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提升高校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2021-10-25赖玉彬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学生文化自信

摘要:当代高校学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经济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新时代赋予了高校学生新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建设任务。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十分必要的。应努力构建高校学生文化自信培养体系,增强高校学生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学生;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建设成文化强国。高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阵地,必须提升对高校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提升高校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是推进建设文化强国的主要因素之一。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高校学生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中坚力量、骨干力量。西方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威胁我国国家安全,破坏我国济建设,实行文化渗透,并阻碍着社会发展。高校部分学生对中国文化,尤其是缺乏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我们须引起高度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且坚决抵制西方“文化霸权”的侵蚀。培育高校学生文化自信是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撑。

二、高校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不足

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学生,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担任起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因受社会阅历、知识水平及自身不成熟的心理品质的影响,高校学生缺乏理性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在西方文化的渗透下,高校部分学生片面推崇西方文化受到的部分高校学生的片面推崇,没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将西方文化视为新风尚,没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未及时准确地认识到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二)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网络的普及与发达,使得文化的传播更具开放性、互动性和快捷性,人们借助网络,不仅创新了文化形态,为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也便捷地了解到了我国的发展状况与世界的变化,增强了人们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网络已经成为了“00”后高校学学习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网络学习先进文化知识,丰富了人脉关系,构筑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由于其辨别能力较低、自律意识较差,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不良觀念的影响。

(三)传统文化教育不完善

当今世界是文时代多元化时代,随着西方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以及文化和价值观选择的多样性,高校部分学生失去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向,不积极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不主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专业课的学习上,甚至有人形成了“非专业课就不重要”的错误观念,选修通识课只为了通过考试,取得学分,政治理论课上睡觉、玩手机的现象屡见不鲜,功利主义的思想,使得高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汲取,仅仅只停留在表象了解阶段,并没有认真思索、深入理解,更提不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味盲目地推崇西方文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全盘否定。

三、提升高校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

(一)树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念的自觉性

深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必要条件。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沉淀,知道了我们自己从哪里来,才知道我们要去往何处。高校学生要积极主动地担当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努力提高政治觉悟,努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提升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文化底蕴,对于培养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应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

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加强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让高校学生能够对我国优秀的文化思想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了解。高校校园应该通过设置人文课程,将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中西对比作为教学重点,培养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同时注重大学校园的文化建设,促进学生通过校内实践、校外服务,提高个人主体意识,为文化传播贡献个人力量。高校应强化师资培训和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优秀传统文化师资力量。

(三)创新教育手段,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教育手段的创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积极作用。高校

可以邀请一些文化名家或非物质遗产传承人、民间艺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参与到传统文化的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和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进一步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校园文化的导向性,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节、活动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当中进行展现和交流。在中华传统节日期间,安排相关的文化庆祝纪念活动,让学生参与各种与中华传统节日相关的活动,从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成立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社团或兴趣小组,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创新的教育手段,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自信。

参考文献:

[1]刘璐,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03.26

[2]刘建兰,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途径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1.25

[3]李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传承的途径简析[J],《四川戏剧》,2016.01.01

[4]程为民,熊建生 .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状况分析 [J].教育研究与试验,2016(4)

[5]苏新雯,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探究 [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06-04

作者简介:赖玉彬(1992-),男,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2021年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项目:《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提升高校学生文化自信的研究》,项目编号:2021-028-0226,主持人:赖玉彬。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学生文化自信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