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级公园体系构建途径研究
——以辽宁省朝阳市公园绿地规划建设为例

2021-10-28韩文娟

辽宁林业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朝阳市游园层级

韩文娟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北京 100000)

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子系统,能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休闲游憩康体的场所。然而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加之人们对休闲娱乐需求的增加以及公园建设中种种问题的凸显,需要从宏观层面更加全面系统地研究城市公园体系,合理布局,使公园绿地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生态效益和公共服务功能。本文以辽宁省朝阳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公园体系建设为例,从宏观角度出发,通过对公园数量和布局的研究归纳出朝阳市公园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多层级、多类型、多功能、多尺度、多元化的公园体系构建模式,使公园实现类型、数量、布局、建设等多方面的发展,旨在对朝阳市城市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 朝阳市公园绿地现状

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东西跨度165 km,南北跨度约216 km,边界周长约980 km,市域总面积19 699.14 km2,中心城区总面积406 km2。

朝阳市中心城区经过多年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依托自然生态本底条件,建设了以大凌河、什家河为骨架的城市生态廊道,构建了贯穿城市的连续滨河绿色空间;结合中心城区的新区建设,推进城市大公园建设步伐;老城区内道路绿化中采用乡土树种,形成了具有规模的道路绿化效果;为解决严寒地区城市绿化苗木选择的困难,从单位、个人多方面推进生态绿地建设等。

通过实地踏查和调研分析发现,朝阳市中心城区的绿地总量不足,三绿指标(即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国家标准差距较大,尤其是公园绿地的类型单一、规模两级分化、结构布局不均,未形成多层级的公园绿地体系等问题明显。具体表现为:(1)中心城区仅有1处综合性公园;(2)缺乏类型多样的专类公园,无法完全体现朝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3)从规模上看,大凌河带状公园占总面积的70%左右,其余公园绿地规模偏小,以5 000 m2以下绿地居多;(4)公园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大凌河、什家河两岸,然而城区居民主要生活在中部、西部。(5)公园绿地中铺装比例过大,绿地率低,生态效益差,缺乏精品公园(表1、图1)。

表1 朝阳市公园绿地统计

图1 朝阳市公园绿地分析图

2 基于服务半径的公园体系构建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是衡量服务率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公园绿地的数量、分布和可达性等指标。在常规绿地系统规划中,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没有根据公园的类型进行区分,统一按照500 m服务半径进行研究分析。为更好地构建多层级的公园体系,在朝阳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按照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和游园在面积规模、综合程度、属性等方面的不同,确定了不同的服务半径,并制定了不同层级公园服务半径的最低要求。通过服务半径的叠加分析,更好地指导了不同层级公园绿地建设的布局和数量问题。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属于区域绿地,对于城乡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区域生态安全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市民假日出游目的地,研究其日常服务半径不具有普遍意义,故此次公园体系构建只研究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规定的公园绿地的四大类型,即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和游园。

2.1 服务半径的确定

根据大量文献研究和参考案例分析,确定了不同层级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

综合公园分为市级综合公园和区级综合公园,市级综合公园指为全市居民服务、活动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绿地,一般面积在10 hm2以上,服务半径约2 000 m;区级综合公园指为一定区域内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一般面积在5 hm2以上,服务半径约1 000 m。

专类公园一般有着相对突出的主题内容,或是服务于特定的人群,使城市公园体系构成更为完整和丰富,服务半径为1 000 m。

社区公园为综合公园的有益补充,以满足居民的日常休憩活动为主要功能,多分布于居住区周边,服务半径为500 m。

游园用地独立,规划较小或形状多样,方便居民就近进入,具有一定游憩功能,服务半径为300 m。

2.2 不同层级公园服务覆盖范围的要求

市级综合公园服务半径所覆盖的范围应能够满足中心城区、中老城区等人流居住密集区域的可达性,具有分布均匀、布局合理的特点。区级综合公园服务半径应能够满足中心城区内一定区域的居住区居民的可达性,在片区内分布均匀合理。

专类公园服务半径所覆盖的范围应能够基本遍布中心城区,形成各有特色的景观效果。

社区公园主要弥补综合公园服务能力的短缺,综合公园与社区公园的服务半径应在整体上基本覆盖全部的居住区范围。

游园应主要解决老城区绿化空间不足、无处休闲游憩的现状问题,成为随处可见的绿色空间。

3 朝阳市公园体系规划

3.1 综合公园

基于对公园服务半径的研究,根据公园建设情况研究和未来发展研判,最终规划4个市级综合公园和12个区级综合公园。市级综合公园面积大于10 hm2,3个位于老城区,1个位于燕都新城。区级综合公园面积大于5 hm2,位于龙城组团、双塔组团、凤凰组团、燕都组团、什家河组团和边杖子组团等不同城市组团内。由两级综合公园构建起基本覆盖城区80%以上居住区域的公共服务范围(图2)。

图2 朝阳市规划综合公园分析图

3.2 专类公园

共规划专类公园16个。专类公园细分为3个遗址公园、1个游乐公园、1个体育健身公园、4个纪念性公园、5个滨水公园、1个雕塑公园和1个儿童公园。遗址公园充分展示朝阳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彰显城市独特魅力;纪念性公园主要位于机场搬迁旧址和铁路旧址,以航空和铁路为主题,纪念和回顾朝阳市城市建设发展,展现新时代朝阳的快速发展;滨水公园建设中,提升大凌河带状公园景观质量,成为朝阳市对外的城市形象窗口和名片;着力打造围绕市区35 km2的环城生态廊道,连通水系、绿道,切实提高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图3)。

图3 朝阳市规划专类公园分析图

3.3 社区公园

共规划30个社区公园,作为综合公园的有益补充,以满足居民的日常休憩活动为主要功能,多分布于居住区周边,内部有简易的游步道和游憩设施。与综合公园相比,更注重提供适于活动的场地,更针对儿童和老年人进行设计。针对社区公园硬质铺装比例过大的问题,在新规划建设的公园中增加自然绿化的比例,呈现自然、活力、阳光的效果(图4)。

3.4 游 园

共规划43个点状游园、28条线型游园。点状游园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内容多元化,具有较高的使用性和可达性,在老城区尤其需要通过点状游园来见缝插绿,解决老城区绿量缺乏无处游憩的问题。线型游园主要位于燕都新城道路两侧和老城区重要景观道路两侧,可以有效增加绿地面积,扩大市民活动场地,改善城市小气候,丰富城市街景(图5)。

4 结 语

基于不同层级公园服务半径的确定和覆盖范围的要求,最终规划构建起结构完整、层级清晰、规模适中、数量合理、分布均衡的朝阳市公园体系。为今后更好地确定公园绿地的数量、规模和布局规划提供参考,为建设城市多层级公园体系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朝阳市游园层级
雾霾产生原因及朝阳市雾霾成因初探
朝阳市重污染天气预报系统建立意义浅析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浅谈冬奥会前期朝阳市空气质量及细颗粒物变化及成因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游园——畅妈手作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