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陵墓砖石结构与房屋木结构比较

2021-10-25叶佳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21年1期
关键词:砖石木构陵墓

叶佳弘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1 背景

中国古代大量砖石结构的陵墓保存完好并流传至今,中国中原帝陵多达500多座,如今至少有200多座是基本完整的。同时,古代西方砖石结构的建筑也大量被完整保存,最耳熟能详的是古埃及金字塔、阿蒙神庙,古希腊的帕提农神庙。胜利神庙、埃比道拉斯剧场,古罗马的万神庙、大角斗场、戴克利先浴场等等。可见砖石结构的建筑更易于被流传。

与砖石结构相对的是木结构的建筑,中国古代有许多制造工艺非常精美的木构建筑,但由于易朽易燃,也易遭拆毁,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却少之又少,现在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有南禅寺、佛光寺、天台庵、广仁王庙等等,唐代之前的木构结构几乎已经不存在。如今通过流传下来的古代中国建筑结构的比例,浅显看来,砖石结构建筑显然更容易流传下来,为何中国古代却用能够保留更长时间的砖石结构去修建已故之人的陵墓,而不是将它作为修建适合活人居住的房屋。大量的古代房屋都采用木构,如今需要探究中国古代多用砖石结构修建陵墓而用木结构修建房屋的问题。梁思成的书中也曾经提到:中国是少数以木料作为主要构材的文明古国之一。世界范围内欧洲,美洲等历史上都留下了大量的砖石建筑,而中国大部分流行的古代建筑都是木结构。

南禅寺

万神庙

唐代陵墓

2 中国古代的木结构建筑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体系形成于西周。通过史料可知,西周时,木构架已成为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到了秦汉时期,抬梁式和穿斗式木构架建筑也逐渐出现。魏晋南北朝木构建筑开始发展,期间建造了许多寺,显示出木构的卓越进步。隋唐的木构建筑跨入成熟期。如今中国现存的成熟的木结构建筑,有建于唐代的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部分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身都是木构架为主,一般有柱,梁,枋,檩,椽,斗拱等多种构件。

纵观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最有特色的是斗拱结构。它上承屋顶,起着承托屋檐,分担荷载的作用。下接立柱,整体可以感叹为“顶天立地”。同时斗拱具有美轮美奂的装饰美和形式美,梁思成和林徽因都感叹斗拱的精美。斗拱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起始于战国时期,并且经历秦汉,直至唐朝,斗拱的应用逐渐娴熟起来,最后延续到明清时期。

而最典型的木构结构是榫卯结构,可以想到孔明锁——“中国的魔方”的结构。其实榫卯所体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榫卯结构应用于房屋建筑后,每个构件看似都比较单薄,但是它整体上却能承受巨大的压力。简述中国最大的木构宫殿建筑——的故宫,又名紫禁城,为明朝和清朝的皇室。其中的太和殿,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最大的木结构宫殿,故宫中的房屋大都使用榫卯结构。

斗拱

榫卯结构

3 中国古代砖石结构陵墓

其实中国古代早期的陵墓并不是以砖石结构为主的,也不是古人不想用木头建造墓穴,其实最开始就是使用的木头。在商代时,其发展了夯土技术进行建造陵墓,并不存在砖石结构。到了秦汉时期,木构架的陵墓也曾出现过。东汉时期才出现了全部石造建筑物,如当时的石墓。在原始社会早期,墓穴形式很简单,就是采用土穴,直接挖洞埋尸体。后来进入阶级社会后,出现木椁墓,属于木构架陵墓。进入汉代后,普遍采用砖石筑墓室,木椁墓室逐渐被取代。紧接着进入西汉中期砖石墓被普及到各地。西汉晚期还出现石室墓,往后的墓室几乎都是砖石结构。

在此猜想,可能后来古代中国人发现木头在土里更易于腐烂,所以可能出于这样的原因才改用了砖石结构建墓。

4 中国古代使用木结构建造房屋而非砖石结构的原因

4.1 建筑习惯及建筑成本

前文已提及——在西周时,木构架已成为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随之一直延续到明清,仍以木构架建筑为主。由于长时间的发展,我国有了自己独特的一套土木建筑的方法和习惯,因此一直采用木构架建造房屋。

此外,提到建筑成本,对于古代中国来说当然是越省越好,毕竟国库的开销很大。

通过部分朝代的历史也可体现。商周之前:生产力低下,制作的开采工具只适用于木材,况且当时水源极富,木材易于河运。周朝至隋朝期间:木材分布广,战乱中的百姓也需要住房,因此采用木材建造房屋,省时省力。隋朝之后:社会恢复稳定,但是阶层贫富差距一直存在。木材的造价较低,木材属于迎合市场需要,因此木构建筑也很多。

总结来说,木质建筑无论何时都省时省力省钱,自然大行其道。

古代不像现代,古代中国的森林面积是非常广阔的,因此想要获得木材非常容易。与之相对的是石材,古代时没有炸药炸山这一说,所以只能人工开凿,是费时费力的体力活,所以古人都会选择木材进行建造楼房。木材的重量比石头要轻得多,古代运输也不像现在这样方便,所以木材的选择的必然的。况且,我们都知道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因此古人大都在黄河流域附件生存,这一区域主要是黄土,覆盖有茂密的森林,而很少有表面裸露的石头。硬要取材的话,只会加重运输成本以及人力的数量,古人也知道这样不划算。

4.2 气候问题

中国的气候复杂多样,其中季风气候占主导地位。夏季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如果采用石头作为建筑材料,夏天室内就会有积水还会发霉。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影响,气候寒冷。倘若还是使用石头,那室内就会严寒刺骨。而选用木材建造房屋就大为不同了,不仅室内通风好而且具有保温效果,适合人类居住。

4.3 阴阳学说

古人非常相信阴阳五行之说。

五行中只有土与木是最适合建造为人居住的房屋的,因此也不奇怪为何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材料是木和土。中国人同样追求空间的适宜与阴阳的和合。因此,古代中国人的基本空间理想,就是居处于一个负阴抱阳、阴阳和合的空间之中。换言之,中国人造房子的目的就是简单的给人住,不是专门给谁看的。且是为现世的人建造的——比如中国历朝帝王的宫殿,它是给君王提供居住的。正如人所谓“宫室之制,本以便生人”。同样是为了阴阳和合,在性能上最表现阴阳适中的“土木”就是最好的建筑材料。

根据阴阳学说来言——木为阳,石为阴。加之中国哲学思想崇尚的是“天人合一,顺应自然,道不远人。”因此,中国人认为泥土和树木象征着生命,生命是充满活力的,而且土木也代表着春天,春天就是积极的。房屋里住的应该是有活力的人,因此采用木构建造最为合适。

4.4 朝代更替

前文已提到古代中国建造房屋是以给人住为目的的,也提到了君王住的是宫殿。

秦末时有项羽焚毁成阳宫殿,此后的君主上位换代后总要做一些推翻前朝社稷的象征性行为,所以都会焚烧或摧毁上一阶段的宫殿。因为从新朝代或起义者的角度来说,宫殿象征着敌方的上一个政权,为了壮大当前君主的声势,毁灭上一阶段的宫殿成为了新上任君主的必做的行为。也可以说是我们国家文化里有一种辞旧迎新的观念,即喜欢一切都重新的开始。

但是重建自己的政权并不难,难的是重新建筑自己的宫殿。君主上位后不仅要建造自己的皇宫,还要建造其它行宫之类的建筑。君主不能没有地方住,也不能住前朝宫殿。因此,新政权建立后,需要立刻构建皇宫,这么繁重的工作只有木质结构在短暂的执政时期才能完成。所以,木构建造从节省时间来说,对于君主时非常有利的。倘若像西方国家一样,采用砖石结构构建皇宫,从牢固程度上来说,木材肯定不及砖石的一角,而且砖石结构的建筑构建起来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而对于皇帝而言,物可传千年,人却只能活百年,他也不追求永恒,只是注重皇权至上,他需要在在世的时候去统治国家,需要宫殿,因此还是选择木构。

对比西方的石构建筑,可知像神庙、教堂、宫廷都向往奉献神灵的永恒境界,因此他们在很早以前就选择以石材取代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一栋建筑往往要经历数年、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如教堂)方能建成。但是,中国始终是世俗社会,建筑主体没有采用石材、追求永恒的内在欲求,只是在于当下的朝代。再加之木材便于取材、易于施工、可快速建成等诸多缘由,使得木材成为中国古人建造房屋的首选。

4.5 审美问题

鲁班是中国建筑木匠鼻祖。他的出现即象征着,使用木头是一种技术进步的标志。因为鲁班的出现,木工手艺逐渐发扬光大,当时的人们也喜爱木工。此刻,提及岳阳楼,无人不知。岳阳楼由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并且以全楼为纯木结构而蜚声海内。岳阳楼非常精致,木工精细。可看出,中国人对待木头结构的建筑是有希望其非常精细的期望的。所以倘若换成石头,对比木头,雕刻起来也不是非常容易,而且中国人恨不得把所有能镂空的地方全镂空,在透与不透间见功力,讲究曲线的平滑柔和,在层层的弧线中勾勒出实体柔美的外表,而对于石头而言,有些困难。

岳阳楼

5 中国古代陵墓使用砖石结构的原因

5.1 防腐问题

倘若使用大量木材建造陵墓的话,木头腐烂是必然发生的。木头腐烂主要是木头的自身环境适合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而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就是依靠木头自身成份作为媒介和食物,这个过程将会破坏木头的自身结构,表现出腐烂的症状。加之,墓室大多空间跨度较小,用砖石恰好。

5.2 阴阳问题

前文提及过阴阳问题,陵墓更加注重阴阳。

中国古代有石头做的房子,不过大多都是给死人住的,因此这种房子就是陵墓。古人相信——木是阳性,石是阴性。况且古人还认为,用石头建造房屋是一种不好的兆头:石头代表了秋冬,象征着死亡。但是对于修建陵墓,石头象征着安静,用坚硬的石头修建陵墓能够给死者一个安静的环境,给予死者最好的敬畏。所以很清楚陵墓要采用砖石结构,活人住的房屋要采用木结构。

5.3 哲学观念

古代中国运用砖石结构修建陵墓而非房屋其实与人的哲学观念有关,以下会对比西方的哲学概念。

提到房屋,中国对待佛寺、道观的态度,同对待凡人的住宅一样,主要是为了给神佛的偶像遮风避雨,并不求建筑能够久远。在中国人的哲学观念体系中,寺庙是显地位,香火盛的地方,那么对于它的改建就需要越频繁,就如同要常常给凡世的人重新翻盖新屋一样,就如同活人在里面居住。而对待陵墓,讲究的是死后永恒,所以死后的住所必须要牢固,即使是千年万年也不会倒塌,保证自己死后有个稳定的安身之所,因此陵墓采用砖石结构,保证其稳定。

对比西方,西方古代与中世纪的主流建筑都是为神灵建造的。对西方的人而言,神灵或上帝是至上的存在,因此为神与上帝建造的建筑,要永恒、宏伟,具有威慑人的力量,所以采用砖石结构。所以西方人往往会花上百年的时间,去建造一座大教堂,因为建造出的教堂不是作为现世的。因而,追求永恒与久远的西方建筑,采用了砖石结构构建房屋,而不是陵墓。而不求于活人住的房屋要永恒与久远,着眼现世的中国建筑,采用了木结构建造房屋,用砖石结构修葺陵墓。

因为中国并没有神的概念,且中国人本着这样的态度——我活只活一世,而我死要死很多年。因此,古代时,一般皇帝上位后,就开始策划修建砖石结构的陵墓。特别是开国皇帝,大多身强体壮,陵墓修个几十年也没问题。而且古人认为死后的世界和生前的世界一样,讲求的是死后永恒,所以死后的住所必须要牢固,即使是千年万年也不会倒塌,保证自己死后有个稳定的安身之所。

6 结论

从以上内容大致可以从建筑目的、哲学观念、气候问题、文化观念、朝代更替、阴阳学说、中西方对比等角度了解中国古代多用砖石结构修建陵墓而用木结构修建房屋的原因。

但是古代中国其实也是有石料来源的,不能说完全没有石造技术基础,但因为一系列的原因下,最终没有落实在修建房屋上,而仅用在死者的坟墓、陵寝上。由此可以猜想,古代中国人对待石结构建筑的态度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猜你喜欢

砖石木构陵墓
山西发现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构水井
10 Facts You Should Know About Nanjing
木构的味道
岭南传统砖石牌坊文物保护技术研究
垒好“砖石”,芯片技术砥砺奋进正当时
山西蒙元仿木构墓葬文化特征研究
中国传统砖石建造术现代应用分析
古代陵墓中的防盗机关
传统木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金字塔不都是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