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化策略
2021-10-25李博
李博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局 天津 300467
引言
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是将绿色建筑技术进行优化,在优化的同时导入到建筑设计中,这样有助于设计效果的提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以环保、绿色、健康为主旨,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让人们幸福地生活在碧水蓝天之下。本文主要是阐述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策略。
1 绿色建筑的概括
绿色建筑在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发展中由此而生,其建筑理念为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绿色建筑技术为主展开施工,从而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平共处。绿色建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最大的优势是对资源可以回收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更好地维护生态环境。将绿色建筑技术合理的融入建筑设计中,不但可以对施工环节开展健全的监督管理,还可以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绿色建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离不开先进的机械设备与管理技术,它的引入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要重视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1]。
2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基本原则
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理念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将建筑物进行整体美化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并且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在设计过程中将遵循以下原则。
2.1 舒适健康原则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更加向往舒适、健康的生活。在建筑设计中,通过绿色建筑设计为当下人们营造了舒适的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想要拥有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证所居住的室内环境无论在湿度还是温度上都保持良好的状态,而且还要有充足的光照,满足人们的身心发展需求。
2.2 美化原则
美化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增添建筑物的美观设计,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其次,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借助绿色建筑设计为人们制定审美取向方面的内容,特别是把建筑和自然风景相结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后,贯穿美化原则,利用生态环境建造宜居性建筑,促进生态环境与建筑的协调发展,减少在建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3 同步原则
在建筑设计环节,尽可能多的运用绿色建筑技术,争取在设计的每个环节中都能展现出绿色技术的优点。通过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可以增加多个绿色功能,例如供水功能、通风功能以及照明功能等等。将建筑设计融入施工环节,可以给施工环节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在施工过程中把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到建筑中,可以提高绿色建筑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而获得环保、低碳、节能的效果[1]。
2.4 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建筑施工项目要符合因地制宜原则。例如,建筑施工项目如果靠近山水环境,那么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就可以建筑为田园风景小区,合理利用周边资源,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是指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改革、重建、规划,对原有材料、空间最大程度的使用,以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空气、水、粉尘等污染,降低垃圾的产生量,提高建筑改造效率,例如我国老旧小区的改造项目。
2.5 少量化原则
少量化原则是指在建筑的装饰装修方面,例如,当代年轻人比较喜欢的简易装修风格,用较少的装修材料实现最佳的装修效果,使建筑内部的实用空间更加宽广。少量化原则改变传统的装卸观念,既可以降低装卸费用,还可以节约能源,比如现阶段实用较为广泛的装配式方法,其成本费用低、用料节俭、建筑质量极高[2]。
3 建筑设计中优化绿色建筑技术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为了降低污染指数,提升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在工程建筑设计中要尽可能多的应用绿色建筑技术,这样不但可以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还可以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绿色建筑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我国建筑能源的消耗,在我国能源消耗量排行榜上,建筑行业的消耗量是最大的,居于首位。所以,为了减少建筑行业中能源的消耗,我们要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优化绿色建筑技术。
4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化
4.1 利用气候进行优化
在建筑设计中,要结合气候因素进行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化,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保证建筑要拥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和舒适性能,可以满足人们在不同温度下、不同季节里以及不同环境下的需求。所以在设计建筑之前,设计人员要充分地了解本地区气候变化的规律以及在不同季节下气候的变化特点,以此作为依据来进行实际的设计。例如某地隶属热带气候地区,常年温度都比较高。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选取一些具有遮阴效果的绿植种植在屋顶,为了增加美化效果,可以选择灌木或者爬藤等植物,还可以在屋顶安装太阳能。在门窗设计方面要考虑采光和风向问题,可以增加窗户的使用面积,或者配置遮阳天窗。在窗户的选择上,要采用具有保温、隔热、环保、节能等性能的优质玻璃,并且需要设置玻璃幕墙。玻璃幕墙可以有效地低档紫外线,也可以将室内温度维持在恒定范围内,还可以通过调试玻璃改变强光直射方向,使人们可以在温度适中、光线适宜的环境下生活[2]。
4.2 在规划阶段进行优化
在建筑设计中,绿色技术的有效规划居首位,起到主导性作用。绿色技术的有效规划,可以对建筑场地进行全面的探查,还可以提升建筑技术的性能,最重要的是可以规避在设计环节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要想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就要做好各个环节的优化工作。一方面要做好基础工作,把项目中涉及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材料浪费,节约建筑成本。另一方面要完成建筑平面的工作,这样有助于设计内容的优化。在设计建筑中遇到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发生其问题的原因,分析影响建筑规划工作的因素有哪些,进而逐一解决,为后续施工做好铺垫。
4.3 利用节能材料进行优化
在建筑设计中,合理选择绿色材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考虑材料的耐用性能高低与否,市面上,选择较多的绿色材料就是可降解材料,它们的特性符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对于传统的材料,不要全部丢弃,要懂得进行回收再利用。绿色建筑材料都是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严格生产的,可以放心使用,大批量的投入建筑当中。
4.4 对建筑形态进行设计优化
在建筑设计的整个环节中,建筑形态的设计及其重要,只有对建筑的结构、形态加以确定,才可以实施下一步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制定出不同风格、类型的设计方案,并且需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对各个设计方案进行模式实验,进而确定每种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所消耗的成本与能源,从中选择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案,并加以落实。
4.5 与不同种类的建筑技术进行搭配
在建筑设计中合理运用绿色建筑技术,实现节能环保的建筑目标。为了提高建筑质量与建筑效率,可以与不同种类的建筑技术进行搭配。例如,使用较为广泛的太阳能技术。太阳能是一种再生资源,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太阳能技术可以解决因能源不足而引起的相关问题,也可以减少建筑设计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比如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加入屋顶太阳墙元素,根据楼层的实际高度对屋顶太阳墙高度进行合理设置,这样既可以为此房屋提供足量的空气,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与此同时,在屋顶安装太阳墙,还可以提高室内温度,增加房屋工程的保温效果,进入降低能源消耗[3]。
此外,生物智能技术与地热能技术在绿色建筑技术中应用较多。在建筑设计环节加入生物智能技术,可以完善废物排放体系,将建筑工程中所产生的各类废物智能转化成可循环利用的有效能源,实现真正的环保、节能效果。在建筑设计环节加入地热能技术,不但可以减少能源浪费,还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基本需求。
4.6 完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要制定出高效、简洁的设计方案,并且要制定出不同种类的设计方法,以满足绿色建筑的环保要求。①透水地面设计。对于绿色建筑工程中的透水砖、植草砖以及植被等进行合理设计,可以采取先进的生态型道路材料加以控制,进而提高渗透水性能、吸收热量性能以及呼吸性能;②土建装修一体化的设计。对于精装修户型与普通装修户型进行不同设计,制定出合适的设计方案,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由于规模调整所导致的能源浪费现象;③暖通设计。对于绿色建筑工程中的暖通设计,可以选择高效、先进的暖通设备,例如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式空调系统,简称VRV系统;④智能化设计。在绿色建筑工程设计中要尽可能的全面实施智能化技术,例如通信网络系统或者门禁安全系统等,智能化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省能源,还可以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5 绿色建筑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比较落后,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借鉴、参考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绿色建筑观念,并将其合理运用到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中。现在我国所面临的雾霾、气候恶化以及温室效应等都属于建筑工程中未解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未来几年里,还会出现很多新兴产业,因此,我国要更加重视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给予绿色建筑技术必要的鼓励与支持,构建一个健全的绿色建筑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提高绿色建筑质量与建筑效率,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优化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还可以节约建筑工程的成本,为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遵循舒适健康、美化、同步等各项原则,通过建筑设计给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和健康的生活。人们在舒适健康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在建筑设计中优化绿色建筑技术,不仅加快了绿色建筑的发展速度,而且加强了建筑的质量,延长建筑物的使用时间。除此之外,还应该尽可能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材料,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