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听说写融合课型之初探

2021-10-27施琴

魅力中国 2021年36期
关键词:课型书面技能

施琴

(上海市崇明区长明中学,上海 200085)

一、问题的提出

写作是一种语言的产出—(production)活动,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学习具有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独特作用,同时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王笃勤,2002)。但目前不少初中生写作能力不容乐观,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内容上抓不住重点,句型单一,语言乏味,只是生搬硬套范文。教师对于如何上好一节英语作文课也感到难以下手,习惯以单一的成果法教学写作,缺乏系统的写作指导,也难以解决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在口语纳入上海英语中考的大背景下,听说课日益受到关注。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也于2020年1 月出台了《初中英语学科听说教学指导意见》,对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从目标确定、活动设计、作业设计和评价设计等方面做出指导。广大一线教师对于听说课型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但学生语言技能的获得不能依靠单一的课型来实现,语言技能之间不是相互独立而是存在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过程。英语中说和写的技能都是属于输出型的语言技能,所表达的内容的思想,语言的组织,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多共性元素。尝试实践英语听说写融合教学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能力,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二、听说写融合课的研究意义

听说写融合课体现了英语教学中整体教学的思想。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在英语教学大纲中对英语教学提出了,为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为重心整体综合性发展的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我国著名英语教育专家王蔷教授,从语言技能整合的要素视角把语言技能整合划分为简单整合,两种技能整合和复杂整合三种及以三种以上技能整合。听说读融合课体现了三种英语基本能力的整合。

听说写融合课丰富了英语写作课型的教学模式。英语写作教学难以开展,学生书面写作输出困难,存在的一大原因就是书面写作是一项极其个性化的过程,创作中主体客体的互动较少。单一的写作课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交流、合作机会太少,无法有效开展合作学习。而听说写互动教学模式的学生活动包含了自主探究过程、交流过程和反思过程,既有认知活动又有实践活动,既有独立的探索活动,又有相互的交流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增强其主体意识。通过听说写融合课的训练,学生习惯性地去思考就某个主题的口头表达并展开交流合作,再转换书面输出自然水到渠成。

三、听说写融合课堂的教学实施策略

(一)听说教学微技能迁移策略

听说微技能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合理分析文本材料的框架和要素,理清上下文的关系,这与书面写作的文体结构、分析写作重点内容等不无关系,英语听说中的微技能对于书面写作有迁移、辐射的作用。如听力前预猜,是对学生预测(predict)这一微技能的有效新联,同时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说”的平台。学生根据自己学过的语言知识,通过文本、图片、标题等听力材料,综合上下文进行推测的能力。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并预测文本所述的主题内容或论据观点等。

(二)听说教学内容迁移写作策略

上海牛津英语教材以话题为核心进行单元内容设置,一个单元中的听说课的主题内容往往与写作课的主题相一致或形成相延伸的相关话题。培养学生听说技能基于课本单元话题,写作是围绕本单元话题或是事件展开的书面表达。无论是口头表达的听说还是书面表达,它们都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把某个话题或是其中的思想观点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听说写融合课上教师帮助学生掌握某个话题的表达所需的语言材料,从单词到词组,从句子到段落,从段落到篇章的循序渐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会如何组织相关的语言材料以及表达技巧,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话题内容的共同性进行书面迁移。

四、听说写融合课的教学实践

笔者在最近一轮(四年)所任教的初中教学班中,以学生最终的书面输出为课堂目标的听说写融合的课堂方式积极开展实践研究,同时丰富英语写作课的教学模式。通过研究,发现听说写教学中各项微技能能有效结合并进行迁移,听说写融合教学过程中有法可循,有效的策略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写作能力。下面以一节九年级的听说写融合课为例。

(一)设计过程

本堂课话题选自于上海初中牛津教材中9A Unit 3 Pets,本课中既要求开展就某个话题来表达观点的听说课,同时关于观点表达类的议论文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写作类型。而围绕某个话题,观点清晰且论据逻辑合理地写出一篇出色议论文是写作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以听说写融合课的方式体现了听说技能迁移于书面写作的过程。

1.根据本课主题及内容分析文本特点并确定听说微技能目标;

2.围绕具体听说目标,进一步整合素材,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

3.基于本课主题及观点表达的方式,设计运用所学方法完成相应写作内容;

(二)在课堂中的运用

本堂课中,教师运用了听说课教学中猜测、预测、定义、头脑风暴等微技能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本堂课主题并启发他们理解文中内容大意。教师要求学生把所听到的内容归纳于设置好的表格中,该表格排列顺序有利于学生区分论点及论据,帮助学生厘清文章脉络,加深对论点及所需论据的基本格式理解。(表格内容详见表1 和表2)。学生通过听说教学活动的获得如何就某个话题进行观点表达,富有内容并逻辑清晰地口头表达可以很容易迁移至相关话题的写作。这是一种听说技能的培养对写作技能的一种渗透,体现了听说教学对英语写作技能提升的迁移性。

表格1:

表格2:

教师在听说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本主题的内容,并通过表格对照的模式给学生呈现不同的观点表达及相应的支撑论据。课堂中听力教学让学生对这一主题进行大量的输入相关词汇、句型表达的内容。在小组合作讨论的活动中让学 生把所学内容借助表格内容转述为口头表达,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及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这堂课的听说训练,经过大量的输入内容和口头表达训练,在回家作业的环节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书面表达的作文。(详见表3)

经过课堂学习,学生就这个话题的写作时有内容可写,也乐于把课堂所学的内容写出来。这样很好地帮助学生克服了写作的困难和畏难情绪。

表3

To write an article about My opinion on keeping a pet dog.

(Pay attention to the tense,structures and correct spelling)

五、成效和反思

(一)成效

笔者在所任教的2020 届两个班级中坚持实施听说写融合课,对英语写作课进行丰富和补充,这一届学生业已中考毕业,坚持多个学期的听说写融合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有明显进步,也跨过不愿开口讲的坎,不少学生能形成就某个主题进行口头表达并交流的习惯,在后续的以听说促写的作业中,学生乐于把自己所想表达的内容转化为书面内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很多学生表示再也不怕去写考场作文了。同时也拓宽了笔者对于写作课的教学模式和课堂开展的方式的思路,有效提高了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听说写融合的教学模式也得到组内教师的认可,更多的英语教师开始参与该课型的教学实践和研究。

(二)反思

笔者把整体语言学习理论及互动理论与写作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听说写融合教学这种新的课堂模式的尝试。相对于阅读课,语法课,写作课等相对传统的课型,对于听说写融合课这一课型的研究尚处于一个起步摸索的阶段。本研究取样范围仅限于笔者所任教的两个班级,代表性较差,对听说写融合课的教学的策略也有待完善。

结语:

英语听说纳入上海中考,给我们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面对学生书面写作的困境,教师可以通过对听说写融合课例的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关注听说技能和写作技能等各种因素内在的联系,注重发挥听说课对于写作的迁移作用,提升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能力。

猜你喜欢

课型书面技能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Keys
学科教学中的课型设计思路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书面表达
画唇技能轻松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