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 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途径研究

2021-10-27张秀青

魅力中国 2021年36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证书物流

张秀青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引言

1+X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同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的必然抉择,也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革新指明方向。在1+X 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践行课程思政思想,开展以1+X 证书制度为指导的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可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既获取专业理论及实践信息,也增强学生的学科人文素养,助推学生专业化与职业化共同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生未来合理就业,进一步解决当前学生慢就业的思想及现象,提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基于此,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中,既应以1+X 证书制度为指导,也重视课程思政思想的融入,在此基础上,为学生专业学习构建系统性、针对性的平台,使学生从中获取较多的专业、职业信息,助推学生综合性、全面性的发展,从而彰显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践行1+X 证书制度及课程思政的意义。

一、1+X 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的思想概述

(一)1+X 证书制度概述

在深入贯彻我党十九大精神中,提出了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专业教育思想,简称为1+X 证书制度。1+X 证书制度依据专业课程教育模式,结合社会企业岗位的实际模式,促进两者的相融合,增强专业课程的教育能力,以此促进学生专业综合性的发展。1+X 证书制度在专业教育中的实施,可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教学方式的各项,实现复合型专业技能技术人才的培养,增强学生就业及创业的能力,进而缓解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课程思政概述

习总书记在我党十九大中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转型发展。该思想的提出,助推课程思政思想的生成,使课程思政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的主趋势。课程思政思想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实施,以思政教育为导向,助推思政与专业融合,挖掘专业中相关的思政信息,结合学生发展需要,将该思政思想、信息进行延伸,实现其与专业教育无缝衔接,借助教育的平台,将这些思想与信息传达给学生,深化学生对专业课程思政的认知与了解,使学生从中既获取专业信息,也获取职业及道德信息,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进而凸显专业教育实践的价值。

二、1+X 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的现状

(一)理论与实践现状不足

1+X 证书制度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实施,要求助推专业教育与社会发展模式及岗位工作实践形式融合,实现专业理论教育与岗位实践工作的融合与衔接,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既获取专业性的理论信息,也具有专业性的实践技能及能力,促进学生考取多职业证书,这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保障。但从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实践现状看,存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现状不足的问题。一方面,高职实施1+X 证书制度,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是其必然抉择,但由于多因素的干扰,校企合作实践力度不足,影响到1+X 证书制度在物流管理专业中的落实;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时、教学时间的衔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为学生开展理论与实践衔接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不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中,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使1+X 证书制度实践力度不足,也不利于课程思政思想的融入。

(二)课程思政践行力度不足

1+X 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为专业课程教学、1+X 证书制度以及思政教育信息的融合提供保障。但从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现状看,课程思政践行力度不足问题的存在,使1+X 证书制度及课程思政在专业教育中实施成效不高。一方面,物流管理专业与思政教育两者缺乏关联性,部分教师在教学实施中,缺乏对物流管理专业信息与课程思政信息的整合,使思政教育信息融入到专业教学中较为突兀;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影响到物流管理专业信息与思政教育信息的融合,让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信息缺乏学习积极性。

三、1+X 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

(一)助推职业教育的实践

高职在1+X 证书制度背景下,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可优化传统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既提升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也助推专业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使学生从专业学习中获取专职信息,助力于学生发展与成长。例如:在1+X 证书制度的引领下,物流管理专业践行课程思政,助推物流管理专业信息与思政教育信息深度融合,以专业教育的路径传达学生专业思政信息,学生在获取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也增强自身人文性素养,包含专业发展背景、职业道德等信息,助推学生专业化与职业化共同的发展。同时,高职在1+X 证书制度引领下,深化校企合作,开展专业产学研教育工作,可延伸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平台,使学生可在专业教育中获取强有力的专业信息,增强学生专业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可促进专业理论知识转换,提升学生专业信息运用能力;在岗位实践中,可获取专业与职业信息,磨炼学生意志力,为学生未来创业及就业奠定基础,从而达到1+X 证书制度背景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的意义。

(二)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物流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而随着物流企业发展规模的拓宽,其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及要求也与日俱进,其不仅需要在企业中引入多元物流管理人员,更需要物流管理人员具有复合型、应用型的专职能力,以此为物流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助推物流企业向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发展。高职教育作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地,应结合市场发展模式、物流企业管理实践形式,培养物流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践行1+X 证书制度,开展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可实现物流管理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而使高职教育为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表1 《配送管理》与“1+X”证书课程思政融合点

四、1+X 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一)转变教育观念

1+X 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应从转变专业的教育观念层面出发。通过转变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育的观念,可促进新的课程教育观念融入,助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首先,高职应提升对1+X 证书制度实践的重视度,明确1+X 证书制度内涵及思想,根据1+X 证书制度开展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模式。例如:加深校企合作,助推1+X 证书制度在物流管理专业中实施;依据1+X 证书制度,明确学生物流管理专业发展所需要考取的职业证书,为学生专业发展设计目标,通过产学研教学的开展,引领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获取多职业证书。其次,高职加强对课程思政的研究,分别研究课程思政与物流管理专业的融合以及1+X 证书制度下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模式,以此助推课程思政在物流管理专业中运用。最后,高职在践行1+X 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中,物流管理专业树立以人为本教育观念,围绕学生落实1+X 证书制度、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活动,进而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保障。

(二)丰富教育内容

以“1+X”证书考核为契机,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应用于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提升了职业道德。在物流管理课程建设中,巧妙融入“1+X”物流管理考核内容,实施课程思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把职业素养、考核标准融入课堂,将“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教学模式的改革,让原本单调枯燥的专业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首先,根据1+X 证书制度引领,重视职业化信息的融入,助推物流管理职业信息与专业信息融合,开展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其次,物流管理专业重视思政教育内容的融入,围绕立德树人,实现思政教育运用成效。

例如:针对物流管理专业与思政教育关联度缺乏,教师可立足于时代发展模式,以绿色物流思想为基点,挖掘思政信息,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使学生对绿色物流思想、生态环保理念等信息认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最后,物流管理专业融入文化内容,包含物流文化、物流发展史以及我国的传统文化,丰富物流管理专业内容,拓宽学生物流管理专业视野。

(三)延伸教育载体

1+X 证书制度背景下,可通过延伸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教育载体,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体系。一方面,以校企合作为导向,开展产学研教育活动,做到专业理论与实践内容衔接的工作,使学生融入到企业真实岗位中,增强学生职业化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在1+X 证书制度下,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在网络平台中,打造1+X 证书制度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空间。例如:运用虚拟技术,根据物流企业的管理模式,打造多个真实的物流企业管理空间,为学生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提供保障,也提升学生专业的实践能力。

结语

1+X 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依据物流管理专业践行1+X 证书制度及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助推1+X 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思想融入到其中,优化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发挥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教育性、职业育人性,加强学生教育与引领,使学生做到综合性的发展,从而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助推高职学生全面性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证书物流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收录证书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收录证书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