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研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2021-10-28唐莉
唐莉
摘要:红色文化资源是人民的优质而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红色研学实践教育激活和传承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将红色基因融入学生血脉,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具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带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本文主要对红色研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探讨,以供相关教育者参考。
引言
自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下发研学旅行的纲领性文件《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蓬勃开展,红色研学尤为亮眼。因此,在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红色研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红色研学课程设计
出于方便研学实施的考虑,可以把红色研学资源分为红色精神、红色场馆、红色纪念地和红色人物四个类型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要遵循意识形态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体验实践原则。
红色精神类研学课程。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演绎了四渡赤水等的军事传奇,铸就了“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的遵义会议精神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成为代代相传的红色精神,在开展红色精神类研学课程时,首先要精选适合开展研学的特色红色资源;其次要密切注意意识形态,确保学习的红色精神有官方出处;再次要吃透红色精神内涵,进行准确解读;最后要根据红色精神特质,巧妙设置丰富多样的体验实践活动任务。
红色场馆类研学课程。场馆研学课程很容易上成“眼睛课”“耳朵课”“放羊课”,红色场馆研学尤甚。研学导师要在红色场馆研学中充分使用三大教学法,即情境营造法、问题探究法、项目学习法。
红色纪念地类研学课程。红色纪念地基本上是因在一定区域和时限内,发生重大革命事件或建立根据地而产生,大都以纪念英雄群体为主。因此,在设计红色纪念地研学课程时,首要任务是抓住核心点,围绕纪念的主要内容设置活动任务,否则容易偏题或杂乱无章。
红色人物类研学课程。设计此类课程时,应充分利用与红色人物相关的纪念馆、故居、事迹发生地、事件亲历人、英雄遗物等各种红色资源,把红色人物的事迹、精神等转化为可供学生体验实践的活动任务。
二、红色研學课程的实施
(一)精心设计研学实践主题,强化红色文化记忆的场域体验
“红色研学”的核心价值追求在于以红色为主线,通过带领学生重走红色路线、参观红色景点,让学生亲身感受那烽火岁月、悲壮场景、激越豪情,从而让红色基因融入学生血脉,让红色文化和爱国精神一代接一代地得到传承与弘扬,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格智力、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公民素养。研学主题有:一是参观革命旧址。参观相关革命会议纪念馆、革命英雄纪念馆、革命英雄纪念碑等,近距离地接触红军行军打仗、工作和休息的场所。如纪念馆里陈列的简陋的革命文物,带着历史的厚重,再现了红军在革命时期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这些文物和印记,无声地诉说着革命战争年代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很好地诠释星星之火何以燎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是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自强不息,努力拼搏,英勇战斗,坚信革命一定能够取得胜利。二是教唱红色歌曲。让学生从优美的旋律中感受人民对革命事业的支持、对红军的热爱,体会军民互助的深厚情谊。三是开展红色故事演讲、红色诗歌朗诵、红色歌谣演唱等活动。让学生感悟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坚定执着的大无畏精神,体会领袖们开辟革命根据地大好形势的喜悦,感受革命先辈们的伟大抱负及胸怀。四是重走长征路。让学生们深刻地感悟伟大的长征精神,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通过瞻仰主席像,诵读伟人光辉诗篇、重温入团入队誓词,引领学生用实际行动缅怀先烈,继承革命传统,弘扬爱国精神,努力做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者;动手合作煮红米饭、南瓜汤等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们感受那一段红色的历史,体验红色生活,感受当年的革命传统,涤荡心灵,引导学生用革命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坚定革命意志,弘扬革命精神。
(二)开发研学实践校本课程,提升红色研学育人品质
各中小学以及各教育机构要以红色主题研学和重走长征路拉练体验主题研学为精品路线,以长征精神传承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研学实践校本课程开设为契机,初步构建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基因育人体系,让学生在反复触摸红色文化中认识红色文化精神的实质内涵,在实践、反思中寻找人生答案,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中完成精神的蜕变。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核心价值观,让广大学生亲身感受到红色精神文化的魅力,体悟到广大人民的伟大和崇高的精神品质,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高度”,给每位学生的灵魂烙上鲜明的红色印记,给每位学生的灵魂按上一个“红色芯”,还为今后红色文化基因育人研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可行范式。
(三)践行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反映学生应对现实世界问题的能力及其所展现的价值观取向。由于所测试的问题会因为现实世界的生成性而有变化和波动,学生也会因为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得到赞赏。
评价的内容要关注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表现,适当降低填写研学任务单的成绩权重。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淡化成绩带来的学习压力,引导学生真正体验研学旅行过程本身。研学旅行课程的评价内容涉及学生研学过程的表现、研学任务单的要求以及研学中的自我反思等,这些内容是向学生开放的。学生不仅提前知道评估方案和评估标准,而且自己也可以参与评估方案和标准的设计。以评价引领学习,评估不是在学习后才发生,而是嵌入活动过程,作为学习活动的一部分而存在。评价与学习的一体化是研学旅行课程的重要特征,它意味着评估不再是师生之间的智力较量,而是通过合作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习成功。
结语
总之,各级教育机构要以红色研学课引领红色教育,以真实的体验丰富研学课内涵,红色研学课程已经成为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修课,涵养了教育思想,激发了师生爱党爱国热情和家长热爱学校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充分展示了教育实践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如平红色研学:构筑中国精神的新途径[J]现代教育,2020(2):1.
[2]殷世东,程静.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化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20(4):116-1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