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外的偏见与转变
2021-10-25
9月30日,大卫·弗格森身着一袭苏格兰短裙,站到了中国人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场所——人民大会堂,收获了中国政府友谊奖,受到了国家总理李克强的接见。
现年65岁的英国人弗格森是外文出版社的编辑,在中国工作已有15年。他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英文版的主要母语改稿人,常年为中国领导人著作、政府白皮书以及其他各类重点外宣图书的英文译文改稿润色。
从误解到理解
弗格森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法学系,曾在英国与兄弟合营一家影视公司,对西方媒体颇为了解。起初,和大多数没到过中国的西方人一样,在他的印象中,中国“是一个贫穷大国,仅有北京和上海两个现代化城市勉强可以撑起门面”。他甚至以为,中国人都是穿着中山装、不苟言笑的农民。对于中国共产党,他也曾存在误解。
然而,当他跟随祖籍吉林的妻子首次踏足中国时,他发现真实的中国与想象中的截然不同。他到访的第一个中国城市是吉林市。“吉林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物资供应充足。大街上,没人穿中山装,人们的穿着现代而时尚,日子过得很滋润。”在定居中国的头两年,他先后担任过足球经理人、公司顾问等职务。
2008年初,他的妻子发现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网”)在招聘外籍编辑,便建议弗格森投简历试试。但当得知中国网是中国官方媒体时,他犹豫了。那时的他对中国政治不甚了解,也不愿意从事和政治沾边的工作。
然而,西方媒体对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的歪曲报道让他改变了主意。当时,关于该事件的报道铺天盖地。弗格森密切关注事态的进展,却发现中西方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截然不同。当时的他并不懂中文,他阅读了大量西方媒体的相关报道,也反复观看了中国官方媒体所发布的影像。作为资深影视从业人员,他从专业的角度判断,中国媒体发布的影像是真实的。他说:“西方媒体关于拉萨‘3·14事件的报道谎话连篇。我觉得,总得有人站出来讲出真相。”同年4月,他正式入职中国网。
那一年,关于北京奥运会的不实报道,屡见西方报端。当看到“150万北京居民被迫离家为奥运会腾地”的虚假报道时,弗格森十分愤怒。他说:“这可能是我见过的最大谎言。”仔细研究那篇报道后,弗格森发表文章一一反驳了报道中的错误之处。
“作为新闻人,我的主要职责是破除西方的涉华迷思和臆断。”弗格森说,因为不懂中文,他对中国的认识与理解并没有受到中文媒体的左右。他说:“我没有重复中国媒体所说的话。我只是非常仔细地阅读西方媒体的报道,并驳斥其中的观点。”
从理解到支持
2010年,弗格森加入了外文出版社,先后推出了《南通故事》《从“广东制造”到“广东创造”》《生态北京:绿韵新城》等多部介绍中国城市的作品。
为了写书,他游历了很多中国城市,体验各地的独特文化,也接触到了很多中国人。他们当中有渔民,有收藏家,有官员,也有企业家。弗格森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无论走到哪里,中国人都是那么善良和无私。他们要么帮我安排采访行程,要么牺牲自己的时间帮我查找材料。”
他也认识了很多中国共产党党员。他说:“我接触过数百名中共党员,每一位都很善良、很真誠。”
2014年,弗格森开始担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英文版的母语改稿人。在忠实传达原文思想的基础上,他反复研读译稿不下5遍,对许多重点表述和关键术语的英文译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使译文更易于外国读者理解。
在他看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所蕴含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围绕“中国梦”而展开的庞大思想体系,是认识中国的一个窗口。他说:“要想理解这本书说的是什么,就得先了解中国人民想的是什么。”对于想要读这本书的外国人,他建议先从脱贫攻坚、“一带一路”、反腐倡廉等章节开始读,因为这些部分故事性更强,更易于理解。
通过对中国各地的实地考察和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重要党政文献的反复研读,弗格森对中国的理解更加深入,对中国的政党制度也有了全新的认识。“作为西方人,如今我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非常‘不时髦——我支持中国共产党。”
弗格森说:“西式民主是有钱人的游戏。中国共产党不玩那一套,而是专注于国家治理。”在他看来,西式民主推崇冲突和对抗,能在西方政治体系中平步青云的都是些爱挑事儿的人,多数傲慢、好斗、自私、自恋。而中国的政治体系崇信合作、协商和共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合作,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他认为,中西两种政治体系截然相反。“中国的政治家从不绞尽脑汁地想该怎么登上明日的新闻头条,也不会跟15个媒体顾问坐下来讨论该如何包装自己才能在电视演说中维护好形象。他们只会讨论未来30年如何让中国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也许,在外人看来,中国政治家要相对木讷一些。不过,这其实是件好事,讷言之人大多敏行。”弗格森如是说。
从支持到喜爱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每年暑期弗格森都会携妻儿回苏格兰小住一段时间。他发现,每次从苏格兰回中国,妻子总是向身边的人讲苏格兰的优点,极少挑刺抱怨。这让他很感动。他觉得,对于妻子的祖国,他也要报以同样的善意。因此,每次回苏格兰,他也总会跟家乡的人说起中国的好。
在社交网站上,弗格森也不遗余力地就一些涉华话题与人论战。然而,大多数人还是宁可相信西方媒体的不实消息,也不愿意相信他的亲身经历。“西方民众被涉华负面报道轰炸了多年,无论中国做什么,都会招来批评。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能招来批评也表明中国在国际舆论场是有影响力的。”他说。
弗格森也坦言,要想让西方民众了解真正的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建议中国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能用地道外语译介中国故事的翻译人才。他认为,应该鼓励更多中国人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走进国际舆论场,直接挑破西方关于中国的种种迷思和臆断,以正视听。
(《北京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