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驻波超声对浮选气泡的影响

2021-10-26王卫东靳立章涂亚楠刘定桦徐志强

煤炭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微泡低阶精煤

王卫东,靳立章,涂亚楠,刘定桦,徐志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随着低阶煤开采量和采煤机械化程度的增加,低阶煤泥产量和灰分也不断增加。浮选是煤泥分选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对低阶煤泥进行浮选加工,有利于低阶煤的高效清洁利用[1-4]。低阶煤的变质程度低,表面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很难通过常规的浮选手段进行有效地回收[5-6]。现有的低阶煤煤泥浮选,主要通过药剂调节[7-8]、浮选调浆[9-11]、表面改性[12-13]、超声浮选[14-15]等方法调控,提高其可浮性。其中,作为一种结合了多种调控的超声浮选方法,对提高浮选过程的选择性、浮选效率以及浮选效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16]。

超声浮选是一种将物理调节法和化学调节法相结合的浮选方式,对提高煤泥浮选的选择性和浮选效率效果显著[16]。ÖZKAN等[17]的研究表明超声波预处理可使浮选气泡稳定性增强,浮选速率提高,浮选回收率增加,药剂用量减少。康文泽等[18-19]的研究表明超声波预处理使煤泥接触角、疏水性及矿浆pH增加,润湿热减少,超声浮选的精煤产率、浮选速率、浮选完善度较处理前有明显提高。毛玉强等[20]在低阶煤浮选中引入超声波提高了精煤回收率,降低了精矿灰分,强化了低阶煤的浮选回收。ZHEN Kunkun等[21]研究表明经超声场的浮选搅拌后产生的油滴较小,尤其超声功率较高时。油滴粒径的减小导致了相同柴油用量下油滴总表面积的增加,提高了柴油的利用效率,有利于低阶煤的浮选。普遍认为,超声浮选通过超声空化产生的清洗、侵蚀和乳化作用改变了煤泥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促进了浮选药剂的乳化,从而提高了浮选速率及浮选效果[22]。此外,超声作用于浮选过程,对浮选气泡产生的影响也得到了关注。CHEN Yuran等[23-24]研究了驻波声场对浮选气泡的影响,发现煤颗粒被大气泡聚集和吸引。微浮选试验表明,无论有无超声处理的试验,最终最大回收率相似,但超声聚集作用提高了回收速率。MAO Yuqiang等[25]研究了扩散场对浮选气泡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使泡沫区的泡沫层厚度变薄,球形气泡的聚集更有利于浮选。JIN Lizhang等[26]研究了不同频率驻波超声对浮选气泡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kHz的超声场中聚集体和小气泡的数量最多,该条件下得到了最高的精煤产率、可燃体回收率和浮选完善指标。驻波超声促进了气泡与煤粒的聚集,提高了浮选效果。

可见,驻波超声作用于浮选过程中时,不但改变了煤泥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也影响了浮选气泡的行为,2种作用均对浮选结果产生了影响。驻波超声作用的浮选气泡行为对浮选结果的影响较为显著,但相关的机理研究较少。笔者以低阶煤为研究对象,在驻波超声同步柱选装置中进行了柱选试验。在气泡观察装置中,探究了驻波声场中的微泡生成过程、气泡聚集过程和上述过程对浮选选择性的影响。最后,探讨了驻波超声对浮选气泡以及柱选结果的影响。

1 试验部分

1.1 试验煤样

试验煤样为大同矿区四台选煤厂低阶煤煤泥,灰分为34.29%,水分2.12%。煤样粒度分析结果见文献[27],属于高灰细粒煤。表1为煤样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结果。

表1 煤样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Table 1 Proximate analysis and ultimate analysis of coal sample

1.2 试验装置

气泡观察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照明装置、观察装置(亚克力制品)、圆形换能器(100 kHz)、超声波发生器(KMD-D2)、高速摄像系统(Q1M 高速摄像系统)。

图1 气泡观察装置Fig.1 Bubble observation device

柱选装置如图2所示,在观察装置的基础上,添加了充气孔及气泡发生器,柱选装置不需要照明及高速摄像系统。

图2 超声柱选装置Fig.2 Ultrasonic flotation column

1.3 试验方法

(1)超声柱选试验方法:称取75 g煤样并润湿,搅拌2 min 后加入捕收剂(煤油)500 g/t,再搅拌1 min后加入起泡剂(仲辛醇)100 g/t,再搅拌30 s制成浮选矿浆(质量浓度50 g/L)。将浮选矿浆转移至柱选装置中,同时开启超声波发生器和充气阀门,泡沫收集5 min。

(2)气泡观察方法:观察室内充满清水,从下方通入空气,观察室中超声场与柱选一致(100 kHz),待充气稳定后,开启超声波发生器和高速摄像系统,记录超声场中的气泡变化情况。微泡产生过程不通入空气。

(3)热解石墨片和云母片:去掉表层后,通过双面胶粘取中间层固定在底板上,在柱选装置中超声处理5 min。

2 结果与讨论

2.1 驻波超声柱选试验结果

驻波超声柱选试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与常规柱选相比,驻波超声柱选的精煤产率、可燃体回收率和浮选完善指标分别达到了21.93%,30.52%和23.77%,柱选结果均得到了提高。精煤灰分为11.13%,比常规柱选低1.07%。

表2 浮选结果Table 2 Flotation results %

本次100 kHz驻波超声柱选试验与驻波超声浮选[27]的区别在于煤样的润湿、搅拌和加药过程没有超声参与,仅在分选过程中加入驻波超声。驻波超声作用于矿浆与气泡的碰撞区。在碰撞区,气泡矿化上浮成为浮选泡沫,该过程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因此,在本试验中,驻波超声对煤颗粒的清洗作用和对浮选药剂的乳化作用有限。驻波超声对浮选气泡的强化作用较为突出。

2.2 驻波声场中的气泡行为

图3为加入驻波声场后气泡观察装置中的气泡聚集过程,即在800 ms内驻波声场中气泡聚集体的形成及分布过程。气泡聚集体在未加超声时未出现,400 ms时的分布状态已经较为明显,至800 ms时的分布状态已完全稳定且清晰。无超声时,气泡在整个观察装置内均匀分散;当加入驻波超声时,气泡有规律地聚集,形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气泡聚集体;趋于稳定后,气泡聚集体更明显,以条纹状聚集态分布在整个驻波声场中。与扩散声场对浮选过程的搅拌、乳化和减小气泡尺寸等作用[22]相比,上述气泡聚集现象是驻波声场最明显的特性[28]。

图3 气泡聚集过程Fig.3 Bubble aggregation process

图4为气泡观察装置中一个气泡聚集体的形成过程。在间隔25 ms、共75 ms的过程中,驻波声场中的气泡由松散态到聚集态,形成“包裹团”或“链状”的气泡聚集体。在聚集体的形成过程中,聚集时间较短,气泡在声场驱动下的运动行为能够促进煤颗粒和气泡的碰撞[29],使矿化过程更易发生。

图4 气泡聚集体的形成过程Fig.4 Formation process of bubble aggregates

气泡聚集体的生成原理即驻波使气泡在波的叠加处聚集。在声场作用下的气泡会发生体积脉动。如果声压梯度不为0,它可以与气泡振荡耦合,从而在气泡上产生一个驱动力,即Bjerknes力。Bjerknes力是非流动液体中气泡运动的最有力的驱动力。由于声场的作用,小于共振尺寸的气泡沿声压梯度上升,而大于共振尺寸的气泡沿声压梯度方向移动。因此,在驻波声场中,前者在波腹处聚集,后者在波节处聚集[30]。

如图5所示,在观察气泡聚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加入试验煤样,形成了有“包裹团”和“链状”的煤-气泡聚集体。该试验结果表明,驻波声场中的气泡聚集过程对矿化气泡同样产生作用。“链状”的煤-气泡聚集体,将矿化气泡连接在一起,而“包裹团”的存在,可能将矿浆包裹在其中导致选择性较差[31]。图中也可以看出,“包裹团”的数量少于“链状”的煤-泡聚集体数量。因此,驻波声场中生成了煤-气泡聚集体,得到了较好的柱选结果。

图5 煤-气泡聚集体Fig.5 Coal-bubble aggregates

2.3 驻波声场中微泡的产生及其作用

如图6所示,在静水中加入驻波声场10 s,产生了可见的微米级气泡(小于300 μm)。这些微泡泡可以附着在气泡聚集体上,如图7所示。驻波声场在浮选过程中的作用除了提供能量和促进气泡聚集外,还有生成微泡的作用。在驻波声场中,微泡的产生与超声空化及气体析出有关。声场中的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改变了液体内部静压,形成了负压区和正压区。液体中的空腔结构在负压区生长,在正压区压缩,反复的正负压生长过程导致该结构破裂为更小的气泡,破裂过程同时产生能量和微射流,这种现象被称为超声空化[32-33]。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也会导致溶解在液体中气体析出形成微泡[34-35]。驻波超声产生的声场驱动力能够促进气泡矿化,该气泡为微泡时矿化过程更易发生[29]。

图6 微泡产生过程Fig.6 Generation process of microbubble

图7 附着微泡的气泡聚集体Fig.7 Aggregation of bubbles with microbubble

2.4 驻波声场中微泡附着的选择性

如图8所示,将表面粗糙度相近的热解石墨片(平均粗糙度为388 pm)和云母片(平均粗糙度为240.7 pm)在柱选装置中超声5 min后,热解石墨表面附着大量微泡和少部分大气泡。大气泡的周围存在气泡“消失”区域,因此可以判断,大气泡是由微泡聚集兼并[36]产生,大气泡上同样附着部分微泡,这与图7试验结果一致。云母片超声5 min未见明显变化。

图8 驻波超声处理后的样品表面Fig.8 Sample surface with ultrasonic treatment

驻波声场中产生的微泡有选择性地附着在疏水表面,进一步提高其疏水性,同时,距离相近的微泡易发生兼并行为,生成较大的气泡。当微泡作为“介质”参与煤-泡聚集体的形成过程时,该聚集过程具有了一定选择性。相比于单个气泡,煤-泡聚集体能浮出更多精煤。因此,与常规柱选相比,驻波超声柱选的精煤产率、可燃体回收率和浮选完善指标均有所提高。

3 结 论

(1)驻波超声加入柱选后,可以强化低阶煤煤泥柱选效果。精煤产率、可燃体回收率和浮选完善指标分别达到了21.93%,30.52%和23.77%,均高于常规柱选;精煤灰分为11.13%,比常规柱选低1.07%。

(2)进入驻波声场的气泡有规律地聚集,形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聚集体,在趋于稳定后,聚集体以条纹状聚集态分布在整个驻波声场中。与扩散声场对浮选过程的搅拌、乳化和减小气泡尺寸等作用相比,气泡聚集是驻波声场最明显的特性。

(3)驻波声场在整个柱选过程中的作用为提供能量、促进聚集和产生微泡。声场驱动力提供了能量,促进了煤颗粒与气泡之间的碰撞。在声驱动力的作用下,气泡以条纹状聚集态分布在整个驻波声场中。微泡作为煤颗粒和大气泡之间的“介质”,可在很短的时间内促进其聚并,形成煤-泡聚集体,且该过程具有一定选择性。这些煤-气泡聚集体在浮选过程中进入泡沫层,最终成为浮选精煤。提高了精煤产率、可燃体回收率和浮选完善指标,降低了精煤灰分。

猜你喜欢

微泡低阶精煤
大屯选煤厂粗精煤回收系统改造实践
低阶煤煤层气富集区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
精煤产品结构调整及回收系统改造
载药脂质微泡推进智能化超声医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携IL-6单克隆抗体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兔MI/RI损伤中的应用
超声场中振荡微泡对血管壁的生物力学效应
协庄选煤厂浮选精煤降水及掺配的研究与应用
思辨阅读:让儿童思维从“低阶”走向“高阶”
从低阶走向高阶 从知识走向素养
田庄选煤厂精煤水分的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