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患者术中预防低体温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及对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

2021-10-26冯至欣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7期
关键词:体温研究组发生率

冯至欣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广州 510180

体温过低指的是体温在36℃以下,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低体温在各个年龄阶段均会发生,其发生率可达50%左右。体温过低可引起患者机体新陈代谢异常,延长术后苏醒时间,甚至引起凝血障碍,延长切口愈合时间。临床研究发现,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手术患者低体温[1]。在此背景下,在术中维持患者体温恒定对稳定各项生理功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正确认识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并采取相关措施维持体温恒定显得十分重要。随着对术中低体温的深入研究,发现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术中低体温具有良好效果,其是一种注重过程和环节质量的管理理论,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本研究探讨了在手术患者术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分析其预防低体温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2例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71)和对照组(n=71)。研究组男36例,女35例,年龄11~63岁,平均(37.4±3.7)岁,手术科室:创伤科23例,神经科24例,泌尿科24例。对照组男37例,女34例,年龄10~64岁,平均(37.5±3.6)岁,手术科室:创伤科24例,神经科25例,泌尿科22例。纳入标准:首次手术者;符合手术指征者,如经保守治疗不愈者[2];年龄低于80岁。排除标准:认知障碍者;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等重大疾病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疾病、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临床资料不完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指征,并对其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处理,根据手术流程完成手术,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研究组给予持续质量改进干预,具体如下:①制订措施。由麻醉医生和手术护士组成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对预防术中低体温和治疗等知识进行理论和操作培训,如低体温的发生机制、低体温风险评估表以及输液加温仪等,由专科组长和小组成员制订质量教育的培训制度、考核制度以及手术患者中预防低体温的质量改进流程。同时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分工,及时填写信息报告分析表,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开会,按照考核制度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价。除此之外,重视患者术前评估,护理人员需在术前1 d进行探访,详细了解其身体情况,并向其讲解手术室环境、麻醉以及术中体位等,消除其紧张等负面情绪。②流程。预估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因素,如麻醉、环境以及机体散热等,并加热处理其输注液体、冲洗液以及消毒液等,将患者体温维持在37℃左右。同时在患者手术床上可以铺设医用加温毯,并帮助其更换合适体位,以维持患者核心温度,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注意避免发生局部过热情况。若患者全身麻醉超过半个小时则需要监测其体温,并及时采用相关保温措施。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分析两组不良反应,记录低体温、术后寒战及术后躁动的发生例数,并计算其发生率。观察分析两组体温监控,应用体温计记录患者术前及术毕的体温[3]。观察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量表,内容包括护理技能、护患沟通、健康宣教及整体满意度等,百分制,90~100分=满意,70~89分=基本满意,69分及以下=不满意。自制问卷经过信效度检验,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83,重测信度为0.977。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2.2 两组患者体温监控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毕的体温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体温监控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体温监控比较(,℃)

组别 n 术前 术毕 t值 P值对照组 71 36.6±0.3 35.4±0.3 12.593 0.042研究组 71 36.7±0.4 36.5±0.4 12.712 0.043 t值 1.136 15.472 P值 0.095 0.031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手术患者术中出现体温过低的原因较多,具体如下:①手术操作。大多数的手术时间较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其表面水分挥发,会带走一部分热量,引起体温过低。若患者行腹腔手术时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其腹腔,则会大量丢失腹腔热量,引起腹腔过低[4]。②输液。当体内输入大量冷晶体、胶体及库存血均可降低体温,引起低体温。③手术消毒。患者在术前一般需要应用碘伏进行消毒,而碘伏的温度比较低,冷刺激则会导致机体散发部分热量,降低其体温[5]。临床研究表明,术中体温过低能够影响机体平衡,提高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引起凝血障碍,严重影响手术效果[6]。由此可见,在术中预防患者低体温的发生十分重要。

持续质量改进主要强调在治疗中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临床研究表示,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提高护理质量[7]。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医院中通过不断要求护理人员完善相关知识,并熟练运用到临床中,不仅提高了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效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意外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形象,进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利于进一步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8-9]。有研究认为,低体温不仅会降低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而且还会损伤患者机体,有时甚至还可引起伤口感染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不但会增加手术患者的痛苦,还会延长其住院时间,增加其经济负担,不利于后期治疗[10]。由此可见,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有利于维持手术患者体温恒定,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不良反应较低(P<0.05),且研究组术毕的体温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手术患者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有效维持其体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持续质量改进通过应用加热处理其输注液体、冲洗液,铺设医用加温毯等多种方法给患者保暖,其中在患者术中使用医用加温毯,其通过加热对流空气为患者持续提供热量,最大程度上维持其体表温度,同时加温毯与其接触面积较大,可以有效减少体表热量的散发,避免体温过低[11-12]。另外,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手术患者预防低体温中,在显著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医疗护理安全[13]。这是由于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术中可以有效控制各个环节,避免了因低体温引发的并发症,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经济负担[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研究表明,患者的自身因素、年龄及手术麻醉药物等均能够引起术中体温过低[15]。因此在对患者护理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体温过低,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术中低体温。

综上所述,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在手术患者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改善低体温的效果明显,有利于维持患者术中体温恒定,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护理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促进手术患者康复,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体温研究组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