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双能”理念下数学“三学课堂”的建构

2021-10-28王柏

江西教育C 2021年10期

王柏

摘   要:基于“教学双能”理念建构“三学课堂”,教师要精心开发“学材”,指导学生的学法,设计学生的学程。“教学双能”视野下的“三学课堂”的建构,能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心智交流的智慧场、心灵滋养的情感场、灵性启迪的生命场。通过建构“三学课堂”,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学双能   三学课堂   实践建构

“教学双能”理念认为,“教学”不仅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还包括“教学互动”“教学流转”“教学互育”。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教学活动中是交织统一的,是一体两面的结构。基于“教学双能”理念,建构“三学课堂”(即“自学探学”“互学研学”“引学悟学”的融合课堂),能积极开发“学材”、指导学法、设计学程。

一、 在开发“学材”中建构“三学课堂”

开发“学材”是建构“三学课堂”的基础,是首先面临的问题。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奠宙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什么比怎样学更为重要。”在开发“学材”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解读数学本体性知识、把握数学本质,还要研究学生的具体学情、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质。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很多教师往往会直接呈现精心准备的素材,却不能让学生获得切身感受与体验。笔者认为,对这些与学生生活关联密切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素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收集的素材进行筛选、优化,从而将这些素材提炼为学生学习的“学材”。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从收集的素材中精挑出几个典型事例,如“几个班级长跑的合格率”“银行存款的利率”“牛奶中的含钙率”“爸爸买体育彩票中了1200万,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一件衣物降价出售,现价是原价的85%”等。这些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的“学材”,不仅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更重要的是能融入、渗透学生后续学习的内容,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学材”是由学生自己收集、筛选、完善的,因而学生愿意对这些“学材”进行“分类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化的处理,如“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百分数只表示率的意义而不表示量的意义”“百分数不能带计量单位”等。

在建构“三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发“学材”,深入细致地把握每一个例题、每一幅插图,咀嚼教材中每一个定义的字、词,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开发“学材”,促进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思考与探究。

二、在“学法指导”中建构“三学课堂”

“学法指导”是建构“三学课堂”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数学学习的效能取决于学生的“学法”。“学法”不仅指学生解决某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的方法(如赋值法、假设法、转化法等),还指向学生预习的方法、听课的方法、作业的方法等。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尝试对平行四边形下定义。笔者发现,许多教师的教学都囿于教材,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归纳得比较简单,同时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也比较单一。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笔者认为应引导学生充分地感知、大胆地猜想。对学生的猜想,要引导学生小心地验证。因为学生对提出的猜想总是比较谨慎,而对验证却不怎么重视。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许多教师总认为一眼就看得出来,无须验证。其实,这是不严谨的表现。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比如用直尺测量,用量角器测量,用小棒比对,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通过推拉平行四边形,能发现“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征。

作为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学法,系统地对学生开展学法的渗透与指导,从而让学生的学法科学化、系统化。只有将教师的教法建于学生的学法之上,教师的教法才有意义、有价值。通过学法指导,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对数学自主性的学习。

三、在“学程设计”中建构“三学课堂”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样态、路径做出预设,能有效地促进课堂的精彩生成。因此,在进行学程设计时,教师要赋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空,引领学生自主性地学习。学程设计不仅要注重预设,还要注重开发学生学习中的生成性资源。建构“三学课堂”,优化学程设计,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生长点上下功夫;在已知和未知的链接点上下功夫;在激发学生数学思维、探究的兴奋点上下功夫。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笔者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转化”思想,精心预设了学生可能会展开的探究路径:①借助剪拼法或旋转法将梯形转化成长方形;②借助倍拼法将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③借助分割法将梯形转化成三角形;④借助对折、剪拼将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有了对学生可能探究的方法与路径的预设,笔者就运用导学单设计学生的学习流程。这个流程不具体规定学生的数学探究方法,而是赋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权力,让学生自主探究,比如学生在将梯形转化成已知图形之后,会主动地将梯形与已知图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進行比较,从而自主建构梯形的面积公式。再比如学生在建构梯形面积的过程中,发生了这样的猜想:“三角形是否可以看成一种特殊的梯形,即梯形的上底为0。”

学程设计以学定教、因学施教、顺学而导,教师应及时跟进,适度介入,点拨引导,从而彰显学生“学”的本位。学程设计塑造了探学、研学、悟学的“三学课堂”,发展了教师“教”的能力和学生“学”的能力,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建构“三学课堂”,能提升“教学双能”,一方面增强了教师确定教学内容的执教能力,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双能”视野下的“三学课堂”的建构,能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心智交流的智慧场、心灵滋养的情感场、灵性启迪的生命场。

参考文献:

[1]安富海.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11).

[2]钱旭升.论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J].课程·教材·教法,2018 (9).◆(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新区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