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高龄孕妇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1-10-26杨小蓉路小娟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1年27期
关键词:高龄发病率剖宫产

杨小蓉,丁 娟,路小娟,金 璇(通讯作者)

(四川锦欣妇女儿童医院产科 四川 成都 610011)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婚育观念的改变,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我国高龄妊娠的人群呈增加趋势[1]。目前研究表明高龄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PIH)、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发病率增加的高危因素[2-3]。同时,剖宫产率、早产率也高于适龄产妇[4]。寻求降低高龄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不良妊娠结局的干预措施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高龄孕妇身体各项机能错过了最佳妊娠时机,妊娠期间漫长,难免处于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之中[5]。不良情绪可导致机体交感神经活动及相应物质分泌增加,诱发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6]。临床上医护常常关注疾病本身的治疗,而忽略患者心理因素的干预。本文通过对高龄孕妇进行心理干预,了解高龄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的变化,旨在为加强高龄孕妇围产期保健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 年1 月—2020 年6 月产科门诊建卡年龄≥35 岁的孕妇408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207 例)和对照组(201 例)。试验组初产妇169 例,经 产 妇38 例, 体 重 指 数(24.08±4.98)kg/m2;对 照 组 初 产 妇165 例, 经 产 妇36 例, 体 重 指 数(23.87±5.12)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及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建卡后定期产检;(2)单胎妊娠。排除标准:(1)既往妊娠发生并发症;(2)合并内外科疾病;(3)精神异常,交流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定期到医院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并通过孕妇学校详细介绍怀孕及分娩的相关知识,保持乐观心态和稳定情绪,合理地安排膳食,坚持适当的运动。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1)每周进行1 次电话联系,了解孕妇情绪变化,采用安慰、鼓励、共情、倾听等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缓解负性情绪;视情况邀请心理专家会诊,针对性予以疏导[7]。(2)嘱咐孕妇家属给予良好陪伴,创造一个良好家庭氛围,确保孕妇心情愉悦[8]。(3)孕妇多聆听宁静舒缓的音乐,3 次/d,每次半小时,倾听时集中呼吸、冥想等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减少交感活动,放松身心,消除焦虑与不安[9]。(4)及时纠正孕妇错误认知,鼓励正确对待妊娠,保持产妇即将成为母亲的自豪感[10]。(5)每天进行半小时身体按摩,放松肌肉、抑制交感神经系统,使心率、呼吸、血压下降,降低孕妇不良情绪的发生[11]。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建卡时、入院后、分娩后3 次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PIH、GDM 病发病情况;剖宫产率、早产率。中国常模标准为:SAS 标准分分界值为50 分,其中50 ~59 分为轻度焦虑,60 ~69 分为中度焦虑,≥70 分为重度焦虑;SDS 标准分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 ~62 分为轻度抑郁,63 ~72 分为中度抑郁,>72 分为重度抑郁[1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孕妇SAS、SDS 评分对比

两组孕妇在建卡时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入院后及分娩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SAS、SDS 评分对比(± s,分)

表1 两组孕妇SAS、SDS 评分对比(± s,分)

分组 例数SAS 评分建卡时 入院后 分娩后试验组 207 58.13±2.96 47.57±3.65 43.63±3.56对照组 201 57.78±3.01 55.40±4.52 46.75±3.49 t 1.402 371.622 79.859 P 0.237 0.000 0.000分组 例数SDS 评分建卡时 入院后 分娩后试验组 207 58.96±4.76 49.36±2.84 45.78±5.29对照组 201 59.12±3.58 55.47±3.24 48.52±5.37 t 0.146 410.967 26.954 P 0.702 0.000 0.000

2.2 两组孕妇PIH、GDM 发病率对比

两组孕妇PIH 发病率分别为4.83%、10.45%;GDM 发病率分别为11.59%、19.40%。试验组PIH、GDM 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妇PIH、GDM 发病率对比[n(%)]

2.3 两组孕妇早产率及剖宫产率对比

试验组早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孕妇早产率、剖宫产率对比[n(%)]

3.讨论

女性选择生育的年龄逐渐推迟,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近年来我国二胎政策开放等原因,高龄孕妇的数量也逐渐增加。年龄可通过影响机体的遗传、生化、代谢过程,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13]。

因卵泡数量及质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一定程度的下降,身体的各项机能也错过了妊娠的最佳时机,高龄孕妇面临更大的妊娠压力,出现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可通过以下途径引起机体发生病理生理变换[5-6]:(1)心理神经途径:不良情绪作用于海马、杏仁核、脑桥的蓝斑等处,激活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释放大量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儿茶酚胺物质[14];(2)心理神经免疫途径:应激反应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发生双向性调节,长时间的应激反应可导致下丘脑受损,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内环境紊乱,细胞免疫功能被抑制[14];(3)心理神经内分泌途径:不良情绪还可通过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刺激肾上腺皮质合成和分泌糖皮质激素增加[15]。

本文结果显示:两组在建卡时进行SAS、SDS 评分,均存在轻度焦虑及抑郁情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入院后及分娩后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可降低孕妇的抑郁、焦虑的发生,改善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

高龄导致PIH、GDM 发病率增加的机制包括:(1)表观遗传对高龄妊娠中妊娠特有疾病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染色质重构、DNA 甲基化、DNA 去甲基化、非编码RNA 等方面;(2)PIH、GDM 疾病中氧化应激适应性下降;(3)血糖代谢异常可发展为GDM,并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微血管病变,从而增加PIH 发生率;(4)抗血管生成因子作用增强,致胎盘形成异常,发生胎盘功能异常;(5)心血管顺应性的丧失和内皮依赖性功能的改变导致血管损伤[16]。本研究中,试验组在经过良好的心理干预后,PIH、GDM 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心理学理论依据,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可通过降低交感神经活跃程度等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降低高龄孕妇PIH、GDM 发病率。本文中试验组PIH 发病率(4.83%)、GDM 发病率(11.59%),高于目前报道的适龄孕妇PIH 发病率4.40%,GDM 的发病率3.41%[17],说明心理因素的负面影响为PIH、GDM 发病率增加的原因之一,并不能完全降低高龄这一高位因素所导致PIH、GDM 发病率的增加。

剖宫产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高龄孕妇无指征剖宫产更为严重:(1)高龄孕妇骨盆及韧带功能退化,软产道弹性差;(2)高龄孕妇精神紧张,顾虑多,主动要求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3)高龄孕妇妊娠不易,辅助生育等原因使得胎儿珍贵,医患更倾向于剖宫产终止妊娠[18-19]。本研究中,试验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龄孕妇在经过良好的心理干预后,高龄孕妇对分娩方式有更好的认知,减少孕妇顾虑,有利于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比率,促进高龄孕妇选择阴道试产。试验组早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孕妇拥有良好心理健康状况,降低了不良情绪导致的妊娠并发症、胎儿窘迫等需提前终止妊娠的情况发生,而早产相应减少。

综上所述,对高龄孕妇进行心理干预,可改善高龄孕妇的心理状态,缓解焦虑及抑郁的不良情绪,降低交感神经活跃程度等,减少PIH、GDM 的发病率,降低剖宫产率及早产率,可供临床参考。

猜你喜欢

高龄发病率剖宫产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高龄女性助孕难在哪里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超高龄瘙痒症1例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
高龄老人须克服4大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