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021-10-28王宏
王宏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许多自然科学都离不开数学。从日常的数学计算、图形绘制、尺寸测量,到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中的公式推导、相关理论计算,都能看到数学的身影。小学是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掌握数学逻辑的起始阶段。如何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思维和数学逻辑,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遵从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切合学生各个阶段的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的特点,才能真正发挥数学教学的优势,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最终建立起有效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真正兴趣和热爱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本文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展开分析,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一、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是为学生今后学习更多课程、培养数学思维打下基础的教学,其任务繁重,方法灵活。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数学概念和数学方法,对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有着重要意义。并且,小学生要学习的科目众多,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无疑能够为其他科目的学习留出更多的时间,并且能够增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帮助。
例如,六年级学习统计和概率的概念和基本运算,不仅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还可以培养学生整体和部分的思维,使之形成初步的统计思维模式,今后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学习将变得轻松顺利。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许多小学数学教师还是停留于传统的教学观念,方法较为陈旧。教学中多数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缺少生动、便于理解的导入和融汇,教学内容相对枯燥,不能够有效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提不起兴趣。教学方法缺少创新,导致教学停留在课本知识的单调讲解中。传统的教学缺少和学生的互动,多是以教师为主传授知识的模式,教师的教学思想没有及时转变。
应试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小学的教学任务是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主。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一些教师把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更快、更准确地解题上。因此,一些所谓的“顺口溜”“巧妙公式”“答题技巧”也被当作教学的一部分充斥小学数学课堂中。这些“捷径”虽然能够提高试卷上的分数,但是往往弊端更大。因为这种教学的“有效”是虚假的、狭隘的、不全面的,它一方面破坏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剥夺了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乐趣,另一方面它无法系统地为学生建立数学思维,不能保证学生学习数学的连续性,导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更高的学校学习时,缺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
三、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的方法
以上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存在一些不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问题。面对不足,需要进行尝试和探索,针对不足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有效性,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要深刻认识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和意义,转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数学教学思路,增加课堂互动,提升学生兴趣,找到学生兴趣点,设计教学。
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正负数一章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理解正负数的含义。比如,让学生拿一个盒子,放在标记的位置,先让学生自己记录盒子位置,然后规定,向右移动1厘米為正,向左移动1厘米为负,先教学生几个简单的移动路径,比如向右移动2厘米记作“+2”,向左移动2厘米记作“-2”,然后在学生掌握规律后,说出较为复杂的移动路径,让学生参与互动。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教学模式决定课堂的成功与否,数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终身受益。将二者紧密结合,恰恰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不断探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创新改进的方向。◆(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赖村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