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评价改变的教育生态
2021-10-28
【采访后记】
学生课外时间被过多的作业填满,教师未能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分数成为衡量教育优劣的重要标准……曾经,这是制约肥城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如今,单纯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观念被彻底摒弃。校长更加潜心管理,教师更加精心育人,教辅用心服务,学生专心学习,肥城的教育生态因评价而改变。
教育评价,被人们誉为教育的“指挥棒”。这个指挥棒用好了,教育改革发展就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山东省肥城市教体局结合市情教情学情,构建起“四层面千分制”考核评价体系,并以此评价改革为牵引,推进县域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彰显了其独特的教育新样态。
肥城市这一评价改革针对县域内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评价不科学等问题,紧紧抓住考核評价这个“牛鼻子”,从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最关键、最直接的因素入手,架起了县域教育治理的“四梁八柱”,为县域教育质量提升走出了新路。
这一评价改革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了明确的改革目标和实施方案,把国家、省、市教育考核的标准细则化繁为简,融入“四层面 72 字”的工作要求中,制定了“千分制考核”标准,突出了教育管理的重点,凝练了县域教育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智慧。
这一评价改革将各层面的每项要求细化为具体、易操作的评价内容与方法,评价的内容涵盖了党建工作、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学研究、队伍建设、学生成长等多个方面。这一改革建立了“用制度管人、靠机制办事、凭考核奖惩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一线教育管理者、校长、教师、教辅人员提供了工作指引,激活了肥城教育。
这一评价改革根植于肥城大地,引领立德树人落地生根,遵循了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调动起了每位校长、教师、教辅人员、学生的积极性。它有力地克服功利化短视倾向,促进了县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凸显了县域教育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本土特色。肥城的做法可学习,可借鉴;肥城的创新探索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