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贷市场分割下中小银行的优势分析

2021-10-28郭小伟

时代商家 2021年29期
关键词:中小银行优势

郭小伟

摘要:常见的信贷市场分割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对大型企业信贷市场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进行分割,另一种是对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中的中高风险企业,与低风险企业进行分割。受信息不对称情况影响,如大型银行信贷成本高过中小银行,则中小银行将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信贷市场;如两类银行成本相近,高风险中小企业信贷市场被二者共同占有,低风险中小企业属于小银行。与大型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可以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信贷市场;分割;中小银行;优势

中小企业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但是它们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许多难题,其中融资困难是常见问题之一。在我国,商业银行是企业完成融资工作的主要部门。但是我国银行属于垄断格局,对中小企业融资工作的帮助作用并不明显,再加上中小企业自身存在一定问题,导致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如何改善这一情况,成为了从业人员的重点思考问题。在本文中,笔者以信贷分割角度为切入点,针对中小银行优势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帮助,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帮助。

一、文献综述

(一)大型企业信贷市场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分割

信贷客户是区分大型企业信贷市场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参考标准。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研究结果发现,在这两个市场中,大型银行具有较大优势,中小银行只能在中小金融市场中苦苦挣扎,这是此类信贷市场分割情况出现的基础。比如林毅夫、李永军等研究人员,认为大型金融机构与中小金融机构在经营取向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贷款与银行规模之间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Peek与Rosengren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所发生的银行合并案例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型银行兼并小型银行或大型银行进行合并,其主要目的是降低自己向中小企业进行贷款。与中小银行所不同的是,大型银行信息识别能力更强,而中小企业受限于自身情况,无法像大企业一样完成信息优化。综上所述,大型企业更愿意与大型银行建立合作关系,中小银行缺乏竞争优势。

(二)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分割

传统金融中介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问题对银行影响非常大。通常情况下,相对于银行来说,贷款人员对自己的还款能力有非常明确的认知。即银行在开展贷款业务时,应对企业资质进行慎重判断,尽可能选择高质量企业,降低违约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对贷款文献进行分析可知,提高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频率,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情况发生的概率。即在贷款前后,银行都需要对企业进行调查。对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知,在信贷市场中,相对于大银行而言,中小银行具备一个非常大的优势,那就是由于中小银行无法掌握客户全面信息,以致于竞争人员无法为客户提供更低利率的贷款[1]。

理论与实践表明,在关系贷款中,银行所提出抵押担保要求应属于不断降低趋势,借助抵押或担保,可以帮助银行管理人员对贷款人进行进一步分析,其主要原因为低风险违约企业可以提供高抵押品,而违约率较高企业无法提供抵押品。除此之外,相关研究人员还借助大量的研究得到了一个结论:相对于大银行而言,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具有更高的优势。

二、中小银行信贷优势对比概述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原因

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对优化我国市场经济结构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但是对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可知,融资问题限制了中小企业发展,而造成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自身原因:中小企业多为作坊式或几人合作创建。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会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会计制度不健全、经营计划存在漏洞、风险抵抗力弱等等。而且,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很难提供出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产品,或较为全面的财务信息,以至于很难获得银行的帮助。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并没有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问题,制定出具体评级制度,而传统大型银行信贷评级标准不适合中小企业,间接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度[2]。

(2)银行、市场原因: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我国金融市场需要更多的活力,相关制度应更加成熟。即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应提高自身工作效率,为中小企业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确保它们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针对风险控制、资金运行、监督成本等方面进行对比发现,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并不具备明显优势。现在,虽然我国拥有了中小企业板,但是无论是在股票市场,还是在债券市场当中,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活动时,很难满足相应融資条件,只有一小部分中小企业可以完成融资工作。

(二)中小银行关系贷信贷优势对比

1.信息获取及处理优势

首先,对于业务范围而言,中小企业与中小银行所处金融环境相同,不论是金融业务还是地理距离,中小银行都具备绝对优势。其次,在同一地理区域内,银行基层信贷人员可以直接影响客户自身利益,因此信贷员可以完成企业经营信息获取,可以获得更多企业财务信息,为中小银行做出最终决策提供参考依据[3]。再次,中小银行所使用扁平组织结构,可以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可以保证信息时效性,降低信息失真、信息失效等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最后,中小银行内部机制较为灵活,在进行信息收集时,信贷人员自己就可以做出一定决策,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可以维系他们的工作热情,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降低委托代理情况的发生。

2.成本优势

组织结构层级情况将决定代理成本问题发生可能性,这也是中小银行代理成本较低的原因。大银行层级结构较复杂,会增加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委托代理成本[4]。但是受人员、地域因素影响,信息获取难度较低,处理成本较低,这使得具备专业化、个性化特点的特色金融产品,不需要花费较多的开发成本。而中小银行多属于扁平结构,自身规模较小,因此代理成本较低,可以快速做出贷款决策,相关业务完成效率较高,可以及时针对市场变化情况做出具体改变,保证自身经营稳定性。

3.区域优势

大型银行在许多城市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分支机构,但是对地方性中小银行成立原因进行分析可知,中小银行的服务对象多为当地居民、企业以及政府,其主要目的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完成社会建设,与政府工作目标相吻合,可以改善当地经济状况[5]。与大型银行在当地的分支机构相对比,中小银行与政府的沟通更加频繁,会比较容易获得政府的支持与地方政策的“偏爱”。

三、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优化途径

(一)分析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中小企业为保证自身市场影响力,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对非核心业务与低附加价值业务进行外包处理。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可以将企业生产链透明化。在此情况下,可以降低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保证生产链活力。在生产链中,单家企业的成功与否不会影响大局,因此中小银行应对所负责区域进行深度了解,为开展后续信贷业务提供便利[6]。

(二)制定打卡信用评级方法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应对传统银行授信审批方法进行优化,基于此,在不打破信贷业务工作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打卡信用评级方法,基层信贷人员可以根据此制度来分析企业信贷能力,为管理人员做出最终决策提供帮助。

首先,中小银行可以对企业客户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企业财务信息与经营情况;其次,根据企业利益相关者、员工、债权人等实际情况对企业进行定性;最后,将所获得相关信息录入到所制定的评估系统当中,来判断出最终信贷额度。

(三)改革创新抵押担保方法

银行会针对贷款抵押或担保问题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不动产要求、固定资产折算情况等。但是中小企业受自身规模限制,可能无法满足银行所提要求,导致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贷款,为解决这一情况,应对传统抵押担保制度进行创新。

关联担保制度是指多个中小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由其中一个单位向银行提出贷款需求,属于创新型抵押擔保方法[7]。但是由于各企业还款与信用情况不同,如果出现一个企业无法及时还款的情况,则其他企业需要共同承担相应责任。而且这一情况也会对其他企业征信情况造成影响。因此在使用此方法时一定要慎重,各企业之间应进行充分了解,在实际贷款前,应签订责任书,降低违约还款情况发生可能性。

四、结束语

当实现信贷市场分割后,中小银行在信息与信贷成本上的优势将进一步发挥。在关系贷理论中,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将得到有效改善。在实际工作中,除了实现本文所阐述内容外,还应实现两点,第一点为对企业信息进行完善,确保大型银行也可以进入到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当中;第二点是颁布相关法律法规,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难度,为中小银行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胡才龙.中小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相关问题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6(008):22-26.

[2]李婷.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环球市场,2016(023):7-7.

[3]沈治寰.经济下行压力下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7(03):96-97.

[4]梁秀芳.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版,2018(24):17-17.

[5]王岩岫.信贷资产证券化:中小银行转型新途[J].中国农村金融,2015(004): 5-7.

[6]刘灿.浅谈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J].品牌,2015(08):155-155.

[7]程超,柳凌韵.银行竞争如何影响中小企业信贷可获性?——基于市场规模结构的调节作用研究[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20,017(002):79-90.

猜你喜欢

中小银行优势
画与话
债市“新常态”下的中小银行信用风险防范
中小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思考
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中小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第二优势
从优势的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