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策略探析

2021-10-27刘娟

魅力中国 2021年36期
关键词:社交群众内容

刘娟

(兴庆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文化馆),宁夏 银川 750001)

一、新媒体时代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优势

(一)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更丰富的内容

在传统类型的群众文化活动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其实具有专业化、圈子化的特点,一些活动内容对参加活动群众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例如京剧类型的文化活动或者体育类型的文化活动等。此类文化活动的辐射范围也并不是很大,一方面是由于参与活动的门槛较高,另一方面是由于此类活动的内容相对单一,很多人并不感兴趣,尤其是年轻群体,对此类文化活动甚至存在抵触心理。在新媒体时代,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体现出了一定的灵活性,内容更加丰富。在开展文化活动时,组织人员可通过微信群或者其他社交平台征集大家的意见。在得到具体的意见之后,组织人员可根据意见的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文化活动时间,并选择合适的活动场地,在开展活动之后即可做好群众文化活动的准备工作。更为关键的是,在征求了大家的意见之后,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也可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一些不适合群众文化活动或者活动难度较大的内容被去掉,进而在群众文化活动内容的层面更适应新时期人们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新要求,也为群众文化活动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有利于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实现多业态乡村文旅产业提档升级

坚持以地域特色文化为基础,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辖区文化旅游资源,精心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新媒体可以将文字、音频、画面融合为一体,做到即时地、无限地扩展内容,从而使内容变成“活物”,利用新媒体可以更加快速,精准地将当地的特色文化品牌,比如新打造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丰富田园生活突出的农村特色,深化“旅游+农业+文化”融合发展的新型多业态乡村文旅产业提档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三)为群众文化活动形式调整提供有效的意见反馈渠道

新媒体资源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主要载体为手机、电脑以及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主要的形式包括直播、音频、短视频以及各类社交平台等。从群众文化活动的角度分析,文化活动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区别比较明显。一般而言,文化活动对参与活动人员的技能要求比较高,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与理解能力。但作为群众文化活动,无论是活动的内容还是活动的开展方式均应被大众所接受,活动开展的场地或者资源也应更好地准备和筹集。在新媒体时代,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效率更高了,这是因为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组织人员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活动开展进度,并以资源整合的方式整合新媒体资源,引导群众选择感兴趣的活动,主动加入群众文化活动中。另外,活动组织者也可以在群众中发放调查问卷,引导群众填写问卷,包括活动类型、活动内容以及活动时间和场地等,这样不仅可进一步优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也可为群众文化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有效支持。

(四)为扩大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范围提供有效手段

新媒体时代的一大特点即为信息网络化,无论是各类视频平台、社交媒体,还是电视广播频道,均可根据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要求,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文化宣传活动,将宣传活动的内容落实到具体的传播形式中。更为关键的是,新媒体技术具有较好的指向性,借助大数据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将群众的兴趣爱好与文化活动的内容对应起来。从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角度分析,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组织人员根据不同群体参与文化活动的特点,选择针对性的文化娱乐内容,此类内容包括广场舞、健美操等。针对年轻群体,组织人员也可根据年轻人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新型的群众文化娱乐形式,例如歌唱比赛或者体育运动等。从此角度分析,不难看出,在新媒体时代,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增加了,活动人群的构成类型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很多年轻群体也参与到了群众文化活动中,促使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呈现出一定的年轻化态势。在一些经济发展状况一般的城市,新媒体资源也使群众文化活动变得更加丰富,人们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时可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形式,这不仅有利于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加人们的幸福感,也将群众文化活动与区域经济文化建设联系起来,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动力。

二、新媒体时代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策略

(一)借助社交媒体做好意见整合工作,突出活动针对性

不同区域人群的活动意向不同,对文化活动内容的兴趣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满足所有群众的参与需求并不现实,但通过应用社交媒体整合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优化调整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对突出活动的针对性则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实际的应用效果也相对较好。在应用社交媒体统计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时,组织人员应选择人们常用的社交软件,一般而言,人们熟知的社交软件是微信,微信的使用难度也相对较低。在应用微信进行活动沟通时,组织人员可将想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民众拉进微信群,并要求群成员修改群备注,以区域为名称命名,方便后续的组织和登记;在此基础上,组织者可以为群众发送调查问卷,问卷的形式应相对简单,方便中老年群体操作。

比如,目前我们兴庆区的《张氏正骨》《汤瓶八诊》《贺兰砚》《景博学校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面塑技艺》《刺绣记忆》《古琴艺术》《扎染》《石碾元宵》《花儿》《民间剪纸技艺》等15 项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布艺堆绣技艺》《芦苇画制作技艺》等8 项被列入市级名录,《糖画》《根雕》等5 项被列入兴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时可以通过微信直播的方式,不仅可以让本地区人民参与互动而且还可以让全国人民参与到直播间的实时互动当中。可以进一步扩大我们当地的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刺激我们本地旅游业的发展。

(二)利用视频平台发布视频资源,扩大宣传范围

组织群众参加群众文化活动时应注重扩大宣传范围,引导群众重视群众文化活动,促使其可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一些群众之所以不参加群众文化活动,并非群众文化程度不高或者无相关活动基础,并且现阶段的一些文化活动本身内容简单,没有参与门槛,而是因为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内容不够了解,限于参与活动的时间成本等,导致群众在参与此类活动之前顾虑较多。这是一种信息不对称现象,容易导致群众出现错误的认知。为此,在新媒体时代,组织者可利用视频平台,将我们的“黄河文化旅游节”“荷花文化旅游、“多彩非遗·健康兴庆”“第四届荷花艺术节”,“丝路放歌·黄河诗会”、联合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五届西部花卉产业发展大会、举办第四届社区文化艺术节等等节日内容和现场活动以视频的形式发布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进行预热和宣传,录制的短视频时长三四分钟即可,这样可以表现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除此之外,相关部门也应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包括场地、服装、道具等。

(三)注重群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拓展信息共享边界

从群众文化活动的持续性角度分析,传统类型的群众文化活动持续性一般,人们之间的交流并不多,只有在活动之中才可产生有效交流,一些想法和意见在活动结束之后往往无处表达。在新媒体时代,群众文化活动组织者应加强群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将这种互动和交流扩展到活动之外。即使活动已经结束,也要促使群众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或者短视频平台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活动参与感悟和其他相关信息。这样不仅可进一步优化活动内容,还可以增进群众之间的友谊,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支持。

三、结束语

总之,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组织人员应积极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无论是社交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还是其他类型的自媒体平台,均可作为宣传、优化群众文化内容的渠道。群众也可借助新媒体平台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的准备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优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供更为有效的信息资源。

猜你喜欢

社交群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多让群众咧嘴笑
社交距离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