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部门推动茶产业健康发展

2021-10-26徐兴利黄家伟

食品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农村部茶园茶叶

徐兴利 黄家伟

导 语

多年来,我国茶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也出现了集中度低、品牌与市场对接不够等问题。为有效解决茶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促進茶产业健康发展,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日前,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从全产业链打造、促进融合发展等多方面为茶产业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国茶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快速发展。”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负责人表示,一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茶园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及消费量持续提高,居世界首位。2020年,毛茶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50%;全国茶叶消费总量超过世界茶叶消费总量的40%;茶叶出口量居世界第二,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二是优势布局基本形成。目前,我国已形成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东南沿海优质乌龙茶、长江中上游特色和出口绿茶、西南红茶和特种茶等四大优势区域。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福建等省茶叶发展迅速,茶园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三是科技水平稳步提高。2020年茶叶生产科技贡献率和重点产茶县茶园管理机械化水平,均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茶树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全国无性系良种面积占比达62%,比2010年提高17%。茶叶加工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大宗茶和名优茶加工基本实现机械化。四是脱贫增收作用明显。据统计,832个脱贫县中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有150多个,产值超过千亿元,累计带动26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凸显出部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或将阻碍茶产业健康发展。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负责人表示,部分地区无序发展,茶园面积增长快,但设施装备支撑不足,个别茶园弃管失管。经营主体“多小散弱”。茶产业集中度低,经营主体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产业化水平不高、链条较短,家庭式、作坊式经营主体大量存在。精深加工水平不高,速溶茶、茶食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以及茶多酚、茶色素等功能成分开发利用不足。品牌与市场对接不够。经核准注册的茶叶类商标5万多个,但大部分缺乏市场影响力。不少非原产地茶以贴牌、冒牌方式销售。违规现象仍存在。过度包装、夸大宣传等营销乱象,“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违规行为,“天价茶”炒作现象等时有发生。

总体发展目标

对于茶产业未来总体发展目标,《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提升质量,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融合发展、联农带农,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基本原则,着力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加快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高茶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打造茶产业全产业链,拓展茶产业多种功能,提高茶产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确到2025年茶园面积稳定在现有水平,干毛茶总产值达到3500亿元,茶科技水平大幅提升,茶文化大力弘扬,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基本形成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格局。

打造全产业链

全产业链的完善关系到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对其整体发展至关重要,茶产业全产业链主要涵盖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负责人表示,在生产环节,以建设绿色生态茶园为重点,坚持适区适种、适品适种,科学划定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等主要茶类的生产优势区。推进老茶园淘汰、低产茶园改造和新建茶园提质,提高茶园良种率、专用化水平和茶园智能化管理、机械化采摘、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进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建设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茶园,推广应用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等关键技术。

在加工环节,以打造现代加工体系为重点,科学布局茶叶初加工中心,加大茶叶初加工机械购置补贴力度,推进茶叶初加工设施装备更新升级,提高分等分级、产品包装等商品化处理能力。支持加工企业新建或改造精深加工生产线,开发新式茶饮、含茶食品等精深加工产品,研发推广夏秋茶高效加工技术,提取茶多酚等功能成分,推进茶籽、茶渣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在流通环节,以构建商贸流通网络为重点,打造地域特色鲜明、产品特性突出的区域公用品牌,创响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引导各茶区创新发展线下销售渠道,建立新型线上销售体系,推动营销渠道网络化。打造基础设施完善、信息功能齐全、交易方式多样的区域交易中心,引导各茶区探索建立产地市场价格监测体系,正确引导生产、流通和消费。

监管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强

产业发展离不开引导、监管和服务,各行各业只有在规范的市场环境中,才能取得长足发展。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负责人表示,《指导意见》在现有政策和措施的基础上,对引导发展和监管服务进一步明确了六方面措施。

在组织领导方面,强调农业农村、市场监管、供销合作等部门要协调推进工作。

在政策支持方面,统筹加大财政、金融、保险、用地等政策支持,支持茶企优先申报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在市场监管方面,明确要严格市场准入,加强产品包装标识管理,依法打击假冒伪劣、虚假违法广告、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排查整治非法营销和炒作乱象。

在行业自律方面,要发挥茶叶科研、流通、文化等行业协会作用,定期发布市场交易指导价格,引导会员单位自觉抵制过度包装、恶意炒作。支持行业协会建立统一的茶叶产品追溯系统。

在营造良好氛围方面,科学普及茶的营养、储藏等知识,引导理性绿色消费。宣传茶产业发展成效,推介先进模式典型案例,引导形成茶产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指导意见》特别对脱贫地区茶产业提档升级提出明确要求,加大规划引导、财政支持和技术支撑,引导大型茶企到脱贫地区建设生产基地和加工车间,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

2020年,毛茶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50%;全国茶叶消费总量超过世界茶叶消费总量的40%。

猜你喜欢

农村部茶园茶叶
农业农村部明确一季度重点工作
《茶叶通讯》简介
农业农村部:奋战100天夺取夏粮丰收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农业农村部举办第77期每月讲坛
2019年农业农村部展会计划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