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护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发展
2021-10-28李嘉欣
李嘉欣
【摘要】桑德斯曾说:“你重要,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人到达终点之时,我们该处以何种关怀,不论是从医疗还是家庭角度来看,这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临终关怀又称安宁疗护,为患者在生命品质不可逆转的前提下提供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疗护与人文关怀,让患者有尊严的离世。减轻生理上的痛苦,排解心理对临终的恐惧,帮助临终者在生命最后时刻平静面对死亡,同时为其家人提供排解心理压力的帮助。本论文结合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临终关怀护理模式发展的调研,将从多方面对临终关怀进行阐述。
【关键词】临终关怀;尊严;问题;发展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DOI】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人从出生到死亡,是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追求有尊严不饱受痛苦的逝世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逐渐开放。人们关注的重点开始从如何延长临终生命,到如何坦然接受并有尊的严离去在慢慢转变。现代临终关怀创始于1967年,在英国,桑德斯博士创办了第一所临终关怀院——圣克里斯多福,在此后临终关怀服务在众多国家中不断扩大。我国临终关怀起源于20 世纪八十年代,1988年7月15日,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专门研究临终关怀的机构,同时这也标志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大门的开启。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临终关怀护理事业发展比较的缓慢,在发展期间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不断地去完善。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课题研究的目的
(1)分析临终关怀护理模式的处境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并构想属于我国的“中国式”临终关怀护理模式
(2)普及临终关怀知识,使临终关怀走向大众化,让生命的离去更有尊严。
1.2.2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分析临终关怀护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更能清楚认识到我国在临终关怀护理事业上所做的不足之处,使临终关怀护理服务在今后发展中更清晰化、立体化、系统化,让人文关怀模式在临终关怀护理服务中更具特色,这样能够使临终关怀护理服务,更加的完善和有效,能够更好地为临终者服务。
2 临终关怀的概述
临终关怀是患者快要逝世的一段时间里,为了缓解其疾病带来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满足其临终需求的一种医疗护理模式。随着社会的进行,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样在面对死亡时,希望临终逝世的阶段里,生活质量依然能够得到满足。而临终关怀能够使临终者在最后的时光里,平静、有尊严的离开,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临终者的需求。
2.1 临终关怀的背景
对于临终关怀的发展,我国的起步比较晚,最早开始进行临终关怀研究的,是在1988年天津医学院成立的临终关怀研究中心[1]。随着时代的发展,现阶段我國出现了比较多的临终关怀机构,其中包括:北京松堂关怀医院、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中心等。虽然临终关怀机构比较的多,各个机构之间开始对临终关怀有了更深的研究,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导致临终关怀事业的发生比较缓慢。
2.1.1老龄化进程逐渐加快
据资料显示,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我们可以看出过去十年我国老年人口一直呈现增长趋势,60岁以上的老人在人口总人数中,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比较的严重。中国“未富先老”的问题情况比较的严重,并且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2]。对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等都带来一定的影响。
2.1.2家庭组成结构发生变化
从60年代初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导致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20世纪90年代末,独生子女比例将近达到90%。目前还存在独生子女家庭不断上升趋势,超过一亿的中国家庭呈现典型的“四二一”的家庭结构,空巢家庭现象正在凸显[3]。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加快,承担的生活压力越来越重,许多子女纷纷到外地发展。如何照护临终老人已成为令子女非常担忧的问题。
2.1.3我国疾病谱变发生变化
由于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环境污染严重,中国近30年疾病谱变发生重大变化,各种晚期慢性疾病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在我国,每天都有很多人被确诊为癌症,晚期疾病的发病率比较高,基本上每分钟都有被确诊的人。据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由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率在不断增加,到2009年已经增长到了27%,其中脑血管死亡占19.6%[4]。当病人患晚期疾病生命进入末期之时,医学治疗也只是维持病人生命长度,生命质量在治疗过程中就会大幅下降。
2.2 临终关怀护理服务的基本原则
2.2.1适度治疗原则
临终关怀本质是不以延长病人的生命为目的,把如何提高临终者的生活品质和服务质量放在服务重点上。所以当临终者在生命最后时刻,临终关怀服务采取的并不是花费高昂的医疗费用来救治患者,而是通过适度治疗生理上痛苦,把更多关注点放在如何缓解病人心理上的焦虑和恐惧,让病人在临终前可以安详满足的离开,才是临终关怀护理服务所需要做的。
2.2.2全面照护原则
临终关怀不只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还逐渐发展成一门边缘性的交叉学科——临终关怀学[5]。临终关怀护理服务本身涉及多方面的服务,包括死亡教育、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服务。临终关怀在生理上要舒缓病人的疼痛所带来的痛苦,还要大力给予临终者心理上的安慰及精神支持。不仅仅是对临终者提供照护还有其家人,也要为临终者的家人提供居丧期的全方位服务,做到让逝者安心离去,让家人尽快从悲伤情绪中走出,继续生活。
2.2.3尊重生命的人道主义原则
临终关怀首要的目标就是“有尊严的离去”,旨在临终者在生命的末期,来提高其生命质量,以保证对生命尊严的尊重。满足临终者在生命末期的合理心愿,尊重属于他们本该应有的权利。
3 临终关怀护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3.1 临终关怀护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3.1.1临终关怀本土化进程较慢
由于临终关怀起源于西方,本身具有较为开放思想去接受的特征。但是由于我国传统孝道、传统生死观念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得临终关怀普及停滞不前,在我国的发展比较的缓慢。大多数人认为死亡是痛苦的应该去避讳的,所以更多人愿意选择去闭口不谈死亡的话题,甚至逃避死亡,不愿意正确的去面对。这就导致社会缺乏对生死观念的正确认知和无法直面死亡的现状。临终关怀本身就是对生命末期的临终者进行科学的照护服务,使临终者能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有尊严的死去。由于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没有及时的纠正和改变,导致临终关怀护理事业进程较慢。
3.1.2临终关怀的宣传教育较少
据资料显示,受传统“重孝”观念影响会导致无效治疗的问题,在身边亲人面临救治无效的情境下,有较多家人依然会选择没有任何意义的救治,这只会徒增生命末期患者的临终痛苦,大多数人把较多的救治留在生命最后一段时间里,这使得在生命末期医疗救治资源的投入与生命低质量形成明显反比[6]。这明显反映出大多数人临终关怀方面知识的匮乏,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对临终关怀宣传教育的缺失,极大程度导致临终关怀护理服务的质量下降,也导致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受到阻碍。
3.1.3缺乏临终关怀方面的专业医务人员
临终关怀是一门涉及心理学、伦理学、医学、哲学等许多领域的边缘性学科,因此,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人员首先必须学习,如何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品格,同时也更加需要具备超高的临终护理医学技术和相关的护理知识[7]。目前的医务人员具有较完备的临床专业技能,但缺乏临终关怀护理服务的理论及实践,理论未能结合实践,导致临终关怀护理缺少系统化、全面化的服务。同时医务人员在校学习期间,接触的相关专业知识比较的少,缺乏专业的学习,导致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护理服务和临床护理不能够明确区分其职责,同时缺少心理知识与沟通技巧。使临终关怀事业缺乏相关的专业支持,无法为临终者提供帮助。
3.1.4对临终关怀事业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
目前,医疗部门较少开设有关临终关怀相关的护理服务,医疗部门对此投入缺乏积极性,同时我国并未出台有关临终关怀的政策及法规,临终关怀行业所有的职业规范还在初级阶段,并未得到相关完善。而且在临终关怀机构的建立上,缺少相关的资金和物力等方面的支持,导致临终关怀相关的机构无法扩大规模,设施无法得到完善。因此,临终关怀行业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导致临终关怀护理事业发展受到制约。
3.2 临终关怀护理模式的发展策略
近年来,随着临终关怀服务事业不断发展,临终关怀医院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建立,临终关怀护理模式因此被大众所熟知。但是,由于我国临终关怀护理服务发展较晚,还有很多阻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结合其在当下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见解。
3.2.1进行临终关怀教育,提高大众的认知度
由于我国受“忌死”、“孝道”传统观念影响,在我国几乎没有有力的社会宣传力度,导致大众对临终关怀方面认知程度较低。所以应广泛开展临终关怀知识的讲座,鼓励大众积极参加,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同时利用大众媒体,传播临终关怀护理服务真正的理念,做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3.2.2培养临终关怀服务的人才,建立专业化队伍
从学校相关教育开始加以重视,临终关怀教育是培养高标准专业化人员的关键一步。在医学院应开设有关临终关怀教育的课程,并应把此课程纳入必修课之中,引起学生的重视。同时开设临终关怀的专题讲座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多向前辈吸取经验,加深对临终关怀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实践懂得临终关怀更多的还是人文关怀,如何保护临终者的尊严,满足其生命最后的需求,让他们没有遗憾温暖的离开,才是这项服务的宗旨。
3.2.3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支持临终关怀事业发展
政策法规是规范的一条线,可以避免大量良莠不齐的临终关怀医院的建立,同时也可以保障患者个人权益不受侵害。第一临终关怀服务的医护人员需要获得相应的资格证才可以上岗。第二对于已上岗的临终关怀服务的医护人员,要定期进行理论与技能考核。全面提高临终关怀服务人员的素质。第三对于临终关怀医院收费明细要及时如实向大众公示,切实做到公开透明。相信有了政策法规的干预,临终关怀服务事业一定会在规范化的这条道路上发展的越来越好。
3.2.4加大投資力度,加强临终关怀服务
虽然现阶段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开始陆陆续续的建立,但是及规模还是比较的小,且与国外的服务机构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我国临终关怀机构缺乏政府的投入和支持,导致临终关怀的规模不大,发展的比较缓慢。因此应呼吁社会各界加大对临终关怀护理事业的支持,使其能够得到更多的来自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这样才能保障临终关怀事业的有效发展。不断地完善临终关怀护理理念,提高相关人员的服务质量,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临终者提供临终关怀服务。
4 结论
通过对临终关怀的研究,深刻认识到临终关怀护理服务发展的不足之处,所以要使临终关怀服务事业不断地进步,还是要坚定不移的发展中国本土化临终关怀护理模式,并应用到各大临终关怀医院,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临终关怀的医护人员应时刻把临终者的心理照护放在第一位,将人文关怀落实到照护的每一处,真正让临终者无痛苦有尊严的安详离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临终关怀护理事业一定可以不断稳步前进,赋予临终生命更多价值。
参考文献:
[1]周金霖,雷东亚,冯伟.中国临终关怀事业存在的问题与政府政策
探析[J].新西部,2018(26):20-21.
[2]刘锦秀,杜明卿.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3(03):6-8.
[3]张姗姗,孙大鹏.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现代养生,2016(24):272.
[4]李小萍,覃安宁.我国临终关怀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J].医学与法学,2016,8(05):10-14.
[5]胡菁.临终关怀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养生,2016(18):37.
[6]唐超.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伦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
[7]王华萍,浦东新区老年医院安宁舒缓疗护(临终关怀)现状、问题与发展研究.上海市,上海市浦东新区老年医院,20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