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

2021-10-28杨永芹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良好心理素质

杨永芹

摘要:健康人格(个性)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重要保证。特别是今天的幼儿面临的社会一个综合素质激烈竞争的社会,因此,他们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人格,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良好;心理素质;健康的人格;适应社会

根据我多年的幼教工作实践中观察,具备健康人格的幼儿一般有以下表现特征:他们活泼开朗,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愿意与同伴交往,富有同情心;做事自信,勇敢而有堅持性;诚实、有错就改等特征。

一个健康的人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个人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生活的道路中,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心理学研究认为,幼儿期是一个人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健康人格打基础的重要时期。我们幼教工作者应十分重视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用心培养幼儿的积极心态,健康人格,为他们一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根据我个人的工作实践,谈几点初步认识。

一、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使幼儿有安全感

宽松和谐的环境能使幼儿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受到老师重视的个体,能够自由表述自己的见解和感情,不会受到同伴和老师的嘲笑和伤害。幼儿和幼儿之间的关系都是一种朋友式的关系,大家相互关心,彼此尊重,这样的心理环境不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预防冷漠性格的形成。

二、用爱心浇灌幼儿心田,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幼儿形成健康人格的自我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形成的,教师要以自己的爱和真诚鼓励幼儿学会爱和真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幼儿感受到爱与温暖。在日常工作中,我常用亲切、温柔的语调和语气与幼儿进行交流,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如以赞赏的目光肯定幼儿的回答,多给幼儿以鼓励的语言和微笑,在游戏中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幼儿,如:与幼儿一起玩“开火车”、“老猫睡觉醒不了”、“老狼老狼几点钟”等游戏,与幼儿建立了平等亲密的伙伴关系。另外,我常用团结友爱的故事教育、感染幼儿,如《小羊过桥》《三只蝴蝶》《三只小猪》等故事使幼儿明白团结友爱的重要,在教师言传身教和故事的感染下,幼儿逐渐形成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以诚相待的人际关系,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人格创造条件。

三、尊重幼儿,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添加“尊重、爱护幼儿”“培养幼儿自信”的内容,明确提出了“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尊重与自信密不可分,只有尊重幼儿,才能帮助幼儿树立自信,而自信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重要心理素质。我在幼教工作中努力为幼儿创造平等和谐的精神氛围,不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幼儿。面向全体幼儿,坚持积极鼓励、谆谆善诱的正面教育,因人而异、正确评价每个孩子,批评时对事不对人,如,对待喝水时候把衣服袖子的幼儿不是对他说:“你真讨厌,又把衣服玩湿了”,而是说:“衣服弄湿会感冒生病,下次不弄湿衣服,好吗”这样就避免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一些内向的孩子,往往胆怯、害羞,不敢与同伴交往,身体活动能力也较差,我就多安排他们与同伴一起玩玩具、游戏,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逐渐增强了自信心。对于那些调皮的孩子,看上去“气势汹汹”,实际上是是由于与人交往或某方面能力弱,常成为被拒绝的对象,因而为了引起重视而表现出一些出格的行为,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就从多角度看待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从发扬优点中树立自信心,从而减少消极行为的产生。其次,我注意培养幼儿的耐挫精神,以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在生活中,任何人不可能一帆风顺,万事如意,怎样面对失败,怎样评价自己,不同的态度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分析孩子的情况,帮助幼儿正确对待不足和失败,培养大胆、勇敢、坚毅的品质。

四、通过游戏活动矫治幼儿的心理问题,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有一种心理疗法叫“游戏疗法”,即通过游戏的方式对幼儿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矫治。我常利用游戏来矫治幼儿存在的心理问题。如,面对专注性差幼儿在游戏中尽量多让其担任安静的角色,如医生、门卫、木头人等,面对内向、孤僻的幼儿在游戏中尽量多给他们担任主角,提高他们的积极主动性;让不够诚实的孩子担任老师、警察等角色,从而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逐渐改掉不良的心理行为习惯,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

五、争取家园同步,共同培养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幼儿的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有密切关系,有位专家谈及家庭教育的问题时,曾写过这样一个公式:100+0=50,意思是即使学校户达到十分完美的境地,没有家庭教育配合仅完成了一半的教育,因此,只有现在与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步调一致,才能形成合力,达到最佳教育效果。我做家长工作时,针对不同家长的特点,以诚恳的态度与家长交换意见,帮助家长用正确的态度和方式去教育影响幼儿,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2012年9月)

猜你喜欢

良好心理素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浅谈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尝试
高中英语学习氛围的营造策略
积极的思想引导在形成良好班级氛围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心理素质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我国普通高校国防生心理素质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