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残障儿童的特殊教育

2021-10-28王卫珍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8期
关键词:残障儿童特殊教育信息化教学

王卫珍

摘要:残障是人类社会中的客观存在,无论是先天残疾还是后天因病或事故致残,一旦孩子残疾,都会使父母在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给家庭带来巨大压力,如何引导残障儿童从生活技能、文化知识、思想教育、康复矫正等方面进行稳步提升,是全社会十分关注的课题。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残障儿童的特殊方式进行了阐述,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使残障儿童在良好的环境下获得最好的发展。

关键词:残障儿童;特殊教育;父母关爱;信息化教学;社会尊重

引言: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0--14岁残障儿童约有387万人,而且这一数字还在每年递增,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残障儿童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政府针对特殊教育持续加大了资金投入和工作力度,使残障儿童的特殊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了能真正让残障儿童享受和谐、平等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使众多的残障儿童接受科学、持续、良好的教育。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残障儿童的心理疏导和健全人格的塑造,还要优化教学手段。例如加强信息化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等。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提高残障儿童的生活技能、文化知识、思想教育水平,为他们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家庭教育方面

残障儿童的家庭教育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父母接触残障儿童时间最多,也是最了解他们的人,在帮助残障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地位及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的角色與任务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残障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针对不同残障学生的特点,从教育的持久性来看,家长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和日常生活的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关爱儿童,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残障儿童更敏感,心灵更脆弱,他们渴望别人的重视,所以家长作为最亲的人必须更加关爱、尊重、亲近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平等生活的机会,如:一起说话、一起做游戏、一起出入公共场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使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应该适时的多鼓励、多谈心,为他们营造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和他们一起分享快乐。残障儿童也有自尊心,父母不应该用蔑视的眼光看待他们,而需要耐心细致的赞美他们。例如:学拿筷子、系鞋带、洗漱、整理玩具、帮助别人.....家长应创造条件,让孩子懂得分享的快乐,并且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阿甘正传》,主人翁带给我们最深刻的感悟就是坚持不懈,从一个先天智力低下的儿童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电影里的阿甘的母亲不离不弃的鼓励着阿甘一步步地成长,让阿甘时刻感受着家庭的温暖,引导阿甘面对不幸的人生不埋怨不放弃,在逆境中不自暴自弃,树立自信心,成功的把握着自己的命运,这部电影也因此成为励志电影的经典佳作。

但是关爱不等于溺爱,有的家长认为残疾儿童很可怜,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容易,只要孩子不缺吃喝穿用,照顾好一切就是幸福的了。在此类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往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所事事,长此以往必然成为名副其实的废人。因此,家长不要因为孩子的缺陷而将他们限制于封闭的家庭环境之内,不要过度的保护孩子,一起协助孩子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走向社会,让他们享有与同龄人相同的一切基本权益,不仅要像健全儿童一样接受教育,更要培养他们通过学习最大程度地掌握技能,使每一位残障儿童踏入社会以后,能够自力更生,为家庭、为社会减轻负担。

2、加强沟通,与学校相互配合,提升教育效果

有些家长不送孩子进入学校,认为没有必要。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信心,有的家长不放心,认为孩子很可怜,心疼孩子;有的认为孩子生活不能自理,不会照顾自己;有的认为把孩子送到特殊教育学校丢人.......这样做不但影响了孩子的终生,而且会成为家庭的累赘。

家长和教师都有着让残障儿童受到良好教育的心愿。为了孩子的明天,家长应该相信学校,与学校紧密配合,力争把残障孩子培养成“残而不废”的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残障学生在校时间比普通学生要短,需要家长积极协助学校活动,向教师提供有关孩子的个性、爱好、成长史、在家里的表现等。家长还应该经常与教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等,只有通过家长与学校的紧密配合、相互协作,才能让残障儿童更好的接受教育,成为独立自主的人,并顺利融入社会。

二、学校教育方面

对于残障儿童而言,科学、有效的学校教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幼儿园及小学教育阶段尤为重要。这个时期是他们第一次尝试离开父母,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的种种表现也始于这个时期。

1、爱无处不在

作为特殊学校的教师要做到以诚待人,给学生自信和信心,做到以爱暖人,给学生平等和尊重,做到以情感人,给学生关心和爱护,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是高尚的。教师在生活上、精神上、物质上等都要给学生最大的帮助,残疾儿童的心灵及其敏感,可能你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做的一个动作就会对他们造成不小的伤害。特殊教师的责任除了基本的文化教学外,更重要的是心理疏通和辅导,为了能和残障儿童建立起友谊的桥梁,我熟悉每个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慢慢将他们的自尊心修补起来,从而一步一步的增强他们的信心。

以我的实际工作为例,我在接任聋哑班之初,就主动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心里有数、有的放矢。通过细致的调查,我发现聋哑儿童的智力一般都是正常的,他们对周围人群的歧视和戏谑十分敏感,一旦感受到外界的不友好,他们的心灵就会受到伤害,从而导致聋哑儿童的心里更加孤僻,长此以往他们会以冷漠的眼光和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时刻做到以情感人,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从自己的行为细节出发,充分注意学生由于生理缺陷所带来的不便,时刻提醒自己要多关注学生,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积极融入学生的群体中,努力成为他们的朋友,引导他们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爱无处不在。

2、沟通无止境

师生之间充分的沟通,是学生学习进步的最好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我们关注的特殊学生往往会缺乏自信,只有去通过沟通和交流去培养残障儿童对生活的自信,才能促使他们勇敢的面对生活、走向社会。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流条件,只有互相信任,师生关系才能融洽。由于残障儿童自身的特殊性,所以教师应用真诚的关爱去呵护他们,用真诚的行动去感动他们,使残障儿童敞开自己的心扉,找回更多的自信。

3、信息化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应采用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残障儿童自觉地学习。教师不仅要熟练使用ppt课件、音视频教学,还要引导残障儿童使用简单的写字板、语音录入软件,通过搜索引擎获取知识,使他们能通过网络去更好的认识这个美好的世界。

4、培养自理能力

让残障儿童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是教育工作者对残障儿童的责任和義务。在生活课上,应以引导为主,如:梳头、理发、剪指甲、扫地、擦桌子、擦鼻涕等。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同,应尽量采用各种形式,鼓励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让他们与正常孩子一样享受快乐,学习知识。我相信,只要残障儿童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就能进入正常人的生活和工作,让每一个残障儿童都有向社会服务的机会。

三、社会方面

“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残疾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及爱心人士,加入关爱残障救助之中,去关心残障儿童的爱心健康和发展。通过每个人的爱心奉献,残障儿童在和谐的社会氛围中感受到了关爱和温暖。

1、社会的尊重和关爱

残障儿童需要得道广泛的社会支持,社会生存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残障儿童的生活,大多数人会帮助他们,然而也有少数道德欠佳的人会用“瞎子”“聋子”“瘸子”“傻子”等不恭敬的语言,甚至动手动脚的欺侮他们。为了让残障儿童拥有健全的人格,更好的享受生活、活的有尊严,就必须在全社会培养尊重残障儿童的友好氛围,使残障儿童拥有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生存环境。

2、加强残障儿童福利投入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残障儿童医疗福利的投入,残障儿童出生后在医院的检查及就诊费用往往高于普通医疗费,对家庭是沉重的经济负担。如果能够实施有效的医疗救助,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残障儿童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还应加强教育福利的投入,如果能够享受同健全孩子平等的学习条件,就可以对残障儿童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以我校为例,针对一些没有进入学校的残障儿童,我校与各个乡镇政府民政部门取得联系,将所有的残障儿童登陆造册,采取各种办法与家长联系,进行每周一次的“送教上门”,从而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增强了信心。还有一些残障儿童家庭条件不好,甚至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家庭一贫如洗,在这种情况下,残联的领导主动与全县残障儿童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总之,为残障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用爱心呵护每一位残障儿童,使他们在这个美好和谐的社会中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残障儿童特殊教育信息化教学
尝试“融合教育”
美国拨款250万美元建设残障儿童家长中心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浅谈如何激发中重度智力残疾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