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思考
2021-10-25张寒露
张寒露
摘 要:中职语文践行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学科思维以及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作息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应当在语文课程中渗透“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指导学生逐步认知国学思想理论及先进的道德文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基于此,文章就中职语文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实施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
引言
中职语文的授课重心是帮助学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方便学生在自主认知、理解探讨的过程中掌握语言方面的感悟。因此,指导学生明白优秀文化的内涵,在课程思政中掌握思政政治及社会主义思想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思想和审美意识。另外,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中职语文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意义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革新要求是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帮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及时事政治方面的内容。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向学生讲解特色的思政思想,能让学生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和价值观,以便实践“立德树人”的目标。另外,“课程思政”理念也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在优质的教学渗透中传授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主动认知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正确的实践观念。总之,在“课程思政”教育指导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心理、生理的变化特点,还需要注意互联网环境下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原因,在有效、科学、合理的教学指导中提升德育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还应当与企业教师、学校进行合作,利用相应的学习活动,方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掌握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形成适合自己职业生涯的教育方向。
二、中职语文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措施
(一)构建诗歌诵读活动
构建有效的诗歌诵读活动,指导中职学生朗读、思考不同案件、诗词中所涵盖的爱国元素和发展精神,有利于让学生在体会语言文字内涵的过程中品鉴中国优秀文化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意义。由此可见,教师需要努力挖掘中华经典、传统文化中的国学元素,指导学生在亲近中华文明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及道德素养。所以,利用诗歌诵读活动,品味如《三字经》《道德经》《师说》《阿房宫赋》《论语》《游褒禅山记》等文学著作中所特有的文化精华,有利于让学生在品味诗人思想、认知文字魅力的基础上明白古代文化的深远影响。另外,学生也应当主动交流各个古诗词中所特有的精神文化,如《离骚》中涵盖了屈原个人的历史及思想观,特别是在被贬时期、怀才不遇时的气愤,以便让学生明白读书、文化知识储备以及拥有一个和平的环境对自己成长是多么重要。同时,学生还需不断感受各个爱国居士的思想境界,运用潜移默化的指导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如《木兰辞》中就表达了关于战争的残酷,而通过战争背景需要让学生意识到和平和民族统一与社会发展的作用。总之,让学生多读古诗词,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还能达到德育教育的本质目标。
(二)创设作品展现活动
创设优质的作品展现活动,指导学生在个性化的指导学习、体验、思考中掌握先进的传统文化,不仅能开发学生的语文学科能力,还能让学生在体会优质作品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为此,教师需要分析各个专业学生的优势,利用信息化技术呈现出特色的文本内容,方便学生自主感受到名人名篇、民风民俗以及道德素养方面的内涵。例如教师可展现齐白石先生的名画名作,或者是呈现《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等电影著作,可让学生逐渐意识到革命时期先烈的汗水和泪水。另外,教师还应当在语文课堂中设立“自主讨论”的环节,要求学生围绕各类优质的文化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使用日记、美篇、读后感的形式進行呈现。比如在介绍关于故宫历史的过程中,教师可从故宫的构造特点、传统每篇、历史进展以及国学内容进行讲解,方便学生在认知中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民风民俗[3]。同时,教师还可呈现各地特有的经典,如趵突泉、西湖、岳阳楼等建筑,有利于在构造古色古香空间意境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各地优秀的文化。总之,通过运用“古、美、绝、奇”四个角度说明关于历史、建筑、文化的内涵,同时指导学生认知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及影响,可让学生在“思政育人”的教育支持下不断明确自己成长的方向,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
(三)呈现优秀的文化历史
对学生道德、思想、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呈现优秀的文化历史,指导学生亲临博物馆、文化馆中感受优质的国学理论。首先,教师可要求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感受唐三彩、瓷器、四大发明等内容的讲解,同时还可呈现关于壁画、雕塑、彩瓷等艺术的影响,方便学生在理交流文化艺术的过程中聆听历史并感受历史。其次,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激励学生将所见所闻以小视频的形式进行分享展示,拍摄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发展进程,促使学生意识到文化育人价值及人文素养方面内容的推广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在课程中融入文化、人文、历史、社会、生活方面的理论,指导学生意识到这些事件背后所涵盖的思想政治精神,以便让学生在德育教育认知、理解的过程中意识到自身成长的方向,这对于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王承欣. 中职语文有效性阅读教学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05):167-168.
[2]陈全堂. 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析[J]. 河南教育(职成教),2020(Z1):65-67.
[3]吴姗. 课程思政导向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路径[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7):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