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桥涵台背回填质量避免桥头跳车

2021-10-27盖春涛刘晓飞

建筑与装饰 2021年25期
关键词:松铺桥涵跳车

盖春涛 刘晓飞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1

引言

桥头跳车是国内道路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很多项目道路工程施工完成后会出现返工整改,势必造成了施工成本的增加以及工期的延长。桥头跳车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台背填土压实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虽然填筑量不大,但各种大型公路施工机械在这里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是在桥涵一些死角处,压实机械不能沿边压实,只能依靠小型机械和人工施工,施工质量控制往往不严,留下隐患。高速公路车辆“跳车”现象严重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是多年来难以治愈的桥涵工程问题[1]。

1 造成台背回填压实度不足的主要因素

劳务队伍为了追求工程进度,对质量把控意识不强,未完全按照施工工艺及交底施工,导致回填土松铺厚度严重超过规范要求,对路基沉降留下了质量隐患。

回填土含水率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台背回填压实度不足,含水率过高会造成橡皮土现象,含水率过低会产生沙土现象,对保证台背回填压实度要求都是极其不利的;回填土中垃圾或杂物过多,包括级配不均都会使回填最大压实度变小。

有些桥涵台背处结构形式较复杂,例如有耳墙、挡土墙、牛腿等,台背回填时,如果采用大型压路机,台背的边、角等部位很难碾压到位,并且对构筑物也会造成影响。

2 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台背回填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白灰,用以增加土的强度,增加颗粒之间的密实性,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在桥头软基路段原有地基上安装一定范围的粉喷桩、砂桩和沙砾垫层,形成复合地基。使地基土加速排水,减少总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

在回填结构边及死角位置采用人工夯的办法进行夯实,并派专人负责,专人监管[2]。

3 台背回填施工技术

3.1 回填材料

是保证回填质量的重要因素,首先必须严格控制材料。回填需采用含水率佳,级配优良,并且透水性能好的材料,并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台背回填所用回填土需经实验人员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沙土或含垃圾的土不得用于回填,需采取换填的方式,从场内或场外调运土方进行回填。

3.2 回填范围

在桥涵台背回填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图纸有明确规定的,应按设计尺寸进行施工。如没有明确规定,台后部分顺路线方向长度,底部离台身约2m,然后以1∶2的比例挖台阶至路面底基层标高。位于填土与挖掘工程交界处的桥台背部,形成陡峭的斜坡或深而狭窄的挖掘工程背部。如果地下水资源丰富,可以在桥台背部底部填充渗透性材料,切断毛细水。在路基末端一定要将桥台回填料切割成台阶。台背回填区域与路基填土结合部挖设向内倾斜4%反坡台阶,台阶应挖到路基压实紧密的稳定土层上,确保路基反向台阶与台背回填土的有效衔接。为避免机械开挖不彻底,所有台阶均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使其满足设计要求。开挖完成后将开挖的土方及时清理出台背回填范围,然后对台阶进行压实,对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在施工至该部位时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至满足要求为止。

台背位于沼泽低洼处时,可以在台背底部铺筑比较厚的沙砾垫层,上面再铺土工布。如果台背位于一般填筑位置,可采用透水性小的黏土或黏土与砾石混合逐层填筑的方法,然后进行分层压实。

图1 台背回填示意图

3.3 施工工艺

为了确保质量,台背回填区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填筑和压实。台背回填区填筑宽度为路基底宽加2m,顶宽为台高加2m,路基与桥台回填交界处所要求的压实度与路基相同。台背回填表面的处理方法是根据路基填筑高度和所处压实度区域,先将地表压实至相应压实度后,然后进行台背回填。使用大型压路机时,松铺厚度不得超过30cm,使用小型压实机具时,松铺厚度不得超过15cm,在一些大型机械无法作业的死角、结构边等部位应采用人工夯进行夯实。压路机应采用静压的方式碾压并增加压实遍数,以满足压实度的要求,减小对构造物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认为以往桥头跳车的其中一条原因是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不能严格按规范施工。因此,有必要选择认真负责工程的领班,并具有一定的施工经验的班组长负责工作,签署《结构两侧填料质量保证责任书》 ,加强质量检验,对各层压实度进行检验,并制定台背回填土填筑沉降标准,设专人进行沉降观测,专人专责。因此,从制度和技术工艺的角度,使施工作业程序化,消除质量隐患[3]。

图2 台背回填标线标注

图3 小型机械回填

4 桥涵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大中型桥梁桥台或填方段结构的施工应在开始施工后优先安排,还要尽量使路基回填与后续路基同步碾压,以保证路基与桥台台背之间的良好连接,并对其讲清桥头跳车的危害,提升质量意识,争取一次验收通过既节省了机械和人工成本,又保证了质量和效益。桥涵和桥台台背回填施工并不是一个比较困难的工艺流程,它主要取决于技术人员的责任心,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合理组织施工,认真检查,就一定能把桥头跳车减少到最低程度。一般来说,台背回填施工面窄,工程量不大,工期短暂。填筑一层通常不会超过2小时。由于回填材料通常是水性沙砾材料,测定压实度需要较长时间,采用灌砂法通常需要2个小时才能测定一层的含水量。因为检测时间长,工作效率低下,导致了人员和机器闲置。因此,采用家用微波炉烘干沙砾,快速简便的检测含水量,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数据准确,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不仅能保证质量,而且能加快进度。

4.1 台背回填料的确定

采用碎石土进行回填,最大干密度为2.11g/cm3,最佳含水率为5.9%的碎石土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每批回填材料进场后分部试验室和驻地办试验室应及时对料源进行击实试验和颗粒分析,得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便于现场台背回填施工质量的控制。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不得使用。

4.2 松铺系数及松铺厚度的确认

根据松铺厚度和压实厚度,计算出松铺系数:

松铺系数=松铺厚度÷压实厚度

?点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松铺厚度(cm) 14.5 13.8 14.2 14.8 14.5 13.6 14.3 14.2 14.7 14.0 14.8 13.9压实厚度(cm) 12.1 11.6 11.8 12.3 11.9 11.4 12.0 11.8 12.1 11.7 12.1 11.7松铺系数 1.2 1.19 1.2 1.2 1.22 1.2 1.19 1.2 1.21 1.2 1.22 1.19

根据以上数据,松铺系数平均为1.2,松铺厚度不大于在15cm,压实厚度不大于12.5cm。

4.3 压路机碾压

现场实际控制的松铺厚度为不大于15cm,压实厚度最终为不大于12.5cm,实际压实度均大于96%。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用小型冲击夯夯实,15cm的松铺厚度按两层铺筑分别夯实,实际压实度均大于96%。

4.4 填料含水量的控制

根据试验检测确定碎石土的最佳含水率为5.9%,现场实测的含水量均在±2%以内,压实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4.5 人员配置

施工人员的配置及施工机械的选择均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另外现场配备杂工为8人,负责现场机械操作不到的地方的填料平整、拣除填料中的杂物及操作小型冲击夯夯实填料。

4.6 碾压遍数

压路机的碾压遍数为6遍,静压1遍,弱振压1遍,强振压3遍,最后一遍静压收面;碾压第一遍时,速度控制在不大于1.2km/h;碾压第二遍至第五遍时,速度控制在2.1km/h~2.6km/h;碾压第六遍时,速度控制在2.5km/h~3.5km/h。小型冲击夯夯实遍数5遍。

5 管理要求

为了保证桥涵台背回填的施工质量,有必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管理体系。要严格按照合同管理程序,完善质量终身责任制,并以人为本。每次回填应有专人监督,建立回填施工质量检查制度,加强监管人员的责任感。对台背回填质量必须要有底线,对不合格的台背回填直接返工,对劳务单位在报量和支付工程款的严格控制下,出现质量问题的工程一定不能付款,否则就是对公司、对企业的不负责任。违反操作流程,不按交底施工,一经发现,从重处罚。所有回填土均须由专业队伍施工,并对回填土提出质量指标,满足实验要求后方可采用。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则,避免此种问题的发生。

6 结束语

要从根本上规避桥头跳车现象,需严控施工现场台背回填压实度要求。提升回填压实度主要分别从回填材料,提高劳务分包质量意识,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把控。

猜你喜欢

松铺桥涵跳车
探讨高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
高速公路改扩建桥涵工程施工交通组织方案
桥头跳车现象处治措施研究分析
意外
福建省典型填土路基施工的机械碾压组合
桥头跳车研究
公路小桥涵设计及施工问题探讨
路基高填方土石混合填料快速填筑的施工技术
桥头跳车现象防治措施
铁路桥涵EBS分解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