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国主义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困境与路径研究

2021-10-28张莎莎

成长 2021年11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精神课程思政

摘 要: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指导下,专业课教师应该自觉担负起育人的责任,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全过程,切实提高思政育人实效。专业课教师应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要义,在实践路径中充分发掘每一门课程的爱国主义价值形式,使每一门课都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化载体。

关键词:课程思政 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基本要义

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内容的核心,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指导下,教师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育之中,既能够丰富德育教育的形式,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专业知识学习与自身未来发展和祖国繁荣联系到一起,在“润物细无声”的专业知识学习中融入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理想信念。

1 爱国主义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现状与困境

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贯穿高等教育全过程。然而,传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着“话语权”缺失、专业课与思政课“两张皮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甚至阻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正常开展。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育人的最主要手段,面临着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保守、灌输和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造成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权”缺失。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权”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认知,教学话语与学生脱节,不具有吸引力,部分话语以重复和灌输的形式出现,有时甚至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二是没有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课堂全程教师主导,学生几乎没有参与和互动,因此不能激发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发自自身的主动性的深层次思考,爱国热情停留在表面与肤浅的层次。三是缺乏实践教学,从课表到课本,从理论到理论,大学生缺乏通过生动实践感触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缺乏对本土情,国情在世界的感性把握与理性指导。

总的说来,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关键在专业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并主动担负起思政育人的职责,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专业课程中,自觉进行正确的爱国价值观引导。

2 明确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要义

爱国主义精神融入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师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信仰是关键。专业课教师应明确新时代爱国主义基本要义。将教师的个人价值、个人理想、职业理想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2.1 明确爱国和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爱国和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各门学科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爱国主义教育时尤其应该将“三爱”叠加起来作为基本要义,这也是最根本的教学原则。同时,各学科教师也应该从课程开放角度出发,研究用多种表达方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清楚爱国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和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让大学生真懂真信爱国主义的真正要义,形成坚定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

2.2 坚定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传统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统一

坚定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传统与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一致,这在我国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与现实条件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文化遗产与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今大学生面对全球多样文化,产生了文化不自信的现象。专业课教师应该在专业课程中广泛开发教学资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阐释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专业课发展之间的关系。二是深度链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课程内涵的关系。三是对比中华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2.3 坚持改革开放和立足民族有面向世界的爱国主义教育相统一

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处理好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与世界的关系,是课程思政向课程思政发展过程中,专业课教师需要面临的又一重难点问题。在专业课程中讲授民族与世界的关系与传授爱国主义精神时,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注意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为何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回答好这一问题,需要专业课教师明白爱国主义与坚持民族独立的深刻内涵之间的关系。二是注意爱国主义与全球化发展的关系。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之中,将在世界作出更多的贡献,专业课教师要辩证地认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之间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今天的中国与世界。

3 爱国主义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3.1 紧密性,将爱国主义融入全部专业课程

爱国主义作为中国精神的核心,与每一门学科发展和就业方向都有着紧密地联系。通过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一是可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做支撑。不同专业学科的教师,掌握相关专业在我国最先进、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可以很好地与我国发展的实际相联系,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爱国价值观。二是可以对大学生未来就业导向的清晰认知。每一个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就业,如何在今后的职业中更好地实现每个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有机统一?如何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为我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专业课教师可以很好地将爱国主义与现实问题进行结合。三是可以充分利用专业时间与空间。在专业课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弥补了过去仅仅在思政课程中进行爱國主题教育时间上的不足,这也实际扩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空间,可以更充分、更全面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2 抓典型,把爱国主义榜样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

榜样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重要手段。从课程思政向课程思政拓展的过程之中,专业课教要形成抓本专业爱国典型的自觉,主动将爱国主义榜样教育融入育人的过程中。帮助新时代大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鼓励大学生学有栋梁之材栋梁之材志报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深度发掘建国70周年表彰的各专业名人爱国故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教师也应以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理想信念教育、理性思辨能力和亲身参与实践参与融入教学过程,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促进他们成为一代又一代忠诚的爱国者。

3.3 强意识,转变专业课教师的德育意识是根本

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养成在日常课程中教书育人的职业习惯,将增强育人意识纳入教师备课体系。需要专业课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将蕴含在其中的德育元素进行深度开发,力求“门门课程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将过去只有思政课教师既教书又育人的局面,转变为每一个教师能自觉教书育人的新局面。专业教师在向学生传递爱国主义时,首先是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真正领会“亲其师,信其道。”实现教知识与教做人相统一。同时,专业课教师需要树立明确目标,即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

3.4 重理性,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理性认知是重点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既需要感性爱国热情,也需要理性爱国认知。在新时代,仍然会出现一些大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的感性认知的片面理解,经常将爱国主义放在嘴边,在网络上侃侃而谈,尽管有种种不够理性的冲动,缺乏深层次理解,自然也就不能践行到日常生活中去。因此,在课程思政的教学中,专业课教师需要引导大学生学会理性思考理性爱国。通过用丰富的社会事件引导大学生思考和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改革开放40周年取得举世瞩目成绩,建党100周年党史故事。用理性讲深度地,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自豪感,同时,透过历史的深度和世界的广度、多維度理解论证,达到使大学生更加信服的目的。

基金项目:2020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公众史学视阈下新时代深圳精神研究”(项目编号:SZ2020D005)(主持人:张莎莎)。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 10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 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2.

[2]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 日报,2018-05-03.

[3]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017.

[4] 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 神支柱——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 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 [N]. 人民日报, 2015-12-31.[1, 2].

[5] 裴晓霞,张美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J]. 现代职业教育,2015,(4).

[6] 张耀灿,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的认识.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23): 第8-10页.

[7] 冯荣,“大思政”视阈下高校思政资源整合现状及优化策略探析. 高教学刊, 2020(08): 第14-16页.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精神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刍议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的“立德树人”
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浅谈博物馆爱国主义素质教育的开展
爱国主义精神发展中儒家忠德思想的价值分析
洒洒千言,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