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彭头山文化史前精神文化简述

2021-10-26洪国玲

今古文创 2021年40期
关键词:精神文化

【摘要】 本文以彭头山文化中彭头山遗址和八十垱遗址的精神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考古发掘中的遗迹遗存,在葬俗、原始宗教崇拜、哲学思维、艺术题材和技术工艺五个方面,探索其各自的特点和相互的联系。

【关键词】 彭头山文化;彭头山遗址;八十垱遗址;精神文化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0-0056-02

彭头山文化时间久远,历时时间长,距今约11600—7800年。彭头山文化的遗址主要分布在澧阳平原,目前已发现10余个遗址,主要有彭头山遗址和八十垱遗址。其发现的遗迹遗存,为研究长江中游史前文化,追溯中华起源具有重大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精神文化,反映了史前先民对于颜色、形状和方向等的认识,对于美、生死和天地等的思考。本文主要从彭头山遗址和八十垱遗址两个典型遗址分别简述彭头山文化在葬俗、原始宗教崇拜、哲学思维、艺术题材和技术工艺五个方面的史前精神文化。

一、彭头山遗址

彭头山遗址为彭头山文化时期遗存,位于湖南省澧县平原中部,气候温暖湿润,气温较现代略低。裴安平和曹传松的《湖南澧县彭头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简报》中推测彭头山遗址的绝对年代为距今8200—7800年,相对年代早于同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南石门县皂市下层文化,是在长江流域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第一,在葬俗方面。彭头山遗址考古多发现小坑二次葬为主的墓葬,墓坑小而浅,有圆形、方形、长条形、不规则形等数种。多属二次葬,墓内不见骨骼。发现有完整或残缺的随葬品陶器,数量1至4件不等。因墓坑较浅,体形较大的器物均被砸碎。一次葬的墓也有发现墓内保留骨架,随葬石质装饰品①,发现有棒饰坠饰,为生前佩戴的头饰,死后殉葬,还发现有佩饰石管,仅见于墓葬。因磨制欠精,整体呈多边体圆形,形状不甚规整,磨制加工痕迹明显,两面对穿成孔②,这说明彭头山遗址除实用石器陶器等随葬品之外,还有以装饰品随葬的葬墓,也体现了其审美的提升,对生活更高的追求。

第二,在原始宗教崇拜方面。在彭头山遗址发现棒饰坠,如图一,棒饰坠饰的整体呈细长条形,其顶端穿孔,少数棒形坠饰上刻划有符号③。于省吾先生的《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将陶器符号称之为“简单文字”。并且其刻划符号与仰韶文化的陶器刻划符号相似,说明陶棒饰的刻划符号不是随意刻划的,已经具备文字的简单笔画和形状规则,可能有表示占有或区别的意义,同时具有其独特的意义,这足以表明彭头山遗址先民的原始宗教意识在彭头山文化早期就出现雏形并且逐渐发展趋于理性。

第三,在哲学思维方面。在彭头山遗址发现了许多圆形器具,如炊具陶器等多为圜形器,圆口。如圆城中的谷粒、贝壳、圆坑、圆堰塘、圆祭坛、圆陶觚和圆陶温锅的酒器、陶器上的漩涡纹及圆洞等等。众多的圆形物体器具和纹饰不仅体现了彭头山遗址当时对于圆形的认识,尤其是圆形祭坛,研究者多认为是祭天的,所以其众多圆形也体现了原始的天圆地方的概念。

第四,在艺术题材方面。彭头山遗址棒饰坠上的刻划符号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刻写工整、纤细、美观、简练,具有一定的规律,不是随意刻划,而是严肃认真的雕刻。说明刻划符号已经定型,刻写技术也逐渐娴熟④。发现大多数陶器器物上装饰绳纹,主要为拍印绳纹或滚压绳纹,纹理较乱。其他装饰有剔刺纹、刻划纹、长弓形戳印纹、三角形戳印纹以及镂孔、花边等,通常见于盘、盆上,也见于个别异型支座上。痂瘢纹数量也较多,由大小形状各异的疙瘩组成,酷似痂瘢,主要施于深腹罐等器物上⑤。发现有陶塑,如图二,一件形态似家畜类小动物,一件形态似鸟⑥,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而且具有原始艺术的雏形。还发现有装饰品,包括石棒饰和穿孔石管等,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这些陶器既是史前生活用具或装饰品,同时也是艺术品,体现了史前高超的技术手法,同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对于研究原始艺术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在技术工艺方面,彭头山遗址中体积较小的陶器多直接捏塑成形,较大的陶器多用泥片贴塑法成形,也有许多陶器兼用两种方法⑦。泥片贴塑法是根据器形及器物部位的不同,将陶泥捏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泥片,然后相互垒叠捏制成形。器物口部往往加附一周泥条或泥片,器物内部常见垫窝,可能是用河卵石做支撑而遗留下来的窝痕。陶器成型之后,普遍贴补或涂抹薄层稀泥,以防止陶器开裂,然后在其上滚压绳纹,以加固器体和弥合泥片间隙。陶器烧制温度不高,火候不均,导致陶器表面色泽斑驳不一。从遗迹总体观察来看,彭头山遗址此时还未发明陶窑,陶器应为平地堆烧而成⑧。其陶器工艺技术逐渐成熟,在实用的基础上注重美观,装饰有纹路。其陶器工艺显示了一个以泥片贴塑成形为代表的制陶工艺阶段,由此推想,在此之前可能有一个直接捏塑成器的制陶工艺阶段。

二、八十垱遗址

八十垱遗址与彭头山遗址在文化性质及年代上比较接近,同为彭头山文化,位于湖南澧县梦溪,在地域上也较近。裴安平和尹检顺的《湖南澧县梦溪八十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简报》指出八十垱遗址碳十四测定年代距今约7540—7100多年,在时间上彭头山遗址和八十垱遗址具有连贯性。因此,在精神文化上,八十垱遗址与彭头山遗址也具有一定的联系性。

第一,在葬俗方面。总体上八十垱遗址的墓葬深浅形状不一,还有不规则形,方向及葬具不明。随葬器物零碎,且分布无规律。八十垱遗址东区除聚落城垣和壕沟外,仅发现一座墓葬。建筑遗迹间分布较为密集,似乎有一定的规律。而西部遗迹间距匀称,灰坑主要位于发掘区西北部,5座墓葬略成东西向排列,并且由西向東,间隔逐渐增大⑨。说明八十垱遗址先民对于墓葬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安排计划。

第二,在原始宗教方面。八十垱遗址发现有土墩遗迹,土墩略呈不规则椭圆形锥体,底部长径4.5米,短径4米,高0.8米,遗迹用途不明。堆积为灰黄色黏土,纯净无物,可划分为许多小层,均为浅黄色土和灰色土交替叠压⑩。在《彭头山与八十垱》中就较早指出,八十垱遗址的土墩遗迹与城头山古城和阴湘古城发现的祭坛形状相似,大小相对较小,其可能是祭坛的萌芽,祭坛大小可以看出八十垱遗址当时的祭祀规模,祭祀形式不明。还发现两处高台式建筑,中心柱立柱时可能举行了某种祭祀活动。其中部分不明作用的遗迹可能含有特殊意义。譬如四角外凹、四边内弧的海星式高台建筑,成批分布的小型直壁、深坑类“灰坑”或墓葬,以及堆放大量破碎陶器及动物遗骸的不规则“灰坑”等,这些遗迹都可能与原始的宗教祭祀有关⑪,对于研究原始宗教起源和对之后的发展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在哲学观念方面。该区建筑遗迹富有特色,建筑遗迹平面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墓坑为不规则的长方形竖状土坑。F1为高台式海星状建筑,建筑方式及形状较为特殊,如不规则椭圆形锥体的土墩遗迹。从彭头山遗址的圆形器物,到八十垱遗址对于墓葬建筑的形状不仅表明当时的建筑工艺水平,还说明当时人们逐渐有了方圆的认识。

第四,在艺术题材方面。八十垱遗址也发现了陶棒饰,形状大体上与彭头山遗址的陶棒饰相似,目前没有发现有刻划符号。发现有陶塑,如图三,红陶,形状似鸟,但不见足。发现有装饰品如石棒饰、穿孔石链、钻孔牌饰、翡翠石饰件、穿孔石配饰、穿孔绿松石串珠等。陶器纹饰仍以绳纹为主,还装饰有弦纹、镂孔、指甲纹、戳印纹、刻划纹等,一般与绳纹并施,线条交错形成各式组合纹饰⑫。可以看出在艺术题材方面八十垱遗址与彭头山遗址一脉相承,并有所发展。

第五,在技术工艺方面。从陶棒饰等装饰物等看来八十垱遗址继承了彭头山遗址的陶塑贴筑法和钻孔技术。制陶工艺仍为泥片贴塑或手捏成形,制作较为粗糙不规整、简单原始和朴素无華,器形比较单调。钻孔牌饰发现31件,钻孔木牌是用的杉木,木材珍贵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说明当时的人们能够有意识地利用木材,具有较为熟练的钻孔技术。八十垱遗址中对于西部环壕、土围和古河道的考古,证明了当时已经掌握了利用自然河道和人工挖掘河沟的技术,为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发现有人工建造的墙、壕等工事,具有明显的防护和排水作用,有利于防患自然灾害,保护聚落安全,说明当时已经具备一定的建筑技术。

三、总结

以上五个方面总结来看,彭头山文化时期的墓葬遗存既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联系,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显露了长江中游原始、古朴和粗放的风貌,都表明了当时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系统的精神文化,为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精神文化明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材料。同时,彭头山遗址和八十垱遗址又展现了其精神文化的独特性,对之后的精神文化发展起到了稳定的作用,长久的影响。

注释:

①②③⑤⑦裴安平、曹传松:《湖南澧县彭头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简报》,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④刘志一:《湖南彭头山刻符考正》,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⑥⑧⑨⑩⑪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头山与八十垱》,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⑫裴安平、尹检顺:《湖南澧县梦溪八十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简报》,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28页。

作者简介:洪国玲,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先秦史。指导教师:刘俊男。

猜你喜欢

精神文化
文化引领,构建和谐,实现园所特色发展
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校园足球文化之精神文化建设研究
班级文化建设初探
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思路
立人教育成就教师的本土化发展
六曜与日本文化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班级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