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的内涵发展及意象探究
2021-10-26江明蔚
【摘要】 “鸿”作为我国古代诗歌中经常使用的典型意象之一,本身就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意义,在被历代诗人们寄托众多的思想感情之后,其深厚的意蕴得到了积淀与发展,成了思国怀乡等乡愁文化的代表,在此试对其内涵发展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 鸿;意象;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0-0028-02
一、古代传统“鸿”意象的内涵及文化发展
(一)形容词。“鸿”字最早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现身是在春秋战国的《吕氏春秋·鸿范》、“变化应来而皆有章,因性任物而莫不宜当,彭祖以寿,三代以昌,五帝以昭,神农以鸿。”这里的“鸿”是“兴盛、旺盛”的意思,再如“鸿威(盛威)”,“鸿祚(形容帝王基业鼎盛)”等等。在此基础上,“鸿”逐渐向宏图大业的方向延伸,多用于王业帝位相关的词文,如唐玄宗《幸并州推恩敕》:“兴王始封之地,鸿图创业之初,含育生灵,大造区宇”,但是这里的“鸿”只是一个抽象的形容词,并不能作为一个具体的实际意象。
同时,“鸿”还有“大”的意思,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淮南鸿烈》的“鸿”了:“鸿,大也;烈,明也;言大明礼教,号为《淮南子》。”还有在《楚辞·刘向·九叹·逢纷》中的:“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也体现了“鸿”作为修饰性形容词“大”的意义,同样的,“鸿儒硕辅”(多指学识广博的学者或者功勋卓著的辅臣)、“鸿猷”(大道理)、“鸿运(好运)”也是一样的意义用法。
在最早的时候,“鸿”并未以禽鸟的身份在古典作品中占有一定的篇幅,形容词的解释与用法也多与“帝业王权”等“大”或“杰出”的意义有关。
(二)名词。“鸿”作为其最本质的雁属类禽鸟的含义则是出现在《周易》的“渐卦”里,但在这里的“鸿”还不是完全意义上能够“引起所咏之词”的“他物”,其作用仅仅只是进行了音韵上的联系,实际意义上的联系几乎没有,“意象”的主体比兴作用还未得到很好的运用。直到《诗经·小雅·鸿雁》中“鸿雁于飞,肃肃其羽”的出现,以四处迁徙的鸿雁起兴,写出了流民被迫在野外服劳役、居无定所的情况和周王朝的昏庸腐败,“鸿”的比兴意义才得到真正的落实。
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和自给自足的小农式封建经济体系生产模式,决定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家国情怀,这一系列的价值观念和情感取向,为其对于故乡的重视、安土重迁的心理提供了思想根源,而于南北方之间不停往来,年年迁徙的候鸟——“鸿”,正暗暗契合了古人思乡怀归的情感寄托。古人于异乡仰望天空,看到从故乡方向飞来的鸿雁,再思及自身处境,鸿雁作为有翅膀的飞鸟,虽然四处漂泊,却有着自由广阔的天地,可以按着自己的意愿定期回到家鄉。而征人游子们却被困于脚下的土地,有家不得归,思及至此,其心更哀。于是,在古人们这一俯一仰之间,“鸿”就成了思想怀归的重要载体。从《诗经·小雅》的“鸿雁于飞, 哀鸣嗷嗷”到沈约《宋书·志序》里感慨流民四处迁徙的哀歌“人贮《鸿雁》之歌, 士蓄怀本之念, 莫不各树邦邑, 思复旧井”,“鸿”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情感意蕴渐渐成了一种文化传统性的意象,化身为历代百姓背井离乡、漂泊无依的代名词。[1]
由此也衍生出了鸿雁作为家书的象征,人们在抒发思国怀乡的同时也会借“鸿”来排解内心的悱恻离愁,如《汉书·苏武传》中“雁足传书”的典故,通过“鸿雁”与“家书”的结合,将思乡离愁的感情具体化、固定化,落实到了人们可观可感的日常生活中。再如杜甫诗“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 (《天末怀李白》),以“归鸿”喻朋友,表达对离别的不舍,对友人的思念。“鸿”在此彻底成了乡土情怀的一种象征与寄托。
“鸿”作为思国怀乡情感的具象化寄托,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所能表达的思乡情感的地位是其他意象不能够与之相比的:“柳”的思乡,是源于古人的宅邸和用来送别的灞桥驿站旁一般都会植有柳树,而“柳”又与“留”发音相似,更容易勾起人的伤怀。“月”的受欢迎则是因为它的阴晴圆缺,在表现了一种世事无常、物是人非的同时,又容易让不能相聚在一起或者是无法归家的游子在看到头顶的明月后,又想到故乡之上亦是同样的月亮,思乡之情也由此愈发浓烈。“鸿”的文化传统的形成是因为它虽然生于北方,却在每年秋冬之际被迫远离家乡,向南方迁徙,对于身不由己的异乡人来说,如此同感使得“鸿”这个意向更具有情境化氛围:每当抬头仰望天空,那渐渐远去、变小的人字形排列总会在无形中勾起人们的伤感,其内心的凄凉也由此可见一斑。
既然有了思国怀乡的寂寞惆怅,那么与故土家乡、亲朋好友分别时一系列依依不舍、留恋难分等离别愁绪自然也是“鸿雁”身上被寄托的一种感情。“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诗一直是古代诗词中占比较大篇幅的一类,古人有感于分离,创作了大量涉及鸿雁意向的离别作品。不管是征夫远离妻子戍卒关边从军服役,还是游子羁旅漂泊暂别家乡求于学仕,又或是官员辞别亲友听从调遣四处赴任,“鸿雁”都是他们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审美意象。而且“鸿”这种意象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其特殊不仅仅在于悲伤的主观情韵,更在于它对离人愁绪的具象化的绵延性表达,“剪不断理还乱”,缠绵万里,意境高远却凄凉惨淡,更具韵味。
同时,“鸿”作为禽鸟,一旦雌雄双方确认配偶,便是终生的伴侣,如此忠贞不渝被古人视为烈鸟节禽。古代历史上也有许多关于鸿雁双方为了对方双双殉情的记载,如《宁波府志》记载:“王义官骈云:龙舌朱家, 畜一雌雄, 家童执雁足, 招雄鹅与之会, 既已, 雁遽狂跳,触地而死”。由此可见,“鸿”表达恋人之间忠贞不渝的其情是有着一定现实基础,并被大众广而接受的。
于是,对于中国古代善于观察生活并抒发感慨的诗人们来说,“鸿”的情感与行为自然又引发了诗人们(特别是女性诗人)对于婚姻爱情的思考与感慨,对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传统女性来说,最重要的无非是觅得一个良婿,建立一个温暖幸福的和睦家庭,并与其长相厮守。但由于各种世事纷杂,天灾、人祸、国事、学仕、战乱、徭役等一系列原因,他们不得不忍受各种各样的分离,但又由于女性天生的细腻内敛,他们对于情感的表达不可能像男性一般直白,那么带有强烈情感意象的“鸿雁”便由此作为一个媒介出现在了她们的诗文中,聊表内心幽深缠绵的相思。她们把“鸿雁”作为最贴近自身情感的寄托,盼望在其振翅南飞的同时给心上人带去自己相思相恋的浓浓爱意。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闺怨》:“别日南鸿才北去, 今朝北雁又南飞。春去秋来相思在, 秋去春来信息稀。”便是借“鸿雁”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对于心上人能够多寄书信来的渴望,其内心相思之深切也由此体现。
除此之外,“鸿”的名词性释义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形容词性的影响,其作为形容词时的“大”与“杰出”在适当延伸后变成了一种最原始的宏大境界,即用来形容天地尚未开辟时的混沌景象,如:“鸿洞(混为一体。指宇宙虚无原始的混沌景象)”,“鸿墐(天地最初时的浑沌元气)”。
并且,因为其作为飞禽能够自由地翱翔于广阔而高深的天空,所以自然也代表着从低位走向高位的喻意,如“鸿渐(鸿鸟飞翔由低处逐渐进于高位。比喻官职升迁或渐入佳境)”“鸿飞(仕途像鸿鸟一样飞向高空)”;还有杰出或者志向远大和有福富贵等吉祥意义上的应用,如《史记·陈涉世家》中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鸿骞凤立(鸿鹄高飞,凤凰挺立。比喻超群杰出)”和“鸿运当头”“鸿福满堂”等。
同时,在古代,“鸿”与“洪”也是经常混用的,如“鸿运”和“洪运”,“鸿水”和“洪水”等等。
二、现代文学作品及生活中“鸿”的意义及运用
虽然“鸿”意象在经过之前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有了独特丰富的内涵意义,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思国怀乡的传统乡愁文化和离别文化的具象化的代表,但是在人們现代的日常生活中,“鸿”身影的出现却再也不像古代那么的频繁了,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
(一)对于现代社会交通工具的进步与发展,再加上通讯手段的出现与普及,人们之间的离别时间大大地减少,异地之间的沟通在有了微信视频以后也日益方便,鲜少再出现要用生于北方却不得不奔赴南方的“鸿”来寄托离愁思乡之情的需要了。
(二)时代潮流的新陈代谢愈发的快速化,人们的生活节奏和频率越来越快,很少有时间再掏出纸笔,耐心而又深情地写一封家书寄给远方的亲友,就连偶尔的怀想也被笑称之为一种回不去的情怀,那么“鸿雁传书”的意象也由此可见一斑。
(三)至于其他的一些在古代本来就不太常用的意象,如之前提到过的代表“洪水”的“鸿水”,以及除了本意以外还有着《封神演义》中“鸿元老祖”身份的“鸿钧”等词和其代表的含义,都在历史滚滚长河的淘洗中失去了踪迹。
至于现在语料库中还存在的作为“鸿”本意或者意象内涵的身影,则多是一些文学作品中涉及的与“鸿”有关的成语,如“雪泥鸿爪”和一些与“飞鸿”等鸿鸟生活习性或者飞行特征等相关的一些比喻了。但所幸的是“鸿”作为“盛大”“杰出”“福气富贵”的形容词性含义还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所出现,如“鸿运当头”和“鸿篇巨著”等等。
由于其被历史保留下来的传统意象内涵在当今时代潮流无法再大肆宣扬及运用,而一些较为冷门的含义又早已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销声匿迹,“鸿”字的发展其实与日常生活中,在一定层面上走的是下坡路。
总的来说,虽然“鸿”在人们口中的出现频率较之古代有了大幅度的降低,但在书面形式上的文学作品中,其背后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意象还是比较活跃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希望“鸿”字的传统离愁思乡文化和其他深厚的意象内涵能够在现代社会得到较好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春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雁意象[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12).
作者简介:江明蔚,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