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干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效果的分析

2021-10-25罗俏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6期
关键词:胃炎护士护理人员

罗俏玲

(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广东 兴宁 514500)

0 引言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嗳气、恶心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工作压力的加大,使得慢性胃炎的发生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1]。临床研究表明,慢性胃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意识较为缺乏,因此,对护理人员来说,应明确自身职责,增强护理意识,明确相关医护人员的责任制度,从根本上提高慢性胃炎患者护理的安全性[2-3]。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慢性胃炎患者中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12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46.89±5.74)岁。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龄(47.69±5.1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士需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改善患者的室内环境氛围。由于良好的住院环境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助于患者塑造积极向上的心态,故护士需明确环境氛围的重要性。护士可以对病室进行合理的美化,如增加装饰物、鲜花饰品等。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保持室内的空气质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午休时间,为患者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进而改善患者的情绪以及状态,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让患者家属掌握正确的心理机能。护士与家属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患者采取正确的沟通,引导患者将自身真实的想法表述出来,充分了解患者的内心,进而改善患者的疑惑以及焦虑。另外,护士在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还需明确掌握患者的兴趣爱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显著提升沟通的质量以及效果,帮助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首先,科室需要成立干预小组,由护士长承担小组长,选择资历较长的护士接受培训,共同组成干预小组。小组成员接受培训之后,可以充分掌握各项护理技能,显著提升护士的认知能力。护士需要强化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并为患者列举合适的成功案例,显著提升患者的自信心,让患者积极参与各项干预措施,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其次,小组成员需要对患者展开全面的分析评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的分析以及研究。小组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干预措施,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还能显著提升患者的免疫能力以及体质。但是,小组为患者制定健康干预的时候,还需注意将患者的运动时间控制在合理时间内,尽量将运动时间控制在20 min左右,且以身体不疲惫为主。护士在保证患者日常饮食摄入均衡的过程中,还需控制患者的脂肪以及糖类摄入量,让患者多进食一些容易消化、富含纤维的食物,保证患者的各项指标处于平衡稳定的状态。同时,小组成员还需与患者进行积极的宣教,对患者进行合理的讲解,让患者了解更多的知识内容。护士需要让患者明确服用药物的合理性,并讲解长期服用药物的关键作用。护士需指导患者家属掌握测量基本数据的方法,并实时记录相关数据。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工作,在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中,掌握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患者进行普及,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自我管理水平,确保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最后,慢性胃炎患者的一般临床症状主要是腹痛、呕血等,多数患者会因病情带来的身体上的不适,在患者心里上会或多或少的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针对这些消极心理,会使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和治疗中带来相当大的困难性。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每位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通计划。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并时常鼓励患者,为患者举例说明一些成功治疗的案例,增加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自信心。使患者在治疗期间,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行治疗。告知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同时,对患者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引导。对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尊重患者、理解患者的护理理念为患者进行全心全意的护理服务。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护理满意度;②对比健康知识知晓评分;③对比生活质量。

1.4 数据处理。经过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t、χ2检验,若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满意度对比。实验组满意度96.67%,对照组76.67%,两组对比实验组高,(χ2=10.3846,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满意度对比[n(%)]

2.2 两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对比。两组评分各:(7.14±1.36)分,(5.14±1.32)分,(t=8.1741,P=0.0041)实验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对比()

表2 两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实验组 60 7.14±1.36对照组 60 5.14±1.32 t-8.1741 P-0.0041

2.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实验组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精神领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表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组别 例数 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 精神领域实验组 60 15.23±2.52 15.69±2.75 13.56±2.36对照组 60 11.52±2.36 12.42±2.03 10.20±2.20 t - 8.3236 7.4104 8.0667 P - 0.0001 0.0001 0.0001

3 讨论

对于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一般都是随着人们的年龄增加而上升,多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密切相关。据估计,人群中的Hp感染率大致相当于慢性胃炎的患病率。在我国,人们患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大概为40%~60%。据此,估计人群中慢性胃炎患病率约为50%,自身免疫性胃炎在北欧比较常见,但在我国仅有少数病例报道。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慢性胃炎分成: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特殊类型胃炎三类[4]。主要的病变部位是胃窦,大多为弥漫性,进行胃镜检查时大多有胃黏膜充血、水肿、点状出血以及黄白色黏液性渗出物。慢性胃炎治疗周期长,且多存在多种并发症,加上患者自身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治疗依从度低,使得病情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5]。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亟需设立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方式降低各类因素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6]。健康教育护理通过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能够有效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整体质量效果,帮助患者抑制病情的发展,还促进了患者的快速康复,减轻患者的治疗痛苦与经济负担[7]。慢性胃炎是胃黏膜的慢性炎性反应,通常没有明显特异性临床症状,胃炎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病变程度不一致。而对于胃黏膜有糜烂的患者一般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如果患者长期少量出血,能够引起患者出现缺铁性贫血的症状;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可出现恶性贫血,可有全身衰弱、厌食、体重减轻轻等情况,还可以伴有舌炎、周围神经病变等;部分慢性患者具有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有效合理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猜你喜欢

胃炎护士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