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日法健康管理文化
2021-10-26张晓龙魏凌怡毋柯楠魏凌昊杜嘉鹏
张晓龙 魏凌怡 毋柯楠 魏凌昊 杜嘉鹏
摘要:在社会稳定、医疗救助发达、通信技术便捷的时代,人们却渐渐地忘了健康的重要性。本团队通过探究日本、法国的健康管理文化,分析日法两国国民对健康的认识,查找我国健康文化的漏洞,重视国民健康问题与膳食营养管理,正确理解深层意义上的健康,促进中国运动+营养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日法两国;膳食营养;中国健康产业
前言
21世纪是全球各国维护和平、同谋发展的时期。人们生活在一个社会稳定、医疗救助发达、通信技术便捷的环境中,渐渐地忘却了健康的重要性。其实对于健康的解释,百度百科上随处可寻,但健康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不难看出,健康这个名词隐含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民收入也在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养生人士、享乐主义人士开始为自己的“健康”投资,将部分资金运用在足疗、按摩、保健、健身房等方面。如果他们硬要认为健康的原则之一就是使疲惫的身心能够得以放松,诚然也能够说得过去,但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这样的做法并不能实现自身的整体健康,大部分商人都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
当今社会的年轻人审视美的角度有两种:“体面”和“纤瘦”,而绝大多数人对于“瘦”是没有概念的,往往只追求片面的美感,忽视了“暴瘦”“消瘦”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在医学界这样的“瘦”通常会被定义为病态。人体每天必须摄入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有机物,是根据每日的活动量、各方面压力来决定的,虽然不需要较真,我们也无法精准地计算出每日身体机能的消耗量,但不吃主食肯定是减肥误区。所谓的“瘦”指的是在标准体重范围内,波动不要太大的指数称之为健康地瘦。也有部分人由于饮食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再加上平时不加强身体锻炼,导致后天的“胖”。这种“胖”属于虚胖,是引发后期“糖尿病”“冠心病”的前兆,不论是体重过轻亦或是过重都是影响健康身体的拦路虎。不要天真地认为有谁可以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份合理的减肥秘诀,这大多都是骗财的。仔细想想,吃的少还要忌口,换作是谁都会变瘦,这不是设计减肥秘籍者的功劳,而完全是自己靠毅力换来的成果。长期下来,身体会吃不消,可能会出现身体浮肿、头晕眼花、耳鸣、视力下降,做事的积极性也会降低。
大夫嘴边常提的话,莫过于“注重休息、清淡饮食、加强锻炼。”细细品这12个字,看似简单却又蕴含无限能量,不难发现医生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号——适量运动+膳食搭配=健康。长者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管住嘴,迈开腿,生命向我笑微微”,运动和膳食营养是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
不同国家的饮食状况
日本近年来呈现少子化状态。所谓少子化就是生育率下降、未来人口减少,这其中有历史原因,也有社会因素。日本的城市化带来生育、居住空间的狭小,生活品质的上升,家庭生育欲望急速降低。同时,日本社会老龄化问题也相对严重。日本政府采取推迟退休政策是必然选择,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得出,日本人的平均寿命位居世界第一。大家都知道,日本四面环海,有丰富的鱼类、海鲜类资源。日本人酷爱吃鱼肉,中国人较为喜欢吃猪肉,这是导致身体健康因素有差别的原因之一。鱼类属于白肉,猪肉属于红肉,白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较低、含有维生素卵磷脂,相比之下白肉的蛋白质含量是猪肉的两倍,而且鱼类属于优质蛋白,人体能够更好地吸收,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此外,从唐代传入日本的茶文化也深受日本人的喜好。对于茶文化,从最初人们的日常饮食习惯“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现在的“柴米油盐酱醋”,中国人在逐渐淡忘茶,然而日本人对于茶叶却爱不释手。茶叶中富含茶多酚,它是一种可溶性成分,饮用后可以发挥保健功效,这也是日本人身体健康的因素之一。日本人在饮食方面讲究甚多,他们喜欢清淡的食品,对于食物的选择要求极高,菜品的种类丰富,同时控制食物的油脂和盐分,从而不会引发肥胖和营养不良。日本国土面积大部分被森林覆盖,可用面积较少,地形受到极大限制,日本人出行多靠步行和骑单车,无形中加大了运动量。
向西遥望,“浪漫之国”法国也是极其推崇膳食文化的。有记录说法国人习惯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法国人每天比美国人多食用32g的脂肪、4倍的黄油、60%的奶酪和3倍的猪肉,但从患冠心病死亡的人数来看,法国仅是美国的三分之一。这是因为法国人能做到膳食的合理搭配,在物质较为丰富的条件下,法国人对于食物有着极高的讲究。法国人在饮食方面有一个特点,他们不吃肥肉和动物的内脏。和中国、日本人不同的是,法国人在用膳时,喜欢饮红酒、生水和咖啡,经常是在吃“红肉”时饮红酒,吃“海鲜”类时饮白酒。法国盛产红酒,了解酒文化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每日合理饮用红酒会对身体有潜移默化的帮助。而适当地饮用咖啡也可以消肿、瘦身。精致的饮食文化更加体现出法国人对待生活的热情以及追求浪漫的情调。
别看法国人特别能吃,但他们对自身的健康也是十分在意的。法国人酷爱运动,只要提及跑步和足球这两项运动,当属法国普及。马拉松作为世界知名运动备受世界各国关注,不少热爱跑步的人士都积极参加,法国本土选手也不例外。据统计,法国选手的成绩往往会名列前茅甚至打破世界纪录。足球也是法国人引以为傲的一项运动。法国足球傳奇人物方丹保持着单届世界杯决赛阶段进球数的最高纪录——13个。法国人从小就接触足球,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户外场所,看到踢足球的身影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可以说,跑步和足球是他们热爱到骨子里的运动。法国之所以被称为“浪漫之国”,不仅仅是因为法国是大众认知里的美丽国家,更主要的是法国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对膳食营养和体育运动有着特殊的情怀。
对我国的启示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同年7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两会”期间,就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这一问题作出了有关决策——《关于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中小学生松绑减负的提案》,关注中小学健康发展,着重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因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靠无数个大大小小的企业维持的,一个企业要想稳健发展不能忽视员工的健康问题。当下,部分企业已开始为员工提供合理的饮食搭配、配置健康活动室,利用互联网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从而保持员工的健康状态。
健康源于对生活的态度,无论是法国人的浪漫,还是日本人的专注,无疑都是促成国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对比日本与法国的健康文化发展,我国健康管理投入力度不够,公众认知感和接受度低。我国社会对于健康生活的态度还处在单边走的环境,国内商家虽然也致力于膳食营养和体育运动的推广,但遗憾的是,商家忽视了这两者的同步发展,健康文化的漏洞也随之而来。
综合而言,目前我国应促进国际化交流,加快应用新型技术手段,吸引调动多种社会力量,构建健康产业发展体系。
作者简介:
1. 张晓龙(1999.7-),男,汉族,西安翻译学院本科在读,日语专业。
2. 魏凌怡(1999.5-),女,汉族,西安翻译学院专科在读, 应用法语专业。
3. 毋柯楠(2000.6-),女,汉族,西安翻译学院本科在读,日语专业。
4. 魏凌昊(1999.5-),男,汉族,西安翻译学院本科在读,西班牙语专业 。
5. 杜嘉鹏(2000.5-), 男, 汉族,西安翻译学院本科在读,日语专业。
项目来源:
西安翻译学院2020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X202012714099。(指导教师:黄丽娜,西安翻译学院助教;崔丽霞,西安翻译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