其均值,采用积差相关分析法,与学生的学习适应T总分均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9所示,五年级和六年级的语文和数学成绩均和学习适应T总分均值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值均在0.5左右,且五年级学生的学业成绩略高于六年级的学生,说明通过改编后的《学习适应性量表》测得的学习适应性情况与学生的学业成绩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同质性。

表9 学业成绩与学习适应水平的相关性

(2)差异分析

基于期末测试成绩的标准化得分,研究者将语文和数学测试成绩划分为高学业组和低学业组,对两组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如表10所示,统计发现,高学业组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与低学业组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在总体和各分量表上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均值比较,发现高学业组学生(177.23±20.377)的学习适应水平明显高于低学业组的学生(112.56±21.344)。

表10 不同学业组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差异比较

(二)结果与讨论

1.改编后的学习适应性量表具备良好的信效度

本研究中用到的《学习适应性量表》改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教授的AAT《学习适应性测验手册(含全国常模)》,改编后的学习适应量表包含学习态度、学习环境和身体健康三个维度及其对应的七个内容分量表。根据信效度分析可知,量表整体的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794,折半系数为0.793,且七个内容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值均在0.7以上,同时以调查对象的语文和数学期末测试成绩为校标,检测出量表的效标效度良好,加之对量表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的分析均符合标准,说明改编后的《学习适应性量表》具备良好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此次测试结果具备一定的可信度。

2.受测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均值与全国常模基本持平

通过对学习适应的T总分均值分析可知,全体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适应T总分均值为50.004±7.845,与全国常模均数基本持平,五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略高于六年级学生,男生略高于女生。在三个维度方面,五年级男生在学习态度和身体健康方面的适应性最好,具体表现为在学习热情、听课方法化、独立和毅力四个分量表得分均高于其他学生;六年级男生对学校环境的适应性最好,五年级女生对家庭环境的适应性最好。在学习不适方面,六年级女生在学习态度和身体健康方面适应性较差,具体表现为在学习热情、听课方法化和毅力三个分量表得分均低于其他学生;六年级男生在听课方法化、家庭环境和独立三方面适应较差。此次针对T分均值的统计与国内前期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的情况,[4,5,10]即一般女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高于男生,分析可能的原因是此次测试结果是与全国常模表作对照,且常模表较老,而处于民汉混班教学模式下的少数民族学生属于较特殊的取样,与国内其他地区中小学生的取样存在较大差异,直接影响了分析的结果。

通过分析学习适应性的绝对得分可知,参加测试的全体少数民族学生中学习适应总体水平没有达到优等的学生,但是有75.7%的学生学习适应水平达到中等及以上,说明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民汉混班教学模式中的学习适应基本达标,但仍需进一步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助其能够更好的适应学习。针对学习适应不良的情况,五年级学生占比22.1%,六年级学生占比26.6%,从三个维度分析学习不适的学生比率分别是学习态度(32.1%)、身体健康(26.7%)和学习环境(19.6%)。在学习态度方面,学生对学习计划(23.8%)和听课方法化(29.2%)两方面不适的比重较多;在其他两个维度均对学校环境(55.2%)和独立(26.0%)两方面不适的比重较多。分析可能的原因:一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课业压力和学习难度的不断增加,导致了学生学习适应不良情况的上升,即六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明显低于五年级学生,同时没有相应的学习计划、听课效率的低下、对学校环境的不适应以及缺乏独立性均是导致学生学习适应不良情况发生的关键因素;二是由于新疆K市实行民汉混班教学模式的时间较短,仍处于探索阶段,而六年级学生受先前民族班授课模式的影响,导致其在民汉混班这种新授课模式中的学习适应水平偏低,这也证实了前期学者们的研究结论,[11,13,14]即年级越低受固定授课模式的影响就越小,这为在低学龄段(如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实施民汉混班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和数据上的支持。

3.受测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随年级升高而降低

从性别和年级的差异分析中可知男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高于女生,五年级学生高于六年级学生。其中女生对学习环境的适应较好,但是对学习态度和身体健康的适应不如男生,具体表现为在学习热情和毅力方面男生的学习适应明显高于女生,说明男生整体对于民汉混班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较高,表现为更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且在学习方面的毅力比女生好,说明其在遇到学习中的困难后更加愿意去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坚持攻克难题。同样,六年级学生对学习环境的适应优于五年级学生,但是在其他两个方面不如五年级学生,具体表现为五年级学生在听课方法上能够更加快速的掌握听课的内容,结合后期访谈,五年级学生主要通过系统的记笔记、在教材中勾画重难点、快速写出解题思路等方式辅助其掌握授课的内容。

从家庭环境的差异分析中可知,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农村、县城、市区和团场,具体表现为家在农村的学生在学习态度方面更加积极主动,其独立性和毅力更好,这也是导致这部分学生在面临民汉混班教学新模式时能够更加快速适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单亲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高于双亲学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这与前面学者所研究的成果有相似之处。[1,4]分析可能的原因,一是家庭经济条件决定了子女对于学习的态度和重视程度,即家在农村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受限,想要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意愿非常强烈,因此表现在对学习的态度上非常积极,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家庭通常子女较多,经济条件有限,而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较好,对子女的照顾以及对学业方面的经济和时间方面的投入较多,因此独生子女在学业方面的起点较高,而单亲家庭孩子在个性和生活中均比较独立,这些同样适用于学习之中。

4.学习适应性水平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

结合研究对象近一学年的语文和数学期末测试成绩分析可知: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学业高分组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明显高于学业低分组学生,这与前面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1,4,7]意味着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确实能够预测并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尤其是处于民汉混班教学模式中的少数民族学生,学科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相较于同班的汉族学生均较弱,其学习适应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学业成绩的好坏。因此,改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不适,才是提高民汉混班教学质量的关键。

四、研究启示

(一)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的专用量表,及时更新评分标准和常模对照表

基于研究结果,研究者建议应针对不同民族地区(尤其是处于民汉混班教学模式下)中小学生的特殊情况对学习适应性量表进行修订和改编,并做出专门针对民族地区的较新的评分标准和常模对照表,这会更有利于分析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情况,以便更加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

(二)应重点关注少数民族女童的学习适应不良问题

研究结果发现,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低于男性,导致了女性普遍不受重视,尤其是大部分出生在农村家庭的女孩受教育的机会被限制,间接导致了其在学习中的各种不适应,因此,关注小学高段女童的学习不适是目前K市面临的一个紧要问题。

(三)应重视营造少数民族学生所在原生家庭的学习环境

原生家庭的经济条件决定了父母对子女受教育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少数民族家庭,子女较多,经济条件有限,导致一大部分家长忽视子女的教育,对子女学习的监管和支持力度不够,甚至想完全依赖学校和老师。此外,少数民族家长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在学业上不能给予子女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提高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为其营造一个重视教育的原生家庭学习环境是重点。

(四)改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不适是提高民汉混班教学质量的关键

从前期的研究结果可知,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尤其是处于民汉混班教学模式下的少数民族学生,相较于同班的汉族学生,其学习基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等均较弱,更加突显了其学习适应性水平对其学业成绩影响的重要性。因此,改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不适,才是提高民汉混班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研究修订的《学习适应性量表》具备良好的信效度,为此次小学阶段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测试提供了强有力的测量工具,为新疆K市教育局、学校以及学生家长及时诊断处于民汉混班教学模式中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适应情况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和策略方面的支持。研究存在的局限在于此次仅针对小学高段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行了测试,而针对小学低段、中段,以及初中、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适应纵深水平的发展规律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猜你喜欢

分量学习态度适应性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及教育对策探析
44个矮牵牛品种在北京不同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画里有话
一斤生漆的“分量”——“漆农”刘照元的平常生活
一物千斤
舵叶选型及适应性参数优化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