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效应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研究
2021-10-28陈莉
陈莉
摘要:在经济发展新格局下,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在不断减弱,通过对近年来T市财政支出的规模及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其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会产生影响。本文主要从投资性支出、社会消费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政府补贴支出四方面入手分析,并在财政支出的产业流向、支出相对规模、支出结构和时滞效应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投资性支出;社会消费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政府补贴支出;就业效应
当前,经济社会的关注点转向社会问题,2019年,国家提出“保就业”措施,把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奥肯定律认为:失业意味着劳动力要素的非充分利用,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存在负相关,但在经济发展新格局背景下,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经济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在不断降低。面对这一现状,地方政府可通过财政支出这一手段实现稳定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一、经济发展新格局下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机制
分析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对就业的影响作用,首先应对财政支出进行合理分类,其次应确定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机制。本文将政府财政支出分为四小类,分析其对就业的影响。
(一)投资性支出
政府在进行投资性支出时,如对工业或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时,会产生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从而增加了就业岗位,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同时还能够充分满足劳动力需求。此外,在投资性支出中,政府的主要投资对象一般为资本密集型产业,但这部分产业的劳动需求弹性较低,若政府财政支出过度投资,则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由此可见,投资性支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就业,但同时对就业也有一定限制作用。
(二)社会消费性支出
本文主要以教育支出为例,分析社会消费性支出对就业的影响机制。首先教育支出的增加,会导致劳动供给的减少,主要是由于一部分劳动者选择接受教育或者培训,导致实际工作时间减少,从而被迫放弃了现有的就业机会或现有工作岗位。其次教育支出的增加,能够提升劳动力供给质量,从而让劳动力能够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提高生产效率带动企业发展,企业规模扩大,劳动力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形成良性循环。总之,短期内,教育支出对就业存在一定负面影响,长远看,教育支出能够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三)转移性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会对就业产生双重效应,即就业挤出效应及收入补偿效应,一方面社会保障支出能够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使其产生依赖性,导致劳动者参与就业的积极性下降。另一方面,社会保障支出能够提升居民在失业等情况下的收入水平,扩大其当期消费,为后期的就业做好准备。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仍处于较低水平,劳动者仅凭社保收入难以提高生活质量,劳动者并不会因为当期的收入而放弃就业机会,社会保障支出的挤出效应相对较小。
(四)财政补贴支出
财政补贴一方面能够有效调节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特别是运用价格补贴,能基本稳定企业销售市场价格,保障企业正常运转,避免了因企业破产而导致的就业岗位缺失。另一方面,财政补贴支出范围广,项目多会导致供需市场价格扭曲,削弱价格作为经济杠杆的作用,妨碍成本和收益的核算,掩盖了企业的经营性亏损,长期来看,不利于企业改善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加之长期的政府补贴会引起企业的依赖感,长远来看不利于企业发展,无法对就业起到带动作用。
二、T市财政支出结构对就业影响的现状分析
T市近年来财政支出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2019年T市财政支出1277亿元,较2018年提高了164亿元,较2015年提高了565亿元,整体支出水平显著提高,各项支出明细分析如下。
(一)投资性支出中第三产业占比大,第一产业占比小
投资性支出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支农资金比重偏小。2019年,T市投资38331万元建设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投入16588万元完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投入5653万元建设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投入62468万元建设港区防波堤工程,投资性支出涉及发展新兴产业,产业创新、沿海港口运输等方面,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第一產业中涉农投资占比较低,该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由2018年的149.36万元,提高到2019年的154.22万元,对第三产业的就业有了较大幅度提升。
(二)社会消费性支出中教育支出的相对规模下降
近5年来,T市教育支出逐年稳步提升,但仍旧存在支出规模相对规模下降的情况。主要表现在近五年,T市教育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总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2015年的17.33%下降至2019年的12.2%,主要原因是财政支出大规模增长的同时未能同比增长教育支出,2015-2019年T市财政总支出增长了75.96%,而教育支出只增长了26.62%,远远低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幅度。结合2018年及2019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来看,教育支出的下降表现出与城镇登记失业率反相关的情况。
(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逐年跳跃式增加,结构有待调整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逐年增速不稳定,相对规模呈下降趋势。一方面,2016-2019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变化幅度分别为13.75%、2.97%、13.65%、12.49%,虽然支出金额逐年上涨,但增长速度不稳定;另一方面对比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总比重,呈现出逐年下降的态势,由2015年的10.28下降到2019年的8.55%,相对规模下降,可以推断T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容易受临时事件影响,随意性较大。另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各领域间的比例不协调,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及社会保险金等支出比重巨大,部分项目的支出被挤占,未能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短期看对就业整体的支撑未有显著效应。
(四)政府补贴支出中研发补贴增速不稳定,甚至出现负增长
政府补贴支出中研发补贴增速不稳定。2016-2019年研发补贴年增长速度分别为33.70%、-17.17%、25.24%、10.28%,表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意向不明朗且没有连续性,技术在当期能够投入到生产中,拉动经济增长,劳动需求增加,但因欠缺连续性,因此对就业的短期及长期作用不显著。
三、基于就业效应的T市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建议
在经济发展新格局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受疫情因素影响,就业压力较大,因此需要通过财政政策激励的方式带动就业人数的增长。但当前受全国经济下滑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影响,T市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的矛盾依旧突出,针对这一问题,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出自身作用,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就业稳定。
(一)继续加强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
一般而言,第三产业往往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该产业的就业需求弹性较大,其产业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T市政府在进行财政支出预算时应主要向第三产业倾斜,继续加强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性支出及技术补贴等,以此推动产业的发展及技术进步,一方面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另一方面在发展同时带动就业人数的持续增长。
(二)加大教育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
财政教育支出对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提升作用显著。虽然T市近年来教育支出水平有所提高,但相对规模不足的问题长期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T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还未达到预期。地方政府应重视教育投入,提高其相对规模。在加大教育支出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地方政府还要注重教育支出的流向,适当增加对就业起到显著促进作用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领域投入,对已就业人员参加教育培训给予优惠补助;对技能培训机构给予政策扶持,这样既支持了教育事业发展又提高了劳动者的专业技能。
(三)实现社会保障和就业稳定增长,构建合理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和就业是民生底线,是全面保障社会公平、支撑社会经济发展、有效促进劳动就业的最重要的途径,建议地方政府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构建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首先,加大社会保障与就业的保障力度,实现稳定增长。一方面稳定投入增长,另一方面稳定相对规模增长,逐步向2000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中的“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15%—20%”这一比例靠拢。其次提高社会保障的全覆盖、有重点。改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给付方式,将结余资金用于实现城乡统筹、正规非正规就业统筹、不同企业性质之间的统筹等,以此降低企业及劳动者成本,激发生产活力。
(四)调整财政补贴支出需考虑政策的时滞性
财政补贴支出的就业效应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即新技术研发及投入使用都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地方政府在拟定财政补贴预算时,应着重考虑就业效应的长远规划。一方面拟定政府补贴预算时,可定期组织行业专家集中研究,讨论方案,部分涉及民生补贴的方案还可引入民众参与编制过程。另一方面政策实施过程中应注重绩效管理,并根据就业市场情况及时调整,形成财政补贴支出全过程管理,真正实现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完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其对就业的影响也是一个长久问题。为全面拉动就业,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出政府职能,重视财政支出的预算编制及实际支出结构调整,从根本上改善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矛盾,实现“稳就业”“保就业”目标。
参考文献:
[1]邱兆林,马磊.经济新常态下政府财政支出的就业效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系统GMM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12):22-30.
[2]耿申.财政分权、政府公共支出与居民消费[J].统计学报.2020(03):14-27.
[3]吴非,常曦,任晓怡.政府驱动型创新:财政科技支出与企业数字化转型[J].财政研究.2021(01)102-115.
[4]孔微巍,张晗.黑龙江省扶持新就业形态的社会保障政策研究[J].商业经济.2021(02):9-10+25.
[5]车德欣,吴传清,任晓怡,吴非.财政科技支出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异质性特征、宏微观机制与政府激励结构破解[J].中国软科学.2020(03):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