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本土哥特复兴式大学研究
2021-10-25方嘉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方嘉莹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引言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哥特复兴运动在英国盛行,这使得英国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成为当时的建筑设计的潮流,大学作为公共建筑也被普遍设计成这种风格,以此来顺应社会需求,从而把不同人群的理念传达给更多人,并影响到更多人。
此处提到的人群一共有三种,一是学校层面,他们希望更多人主动学习,故此采用了这种风格使得建筑物的巨大感和向上延伸感在心理上震慑到观众,从而使得他们对知识产生敬畏;二是建筑师们,他们抵制工业革命,想要摆脱古典主义,便发起了浪漫主义运动,这才有了后来的哥特复兴运动;三是中产阶级,他们想在文化、政治层面上胜过贵族而推崇哥特复兴,以及国家层面,包括英国国民,他们由于反法战争,需要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来体现民族实力,和表明对民族主义的支持,这都导致了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的流行。
论文通过查阅报刊等形式收集英国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的相关资料,在分析的同时配上表格和图片,使得分析更加清晰易懂,如在分析英国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和哥特式风格的不同及相同之处时,便配上了表格分析。
1 英国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和哥特式风格的不同及相同之处
英国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虽然是哥特复兴运动的产物,但实际上两种风格还是有区别的。
发展时间影响范围相同处哥特式风格12世纪至16世纪欧洲英国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英国不同处尖塔[注1]、尖券[注2]、玫瑰窗[注3]1.立面与平面布局突破对衬性,但整体为十字形平面设计[注4]2.有特定的结构与材料的使用规则1.几何对称[注5]2.没有对哥特式的组合原则[注6]
[注1]:尖塔之所以会被设计出来,是因为当时的人民回避现实中的问题,将改变现实生活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远在天边的上帝,故此他们把屋顶越建越高,希望因此能更接近上帝,从而让上帝看到他们生活的困苦,并希望上帝由此改善他们的生活。
尖塔
[注2]:尖券利于调节起券的角度,使得券脚同在一个水平线上的不同跨度的拱和券的矢尖,都在同一个高度上,且形成的侧推力比半圆券小,故此中舱上可以开较大、较多的高侧窗,使得内部空间不会太暗。另外尖券在视觉上更有向上的动势,使得在视觉上给人极大空间的效果。
尖券
[注3]:玫瑰窗形似玫瑰花,位于大门正上方,为大圆形窗,内呈放射状,镶嵌彩色玻璃。
玫瑰窗
[注4]:哥特式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于中世纪基督徒信仰的推崇,故此他们把十字架形象融入了设计中,这才有了十字形平面。
十字平面
[注5]:由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支持哥特复兴的人群没有明确反对古典主义,故此英国本土哥特式复兴风格是非常矛盾的。不仅仅是因为当时的人们没有深入了解哥特式,以为尖塔、尖券、玫瑰窗便是哥特式风格的全部特征,更是因为当时贵族推崇古典主义,抵制哥特式风格,故此中产阶级为了防止在文化上被贵族所鄙夷,便用古典主义的价值观来改造哥特式风格,以及在哥特式风格中融入古典因素,这才导致了本土哥特复兴式建筑具备古典建筑的严格几何对称性。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下图)便能清晰地体现这点。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注6]:本土哥特复兴式建筑在组合哥特式元素的时候,并不会考虑元素的年代是否一致,比如草莓山庄(英国本土哥特复兴式别墅)就组合了14世纪的垛口、12世纪的尖券。同时,也不会考虑元素的原有功能,比如用坟墓的哥特式纹样装饰草莓山庄的壁炉。
草莓山庄
通过比较Salisbury大教堂(哥特式建筑代表)与英国议会大厦(英国本土哥特复兴式建筑代表),便能很好地领会出上文所述的二者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Salisbury大教堂
英国议会大厦
2 英国本土哥特复兴式大学建筑风格分析
2.1 格拉斯哥大学吉尔伯特楼(主校区的主楼)
吉尔伯特楼侧面图
吉尔伯特楼,是仅次于英国议会大厦的第二大哥特复兴式建筑,但该建筑只有外表是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内部则是维多利亚式装饰。
从外表看,它有着典型的本土哥特复兴式元素,即极具向上延伸感的尖塔,以及大门入口处的尖券设计。
从远处看其全部样貌,更能看出它在外形上呈几何对称,这符合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
2.2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Maughan Library(主图书馆)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Maughan Library
Maughan Library是一座典型的十九世纪哥特式复兴建筑,从图片中的尖塔、尖券,以及用纵向的线条装饰的主塔和巨大花窗玻璃,还有它在外形上的对称性便可以看出了。
3 英国大学普遍采用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的原因
3.1 为了促使观者产生对知识的敬畏及学习的心理
英国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赋予了大学建筑物“绝对的大”。
几乎高耸入云的高斜顶、尖顶、尖塔让观者在心理上产生自己相对于建筑物的极度渺小,而尖拱券、飞扶壁、修长的束柱更是给观者一种建筑物“向上”的视觉暗示,从而使观者对建筑物产生心理上的大的感觉,由此在心灵上震慑到观者,且更大程度地刺激观者从中寻找依托,即主动积极学习知识。
英国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赋予了大学建筑物“巨大的力”。
坚实的拱门和立柱,使得建筑物在形态上给观者一种建筑物具备超乎常人的力的视觉感受,由此体现知识的伟大,及其能给予人巨大的力量,在心理上威压观者的同时,也刺激观者学习知识。
而且,英国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不同于哥特式风格,不会为了强调崇高感而令观者感到压抑,它给人心灵上的震慑是恰到好处的。
故此大学作为知识的殿堂,需要借助设计来促使观者主动积极学习及体现知识所具备的力量,因此英国大学会普遍采用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
3.2 为了促使观者追求自然、个性自由
在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思潮对英国建筑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英国在浪漫主义思潮的第一阶段就开始了哥特复兴。这时的英国正经历工业革命的激变,工业革命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人口激增、阶级分化、环境污染,等,都导致人们拒绝接受近代以来的科技和理性,向往中世纪的世界观,故此当时大部分建筑师想要摆脱理性的古典主义,更热衷于在建筑设计上采用中世纪艺术的自然形式,复兴中世纪建筑风格。
又因为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中采用的哥特式元素所表达的个性、独立、自然,正能体现他们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另外,他们认为美是上帝所创造的,而本土哥特复兴式建筑风格还正好能体现中世纪基督教精神,故此他们推崇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大部分由一直认为中世纪信仰与知识传承有关,这点可以从1623年艾克塞特主教瓦伦丁·卡里写给当时的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院长的一封信中看出,信中主教认为只有哥特式的教堂窗户才适合即将修建的图书馆。而这个观点在当时被学院领导基本同意。
故此,大学作为传承知识的场所,会被这一时代背景下的英国普遍采用本土哥特复兴式建筑风格。
3.3 英国本土哥特复兴式为当时建筑风格的潮流
由于先前提到的工业革命导致的贵族逐渐丧失政治、经济特权,而中产阶级在经济上逐渐代替贵族占据社会主导,但由于中产阶级想在文化与政治上也赶超贵族,故其一直强调通过个人奋斗所得的成就,即自由与个性,而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中采用的哥特式元素正能表达个性,所以他们热衷于采用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又因为他们本就是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群体,故此他们的推崇会引起英国本土哥特复兴式设计潮流。
另外,在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处于反法战争阶段,又因为国力强盛导致民族意识的上升,即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国家急需强调民族实力,而哥特式建筑又是在英国从中世纪开始便从未间断过的设计风格,故此被英国认为是其民族风格,这掀起了更强烈的本土哥特复兴式设计潮流。
进入19世纪以来,从教堂到议会大厦,各种级别的建筑都开始采用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此时的哥特复兴运动在英国已经由沃波尔等人的个人行为,演变成为一种全国性的建筑风格潮流,至少已经被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中产阶级所普遍接受了。
故此,在当时的英国,大学作为公共建筑会普遍采用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也就不足为奇了。
4 总结
英国大学会普遍采用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这和浪漫主义思潮以及民族主义思潮脱不了干系,在当时工业革命和反法战争的大背景下,人们会逐渐从古典主义趋向哥特复兴是大势所致,因为哥特式对于国家层面来说更能对外展示英国的强盛国力和民族自豪感,以及突出英国社会权利的稳定上升感;而对于中产阶级来说,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更能体现他们对个性、情感和自然的追求,从而使得他们在文化、政治上也可以赶超贵族;对于建筑家们来说,他们想要摆脱古典主义,打破工业革命的产品趋同性,使得建筑更灵动;对于学校来说,他们也很乐意在设计上体现知识的至高,从而使更多人积极学习。所以在多方势力的干涉下,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自然成为了当下的时代潮流,学校作为公共建筑,作为被大众使用的建筑物,自然会被视为传播其精神的良好媒介,这才会被英国大学普遍采用。
至于另外两个原因,这都是因为学校本身的受众群体是知识分子,故而需要在建筑设计上能够刺激知识分子去主动积极学习,并追求自然、个性自由。
不同的建筑风格都是不同时代的产物,满足不同时代人们的需求,所以笼统地讲,英国大学会普遍采用本土哥特复兴式风格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它顺应了时代需求,但若是细化讲的话,三个原因分别是:在设计形式上促使观者敬畏知识、主动学习;通过设计元素促使观者追求自然、个性自由;潮流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