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
2021-10-25孟祥逢
孟祥逢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江苏交通建设工程分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引言
随着城市的持续发展,城市人口数量增长迅速,因而对于住房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提高。而在建筑行业中,应当采取先进的新施工技术来解决建筑需求,加之可使用的土地资源并非是无限的,为此就需要积极发展建站高层建筑,促使对土地资源的高效率利用。高层建筑施工中比较常用的一项技术便是高支模技术,此技术的研发运用,为土建施工与高空作业开辟了新的道路。建筑单位合理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能够达成对工程质量有效把控、确保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等目的。但是,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实际操作中也具有较高的难度,施工流程较为复杂,所以施工公司应当充分掌握施工的重点难点,强化对此技术的探究与运用力度,结合合理的措施充分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1 高支模的施工操作过程
1.1 设计方案的制定
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时,首先应当编制对应的设计方案,在施工计划中需要对梁线的具体位置进行仔细规划,而且要确定好轴线与水平方向的控制线;在进行支架搭建的时候,可利用钢管在梁底部铺建,从而完成模板的一系列安装工作,而且还需要在钢管的顶托部位使用木方的龙骨加以搭建[1];接着,便需对楼面模板的安装加以设计,使用钢筋来对梁板加以捆缚,再使用混凝土他进行浇筑,待到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规定及梁板彻底成型之后,才可实行梁板拆除,而且还要将水平拉杆、钢管顶架一并拆除,并将现场清理干净。
1.2 施工工程的管理
将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到桥梁工程之中,需要在各道流程都做好相应的技术管理控制工作。在实际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要做到以数据为依凭,要在施工图纸的设计时对于每个支柱尺寸加以严格计算,而且要详细标注清楚,对于梁板的尺寸也需要做好相应的标注。总的来说,需要确保在施工期间具有清晰、准确的数据提供支撑,提升高支模作业的合理性。此外,高支模施工也属于一项安全风险较高的工作,所以,在施工期间需要对各个环节与流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管,落实好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其施工任务的安全完成[2]。
1.3 施工的具体要求
1.3.1 构造要求。在进行高支模体系搭建时,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与安全作业规范标准等要求来开展施工操作。
1.3.2 立杆。钢管的规格、间隔距离、配套使用的扣件等,都要满足工程项目的设计规定。在每个立杆的底端,需要设置底座和垫板,其中,垫板厚度不得低于5厘米。梁板立杆的间隔距离需要设置成等长或者是呈倍数增长,立杆接长处理时不得采取搭接的方式。在运用对接扣件实行连接时,邻接两个立杆的接头需要设计在同步内;对接接头所沿着竖直的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得少于50cm,且各个接头的中心距主节点需要控制在不超过步距三分之一的范围内[3]。
1.3.3 水平杆。接通每个纵横向的水平杆,且间距需要按照方案规定来加以布置;模板需要在与立杆底端相隔20cm的部位设下纵横向扫地杆;在可调支托底端的立杆顶部,应当沿着纵横向设置水平拉杆。
1.3.4 剪刀撑设置。①水平剪刀撑。自顶端开始,往下每两步作为间隔距离,设下一道水平剪刀撑,且要求其可以充分拉结两主体中间的架体;②竖向剪刀撑。高支模部位需要沿着周围布设连续剪刀撑,而且要在第Ⅰ类(A不大于0.6m2)梁的一端与第Ⅱ类(A大于0.6m2)梁的两端分别布置竖向剪刀撑。应注意,要将剪刀撑夹角大小调整在45~60度之间,而且剪刀撑和地面间所存在的夹角也要控制在此范围内,此外,其和临近的立杆与横杆中间,要用扣件实行连接,进而保证架体整体足够稳固[4]。
1.3.5 拉接连墙杆。如果支架立柱高度超出了五米,那么便要求在立柱周边外围与中部的结构柱区域,统一依照6至9米的水平间距、2至3米的竖向间距加以设置,而且要在建筑结构之中设下固结点。此外,还要根据具体状况,把柱抱箍和架子实行搭接处理,相连的跨度不可小于两跨满堂架。
2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测量放样
测量放样作为高墩施工技术的关键环节,在此步骤中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施工误差,操作要点如下:
2.1.1 桥墩的测量放样,应当控制好高墩周边和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把这一距离调整在1厘米范围内。在放样期间,为确保结果的准确性,通常应当加以复测,在比对两次测量结果之后,确定二者一致,才可开展后续工作,这样一来便能为后续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埋下基础。
2.1.2 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因为会受到桥墩高度的干扰,在浇筑期间应当按照分层浇筑的要求,待到每一层浇筑完成之后,有关工作人员应当立刻开展关于高墩四侧边缘和中心线间距的量取[5]。
2.1.3 测量工具标杆应当具有垂直性,而且标杆读数区域应当清理干净,以防止发生测量失误的情况。
2.2 高支模施工中钢管支架的搭设顺序
在施工期间,钢管支架的搭建顺序具体如下:①先将轴线与梁位放线于地面上;②控制好水平标高;③梁板竖直向支顶装设;④将梁底木枋龙骨搭设在钢管顶托托板中;⑤装设梁底模板与梁侧模;⑥将板底木枋龙骨搭设在钢管顶托托板中;⑦楼板模板的装设;⑧对模板与支顶进行验收;⑨梁板钢筋捆扎;⑩梁板砼浇筑施工;⑪对混凝土实行养护处理。
在进行高支模支架搭建时,应当采取合理的技术手段来将各个模板调整至适宜位置,并且在进行防倾覆设置之时应当多加注重下述几方面的内容:
2.2.1 在施工期间要对立杆的设置加以严格管控,还要设置适当数量的纵横向扫地杆(一般是按照纵上横下的方法来布置)。
2.2.2 通常而言,应对立杆搭建的底部实行严格把控,应对安装垫板与可调整型的底托,保证其螺杆可以伸长到钢管顶端的15cm处。
2.2.3 在过程控制时,使用长度为2m的纵横向或是水平向拉杆,而且要保证拉杆应力要分布得足够均匀。在其不具备适宜的受力点时,就要把水平拉杆搭建在端部,而且要对其控制中部连续装设合适的剪力墙结构。
2.2.4 在对扣件进行紧固处理之时,一般均是按照使用力矩扳手来加以测量,而且要注意扣件都要朝着外部开放,这便使得管理处理期间的管理工作量变大,需要进行全面管理,而且必须要及时查看并调整开口状态。
2.3 建筑模板
通常在高速公路桥梁工程的建设中,在高墩施工这一环节中,大多是采取组合型钢板版。此种模板有着十分明显的运用优势,不仅平整度与抗变形能力十分优秀,而且在实际使用时安装与拆除都比较便利,这便能够让其获得十分优越的运用效果。不过,在进行组合式钢模板的安装施工时,有关作业人员也要注意严格按照相应规范标准开展各项操作,防止形成安装质量缺陷,而且还要在安装期间落实好有关的防护工作,以此防止安装意外事故的出现。
2.4 钢筋施工
在钢筋施工这一环节主要需注意的是钢筋的捆扎与安装,在此环节中,应当严格依照工程项目的施工规范要求来展开施工活动。钢筋施工的质量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到后续混凝土浇筑是否能够顺利完成,以及实际浇筑效果。在进行钢筋安装时,必须要充分保障钢筋足够稳定,而且需要根据工程需求,合理把控好钢筋安装的具体位置,要对有关接头区域实行仔细的焊接处理,并且在焊接期间应当对焊点距离实行合理的管控,防止由于焊接操作不当而引起钢筋断裂等一系列问题。
2.5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质量与高支模技术的整体运用效果有着直接性关联,为此,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当对其质量实行严格把关,主要措施如下:①混凝土配合比与混凝土施工质量有着密切联系,为此,有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在施工前详细分析工程项目在混凝土强度方面的具体要求,再采取有效措施对混凝土配合比实行合理把控,例如,对混凝土之中的粗细骨料等材料的含量实行严格把控,使用精确度较高的设备来进行量取;②在混凝土搅拌处理时,应当确保搅拌速度足够均匀,以防止发生混凝土沁水、离析等问题,而且还要在施工期间强化对混凝土流动性能的检测工作。③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混凝土项目的具体状况,合理选取输送车辆与路线,而在泵送混凝土期间,务必要确保管道足够通畅,要对管道接口部位实行严格的检查,防止因为接口处理不到位而引起混凝土外漏等问题;④对于高支模施工作业来说,因为其自身高度大多都不小于30m,在此背景下,通常就很难确保混凝土能够一次成型。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必须要强化对质量方面的管理和控制,采取分层浇筑的措施,确保每层浇筑的混凝土均能达到预期要求。待到浇筑施工完毕之后,应当立即查验混凝土的外观,确保外观一致;⑤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期间,为确保施工作业中的各项操作规范合理,施工公司需要在施工环节安排专门的负责人来进行监督和管理,防止发生不规范的施工行为,从而更好地保障整体施工质量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使得混凝土浇筑施工得以顺利完成;⑥只有当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规定之后,才能够开展模板的拆除工作。在进行模板拆除时,应当尽可能地避免拆除操作给混凝土结构造成损坏,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⑦强化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只有充分落实好养护管理,方可确保混凝土最终的施工质量达标。
2.6 模板拆除的技术措施
2.6.1 在进行高大模板的拆除处理时,要等到现场留下的同等条件下浇筑的混凝土试块强度满足相关规定标准之后,再由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检查验定,并且要及时报验,待到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通过并签字之后,才能进行正式拆除。在此孩子汇总,大跨度与悬挑阳台需要在强度达到规定标准之后才能开展拆模工作;
2.6.2 模板拆除的顺序应当要和安装时的顺序恰好相反,需要依照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由上至下这三项原则实施拆模工作。
3 结束语
伴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与高速进度,高支模技术也获得大范围的运用,而在此基础上,人们逐渐对于工程施工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便需要施工单位加强对于高支模技术的运用水平,使之技术优势与功能得到全面的发挥。尽管高支模技术在实际施工作业过程中仅仅只是起到辅助性作用,不过正是此项技术的运用,使得整体的施工效率与质量获得了大幅提升。所以,施工公司应当加强对此项技术的运用与研究力度,根据国家规定要求的高支模施工规范,把控好原材料的质量,保证构配件的质量合格,改进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流程,严格防范会对高支模稳固性与牢固程度带来影响的各种行为和因素,确保高支模施工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