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能“看见”哭声吗?
2021-10-27李建波杨琳
李建波 杨琳
杜甫《兵车行》描写戍边征人命运之悲惨情状,有这样的句子:“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古战场“青海头”上战死的将士曝尸于野,致使冤魂得不到安息,哭泣甚悲,有“啾啾”之声,“天阴雨湿”的凄厉景象尽呈“君”之眼底。沉浸在诗歌凄惨揪心的意境当中之余,考察诗歌的用词,发现诗句的谓语动词是“见”,用我们现代人的语法分析,就说不通:“君”何以见“啾啾”之声?
《兵车行》的前面还有一组诗句:“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诗人控诉连年战乱之苦:函谷关以东的州,人烟稀少,土地无人耕种,到处长满荆棘和杞柳。这组诗句很显然写的是视觉感知到的景象,但谓语动词却用的是个“闻”字。闻,《礼记·大学》里有“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史记·高祖本纪》里有“项羽卒闻汉军楚歌”,《论语·里仁》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由此可见,“闻”是听见的意思。同样,这不符合我们现代人的语法习惯:“君”何以闻荆棘和杞柳?
“君不见”“君不闻”的句子结构在古代文献中普遍存在
再回头考察“君不见”“君不闻”,“见”“闻”两动词前用了否定副词“不”,戍边征人的凄惨境遇和连年战乱人烟稀少国土荒芜的景象明明是描写出来给读者知晓的,为何谓语动词前要用一个否定副词“不”呢?从解读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君不见……”和“君不闻……”的诗句,诗人不但没有否定这两句诗的表意内容的意愿,相反,恰恰是要强调突出了诗句的表意內容。
同样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唐诗中,还有李白的名作《将进酒》,诗的开篇两句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君不见……”连用,或许能给我们解决这一问题以启示:“君不见……”“君不闻……”在古典诗歌中很可能就是一类特殊的句子。我们在《兵车行》中遇到的问题,可能就是这类句子。
查阅史料可以发现,在先秦史传类散文中就有“独不见……”“君不闻……”这类的句子,这和诗歌当中“君不见……”“君不闻……”的句子类型在结构形式上相似,在用法上相近。比如在《 庄子?齐物论》中有:“……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独不见之调调,之刀刀?”
在《战国策?齐策一》中有:“君(靖郭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牵,钩不能止,荡而失水,则蝼蚁得焉。”
在这两则材料中我们发现:“《庄子?齐物论》中“厉风”发出“调调”“刀刀”的声音怎能“见”得到?“独不见”中“见”却带了描写声音的词作为宾语。
《战国策?齐策一》中的那条网不住、钓不动的大鱼,一旦没有了水,就成为了蚂蚁们的美餐。这样的场景,不知道怎么“闻”?可见,“君不见”“君不闻”的句子结构在先秦文献中是一个常见的表达形式,后来被诗人迁移到了诗歌中。
“君不见”在诗歌中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君不见”这类句子从先秦开始就出现在散文诗歌当中,宋人郭茂倩在《乐府解题》中说“君不见”多出现在乐府古题《行路难》诗歌的开头。乐府《行路难》一曲按《陈武别传》“武常牧羊,诸家牧竖有知歌谣者,武遂学《行路难》”,可见《行路难》这一乐府古题由来已久,从传世的历代诗歌材料来看,“君不见”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鲍照创作的乐府组诗《拟行路难》,十八首中,其中一共有七首出现了“君不见”:
其五: 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复更出。……
其十:君不见蕣华不终朝,须臾淹冉零落销。盛年妖艳浮华辈,不久亦当诣冢头。……
其十一:君不见枯箨走阶庭,何时复青着故茎。君不见亡灵蒙享祀,何时倾杯竭壶罂。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得与时人争。……
其十四: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
其十五:君不见柏梁台,今日丘墟生草莱。君不见阿房宫,寒云泽雉栖其中。歌妓舞女今谁在,高坟垒垒满山隅。……
其十六:君不见冰上霜,表里阴且寒。虽蒙朝日照,信得几时安?……
其十七:君不见春鸟初至时,百草含春俱作花。……
“君不见”短语的位置都在这七首诗的开头,并且都呈现出基本相同的句式特点,诗人在诗歌中所描写的常识性的事物,无一例外都是为了说明某个道理而作为铺垫引出诗歌正文,并且都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常识性事物,并紧随其后对其加以叙述描摹,这样的叙述描摹看似客观其实带有很强表意的目的性,都是为诗歌的中心服务的,并且这样的方式却更具说服力,“君不见”标识性短语具备统领句子或句群的功能。可以看出不能将“君不见”这三个字拆开来解释,而应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很可能是一类句子的句式标识。“君不闻”很可能作为“君不见”的衍生句式而出现在后来的诗歌当中。
“君不见”“君不闻”诗歌句式的特点
通过电脑检索《全宋诗》和《全宋词》,输入关键词“君不见”进行检索,结果发现在《全宋诗》中有1068处,在《全宋词》中有28处。同样的方法在北大《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专业版中检索《全唐诗》《全唐诗补编》,唐以前诗及《乐府诗集》,得到329处。由于《乐府诗集》重复收录了全唐诗的部分内容,这329处中有多处重复的地方,剔除这些重复的情况,大约还有170首。从所能查阅到的宋及宋以前的诗歌材料来看,“君不见”在诗歌中已经成了一类诗歌句子的标识。至于“君不见”凝固成一类句子的标识又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演变过程,这里不加论述。
那么如何理解古典诗歌中出现的“君不见”“君不闻”句式呢?下面选取几首诗来分析“君不见”这类句子:
魏晋南北朝时诗人鲍照的《拟行路难》其五: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复更出。……
唐代诗人沈佺期的《凤箫曲(一作古意)》:……君不见昔时嬴女厌世纷,学吹凤箫乘彩云。含情转睐向萧史,千载红颜持赠君。
唐代诗人骆宾王的《杂曲歌辞?从军中行路难二首》其一:君不见玉关尘色暗边亭,铜鞮杂虏寇长城。天子按剑征馀勇,将军受脤事横行。……
可以看出“君不见”的两个特点:
一是“君不见”短语在诗句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假如单从句子的语义上考虑可以抽出“君不见”短语并不影响该诗句的基本语义。“君不见”作为这种类型诗句的标识性短语具备统领句子或句群的功能。
二是这一类型诗句的标识性短语“君不见”形式上的否定并不表示对该短语后面所统领内容的否定,而恰恰相反,在语用意义上表示肯定甚至是强调突出“君不见”短语后面所统领的内容。
那么,“君不见”和“君不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君不闻”和“君不见”分别以“独不见”和“独不闻”的形式出现在两汉先秦的史传类散文当中,出现的频率相当。“独不见”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在乐府民歌当中使用,西汉民歌《天下为卫子夫歌》中就有: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而“君不闻”直到唐代才出现在诗歌当中,相较于“君不见”,在《全唐诗》和《全宋诗》中“君不闻”出现的频率要低得多,只有28次。从语法角度来看,“君不闻”和“君不见”的语法结构是一样的。从语用角度来看,这两个短语在诗歌句子当中都是一类句子的标识,而且在语用上都是为了强调突出这类诗歌句子的表意内容。
在语法结构和语用功能上,“君不见”和“君不闻”是一样的,在本质上它们是相同的,也因此在诗歌当中是可以混用的。
至此,不難发现“君不见”和“君不闻”是同一类诗歌句子的标识,这类句子在语用上都表示强调诗歌句子的句意。杜甫《兵车行》中出现的“君不见……”“君不闻……”两组句子中,“君不见”和“君不闻”短语都作为同一类诗歌句子的标识,表示强调该组诗句的句意,在“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这组诗句中,短语“君不见”表示强调古战场“青海头”上战死的将士曝尸于野,致使冤魂得不到安息的凄惨场景;在“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组诗句当中,“君不闻”短语表示强调连年战乱,函古关以东的州,人烟稀少,土地无人耕种,到处长满荆棘和杞柳的荒凉景象。至于感官动词“见”和“闻”在这里并没有独立的意义。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