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实践摭探
2021-10-28元玉玺可佳欣
元玉玺 可佳欣
摘 要:高校要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正确认知校园文化的教育价值和功能,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营造学习和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从学生视角审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实现文化教育和知识教育的多媒介传播,拓展和创新优质文化教育与传播载体。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实践;育人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2-0007-03
作者简介:元玉玺(1988-),男,山西黎城人,硕士,助教,从事校园文化研究;可佳欣(1993-),女,山西忻州人,硕士,助教,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
校园文化涵盖的内容丰富而广泛,既涉及物质文化形态,更关乎精神文化建设,与教育教学和管理相关的制度、模式、规则、规范等,都是校园文化重要构成要素。高校要聚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夯实学校创新发展基础保障,并为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高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进行理性反思,做到主动超越和创新,生成符合现代文化传播和发展语境的新主张、新措施,将具体工作落到实处,为培育符合国家需求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一、校园文化在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价值定位
1.价值导向作用
古人有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外界环境对社会成员思想体系和价值观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优质的校园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学生缺乏文化底蕴和文化自觉,就会逐渐形成消极的人生态度。校园文化在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价值导向作用,对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文化熏陶作用
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养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决定着学生未来的文化品格和价值取向,更关乎学生思想和心理健康发展情况。高校必须重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对学生良好人文道德素养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3.情操培养作用
文化本身具有交互性和传播性,无形中会影响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使人形成不同的价值理念和思想观念。而优质校园文化可以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1.物质文化内容比例高于精神文化
在一些高校,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更多停留在建筑设计、校园景观方面,更多体现在对物化形态内容的了解上。物质文化内容比例高于精神文化,容易导致学生对理想信念、优良传统等缺乏正确的认知,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观。比如,一些学生对奢侈品品牌文化如数家珍,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却缺乏系统了解,过于注重物质层面追求和享受,忽略精神追求和思想升华,这就说明其精神文化缺失。
2.优质校园文化被劣质文化侵蚀
自媒体时代,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劣质文化影响而产生偏离主流价值观的思想观念。学生作为校园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群体价值理念和思想偏移及错位,会衍生大量劣质文化。在此过程中,优质校园文化会被劣质文化侵蚀,甚至出现“劣质文化驱逐优质文化”的问题,因此高校必须对校园文化建设给予高度重视。
3.重知识教育轻文化素养教育
一些高校存在重知识教育、轻文化素养教育的问题。高校若不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将会制约教育教学和管理质量的提升。从目前社会发展态势来看,学生文化素养和正确文化观的形成,比掌握专业知识更重要,因为正确文化观是学生成为有高尚道德品格和社会责任感的人的前提。学生只有成为有独立思想和健康文化品格的人,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学生如果具有不健康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就有可能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
4.优质校园文化渗透性不强
当前,一些高校对优质校园文化的渗透不够。学生在学习和成长阶段,思想和行为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影响,若学校不能有效监控学生的思想动态,将无法体现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优质校园文化若无法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就无法帮助学生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引领。
三、高校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根本遵循
1.遵循文化兴起和传播的根本规律
不同时期的不同环境,会催生不同的文化理念。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始终遵循文化兴起和传播的根本规律,系统性地开展有现实意义的工作。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高校文明程度、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完善校园文化体系,真正做到凝聚人心、拓宽学生视野,利用现代化手段提升校园文化品质。新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不能局限在建筑设计物化形态上,应更多融入集体舆论和心理层面的内容,对学生的思想成长和价值观塑造产生积极影响。高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必须注重分析文化傳播规律,并根据文化兴起的原因和发展进程,科学地优化文化氛围和环境,剔除劣质文化,聚焦优质文化,帮助学生形成优质的文化品格。
2.遵循以文化人的根本宗旨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是要利用优质文化正确引领学生思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高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遵循以文化人的根本宗旨,发挥校园文化熏陶作用,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下,高校应利用所有优质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不被一些消极的网络文化和社会文化影响。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高校要为他们营造健康的生长和成才环境,既要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还需夯实他们的文化基础,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有思想、有品格的人才。而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有效启迪学生心智,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美育和德育。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以文化人,确保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3.遵循党的教育方针
校园文化建设要对既定文化概念的内涵进行丰富与拓展,始终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底蕴的人才。高校要始终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科学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断进行文化体系的优化,为学生营造优质健康的文化氛围,最终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确保将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利用优质和多元的校园文化,不断增强高校教育教学实效性和科学性,并使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文化自觉和传承意识。
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1.营造学习和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校风、学风、管理规范、行为准则,以及高校人员交互产生的集体舆论等,校园文化对个人身心健康成长和思想品质形成都具有深远影响。高校在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领悟该项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教育工作者要通过科学建设校园文化,增强人才培育和教育教学实效性,有效培养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高校必须做到以文化人,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高校要营造学习和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使学生对其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并逐渐形成强烈的文化自信。校园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优质的人文环境,映照的是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观。在充满现代意识的文化氛围中,高校要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理想与追求,辩证审视和思考人生与社会的关系,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以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在具体操作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做好现代文明与传统习俗的融合,并将现代语境与网络环境进行区分和对接,创建健康多元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深入全面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精神追求,陶冶学生的情操。
2.从学生视角审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
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和读取信息的方式与途径发生了很大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师的媒介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若想高质量、高水平地开展,必须灵活转换视角,确保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高校不应局限在管理者的视角,要从学生视角审视校园文化建设。管理者、教育者要深入思考网络文化对学生产生强大吸引力的原因,并以此为思路重新设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要从复杂网络视听资源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通过有效介入趣味元素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比如,高校可以以学生聚焦的网络话题为着力点,设计具有文化底蕴和深刻思想内涵的文艺演出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加文艺表演活动的过程中,对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形成深刻认识。比如,高校可以科学选题,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将优质文化融入文艺表演节目。高校要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增强优质文化的吸引力,避免学生聚焦劣质文化,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确保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的人才。
3.实现文化教育和知识教育的多媒介传播
高校是培育高精尖人才的基地,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摒弃传统管理观念,不拘泥于知识教育,还要结合文化教育形成人才培养合力,共同致力于教育教学和管理质量的提升。知识教育和文化教育都应被提到更加重要的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知识素养和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实现文化教育和知识教育的多媒介传播,使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获得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具有陶冶情操、文化熏陶等作用,其必须在现代化教育情境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高校应构建智慧化文化教育和传播平台,利用网络、课堂、书本等媒介进行全面传播。依托开放型的虚拟网络平台,教师可以设计优质的文化探讨和交流视频,利用生动美观的界面吸引学生點击和浏览,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对相关文化产生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短视频等,实现跨平台、多媒介地传播优秀文化,真正达到以文化人的目标,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4.拓展和创新优质文化教育与传播载体
校园文化是学生群体达成价值共识下产生的集体精神,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传播和发展的。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要科学拓展和创新优质文化教育与传播的载体,利用文字载体、媒介载体、活动载体等承载优质丰富的多元文化。高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交互性更强的校园活动,让学生以文化交流与互鉴为目的,对当前的网络文化、社会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文化等进行深入交流。校园文化既要以活动为载体进行传播,还需渗透到各个学科课堂教学中。校园文化要展现出极强的渗透性、传播性,真正发挥情操陶冶、价值观引领、思想素质培养等作用。一方面,高校要以文字载体承载优质文化,引导学生系统和深入地进行学习。另一方面,高校要以媒介载体实现跨平台的传播,将最优质的文化内容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同时,还要利用不同活动载体承载不同性质和领域的文化,在交互探讨中实现校园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渗透。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必须进行动态拓展,不能拘泥于科学文化、历史文化的传播,还要合理融入学生感兴趣的网络文化、动漫文化等。高校要做的是有效把控多元文化入校园的尺度和质量,并实现多载体承载和传播优秀文化,创建健康多元的生态文化系统,促使学生文化视野有效拓展,逐渐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
五、结语
总而言之,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在实际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认识到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和价值,并正确定位其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在落实人才培育计划的过程中,要将文化教育和知识教育进行科学融合,实现校园文化多重渗透和广泛传播,对学生的思想成长和价值观树立产生积极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思想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通过有效组织校园文化交流活动,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价值观引领,最终培育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政治素养、文化素养和知识素养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德超,郝明.新时代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8).
[2]曹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定位、存在误区及建设方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03).
[3]乐程,陈九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06).
[4]茅海燕.全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14(06).
[5]陈义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6]朱京凤,张桂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6).
[7]郑予捷.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
[8]榮慧.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D].吉林大学,2013.
[9]刘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D].辽宁大学,2012.
[10]刘德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1(08).
Exploration of the Problems and Practice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uan Yuxi, Ke Jiaxin
(Shanxi Jinzho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inzhong 030600, China)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deepening educational reform,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educational value and function of campus culture,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create a strong atmosphere for learning and study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xamin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ampus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and realize the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of cultural education and knowledge education, expand and innovate high-quality cultural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arriers.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problems; practice; educational 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