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芬太尼连续蛛网膜下隙镇痛在分娩产妇中的效果分析

2021-10-26

医药前沿 2021年27期
关键词:蛛网膜产程芬太尼

蒋 飞

(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心药房 江苏 常州 213000)

疼痛是产妇分娩期间的主要症状,影响产妇产程,降低其分娩期间的配合度,甚至引发应激反应,加大分娩风险[1]。临床研究认为,降低产妇在分娩期间的疼痛感,有助于提升分娩期间的安全性,改善分娩疼痛对分娩过程中产程、产力等各项因素的影响。舒芬太尼是临床常见麻醉药物,也是临床分娩镇痛研究重点,应用安全性高,并具有长效镇痛效果。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60 例产妇进行舒芬太尼镇痛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 年1 月—2021 年1 月收治的60 例产妇进行舒芬太尼镇痛研究,将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一组与二组,各30 例。一组产妇年龄25 ~40 岁,平均年龄(32.06±1.13)岁,孕周40~41周,平均(40.06±1.20)周。二组产妇年龄24 ~40 岁,平均年龄(32.14±1.23)岁,孕周40 ~41 周,平均(40.11±1.22)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所有产妇均知情同意此次舒芬太尼镇痛研究内容,家属同意麻醉镇痛方案;(2)产妇及家属能够依从医务人员指令,配合分娩过程。排除标准:(1)传染病;(2)精神疾病;(3)中途退出舒芬太尼镇痛研究者;(4)分娩期间死亡;(5)麻醉禁忌;(6)合并妊娠期疾病。

1.2 方法

1.2.1 文献分析法 以“连续蛛网膜下隙镇痛”“舒芬太尼”“分娩镇痛”等为关键词,从万方、知网等各大数据库中收集与舒芬太尼镇痛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源,为此次舒芬太尼镇痛研究提供文献支持,也为后期不同麻醉方案作用效果分析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1.2.2 数据调查法 选择我院研究期间收治的60 例产妇进行舒芬太尼镇痛研究,通过镇痛情况、时间指标、分娩情况3 项核心指标数据观察,掌握其数据差异情况,通过数据直接观察2 种不同麻醉方式所带来的差异,为此次舒芬太尼镇痛研究提供核心数据支持。

1.2.3 镇痛方法 一组接受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腰硬联合)方案:(1)引导产妇以左侧卧位接受麻醉穿刺;(2)穿刺点为L3 ~4;(3)将腰麻针穿刺至蛛网膜的下腔位置;(4)注意观察脑脊液情况,如果有溢出现象后则要将微导管置入(25 G);(5)头向推注舒芬太尼药液,剂量为5 mL;(6)将硬膜外导管置入位置3 cm;(7)引导产妇改变体位为平卧位;(8)将导管妥善固定;(9)为产妇连接好电子镇痛泵;(10)镇痛药物方案:派罗卡因(0.1%)+200 mL 舒芬太尼混合液(0.5 μg/mL);背景剂量为40 mL/h,产妇自控镇痛6 mL/次,将时间锁定为10 min,需要注意,麻醉过程中麻醉剂量≤40 mL。二组接受舒芬太尼(连续蛛网膜下隙镇)方案:(1)引导产妇以左侧卧位接受麻醉穿刺;(2)穿刺点为L3 ~4;(3)将腰麻针穿刺至蛛网膜的下腔位置;(4)注意观察脑脊液情况,如果有溢出现象后则要将微导管置入(21 G);(5)操作人员注意置入位置3 cm;(6)引导产妇改变体位为平卧位;(7)将导管妥善固定;(8)为产妇推注舒芬太尼8 mL;(9)为产妇连接好电子镇痛泵;(10)镇痛药物方案为:100 μg 舒芬太尼+100 mL 0.9%氯化钠溶液;背景剂量为2 mL/h,产妇自控镇痛2 mL/次,将时间锁定为10 min,需要注意,麻醉过程中麻醉剂量≤14 mL。

1.3 观察指标

(1)镇痛情况:5、10、15、30、60、120 min。由此次舒芬太尼镇痛研究人员采用VAS 量表对产妇的镇痛情况进行评估,了解麻醉方案镇痛效果。(2)时间指标:镇痛起效时间;总镇痛时间;舒芬太尼用量。(3)分娩情况:自然分娩;剖宫产。(4)产程情况: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9.0 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镇痛情况

用药后,二组产妇镇痛5 min VAS 评分值高于一组,镇痛10 ~120 min 镇痛分值均低于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镇痛VAS 评分情况比较(± s,分)

表1 两组产妇镇痛VAS 评分情况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5 min 10 min 15 min一组 30 5.14±0.03 4.13±0.04 3.35±0.21二组 30 5.23±0.02 4.00±0.04 3.02±0.04 t 13.6719 12.5871 8.4550 P 0.0000 0.0000 0.0000组别 例数 30 min 60 min 120 min一组 30 3.11±0.03 2.21±0.04 3.14±0.03二组 30 2.89±0.02 2.00±0.06 3.00±0.02 t 33.4203 15.9506 21.2675 P 0.0000 0.0000 0.0000

2.2 时间指标

用药后,二组产妇时间指标优于一组,舒芬太尼用量少于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时间指标比较(± s, min)

表2 两组产妇时间指标比较(± s, min)

组别 例数 镇痛起效时间 总镇痛时间 舒芬太尼用量一组 30 8.14±0.44 240.12±5.71 30.05±2.44二组 30 5.52±0.32 260.31±10.39 22.03±1.44 t 26.3764 9.3276 15.5043 P 0.0000 0.0000 0.0000

2.3 分娩情况

用药后,二组产妇自然分娩情况优于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分娩情况比较[n(%)]

2.4 产程情况

用药后,二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长于一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短于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产程情况比较(± s, min)

表4 两组产妇产程情况比较(± s, min)

组别 例数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一组 30 550.31±10.32 49.06±1.39 9.03±0.21二组 30 657.03±11.03 44.03±0.39 8.44±0.31 t 38.6975 19.0835 8.6305 P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镇痛药物是临床常见药物,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外周以及中枢神经传导达到镇痛效果,并且对恐惧、不安等情绪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临床研究中,经常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使用镇痛药物,降低产妇的分娩疼痛感,同时缓解疼痛所引发的焦虑、不安心理,提升分娩安全性[2]。舒芬太尼则是临床常用镇痛药物,在输注到人体后能够直接作用于μ 阿片受体,血脑屏障通过性好,能够经过肾脏排出,安全性比较高[3]。此外,舒芬太尼效价比较高,实际应用后能够长时间作用于产妇,因此镇痛效果比较好[4]。

此次研究中,选择在我院分娩的60 例产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用药后,二组产妇镇痛5 min VAS 评分高于一组,镇痛10 ~120 min VAS 分值均低于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二组产妇时间指标优于一组,自然分娩情况优于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二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长于一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短于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二组产妇接受镇痛方案后能够积极作用于分娩过程,缩短产程时间,提升自然分娩率,并且在长期镇痛效果比较好,但前期镇痛过程中二组镇痛方案起效比较慢。原因分析如下:(1)连续蛛网膜下隙镇痛方式能够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脊神经,对人体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对μ 阿片受体亲和力强,因此作用后能够持续作用于产妇,所以二组持续镇痛时间更长。(2)此外一组所接受的镇痛方案主要采用腰硬联合镇痛方式,不仅会阻滞产妇痛觉,并且改变了血流动力学情况,因此会对产程等因素造成影响,因此二组分娩数据更佳。(3)二组所使用的套针相对比较细,在注射过程中阻力大,不利于麻醉药剂扩散,是前期镇痛效果数据差异的主要原因[5]。

综上所述,在产妇分娩中用舒芬太尼给予连续蛛网膜下隙麻醉,镇痛效果相对较好,虽然起效慢但持续时间长,有助于产妇分娩,提升分娩安全性。

猜你喜欢

蛛网膜产程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